s********o 发帖数: 20 | 1 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都是道德的楷模,智慧的化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
为葛氏歌功颂德,涂汁抹粉,然而细读《三国志》逐渐看出了一些端倪,对于那个在演
义中好为梁父吟,每自比管,乐,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的诸葛亮有了另外的认识。首
先,我们来看看三顾茅庐的故事,之所以说是故事,是因为它的真实性存疑,所有关于
三顾茅庐的说法基本上都源自于《三国志》的《蜀书,诸葛亮传》里所提供的《隆中对
》的说法:“凡三往,乃见”,然而《魏略》中的记载是“诸葛亮北行见备”。对于二
人到底是谁拜见谁姑且不论,我们先看看那个千古传颂,快炙人口的《隆中对》。剥下
它那千古绝唱,被无数人称赞的画皮。1,就是它的真实性,根据诸葛亮自己的说法,
这个指导蜀汉集团的战略规划是诸葛亮和刘备两个人之间的一次私密谈话(因屏人日),
没有第三者在场,没有人做记录,那么这个谈话是如何形成文字的,是谈完话之后再整
理成文字?这怎么说也算是一个会议纪要吧,难道是诸葛亮写好了照着念的,如果当时
没有形成文字,为什么一直到刘备死后,这个谈话纪要才见诸于官方史料,只有一个解
释,那就是诸葛亮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抛出了这个意在抬高自己,把... 阅读全帖 |
|
z***b 发帖数: 108 | 2 诸葛亮从刘备死后独揽大权一直到死,始终不肯放下手中的权力。刘禅等于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诸葛亮才是真正的蜀国执政者。有人说,诸葛亮之所以不放下权力,是因为刘禅对朝政不熟。这又是无稽之谈了。首先,刘禅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太子教育,但跟随刘备多年,总有些耳濡目染,绝不至于如诸葛亮所言的那样,在朝政上一无是处。
那么,这些观点里,恐怕也只有第四种观点让人有些信服。而刘备为什么要让诸葛亮从刘备的其他两个儿子里再选一个当皇帝呢?许多年来持此观点的人都认为,因为刘备认为刘禅没有人主之象,乃凡下之主。
刘禅真是这样的吗?
刘禅并非凡下之主
一般人认为刘禅是庸劣之主,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确认。第一,刘禅亲政后信小人远君子。但是,古代有哪个皇帝身边没有几个小人呢?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认为刘禅是个混蛋皇帝,那显然就太不厚道了。就是他老子——刘备身边也有小人,那个小人已被定型多年,名字叫法正。
第二,不战而降。当时的形势不得不让刘禅做出被后人抓住把柄的事情,要么彻底灭亡,要么苟且求活,他选择了后一种。但这也并不能说他就是个混蛋,中国的皇帝不战而降的很多。当时,他跟不肯投降的儿子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大臣都说要投降,...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 刘渊自称是“汉公主之后”,这个也是事实。他又自称是蜀汉的继承人,说前汉之后有
后汉,后汉之后有蜀汉,蜀汉之后有他的汉。所以他的匈奴军自称汉军,匈奴人自称汉
人。 (日尔曼人自称神圣罗马帝国)
而刘曜本来已经是赵王,自己立国就以此为号。他不是刘渊的合法继承人,是自己建国
的,所以不叫汉。原来是赵王,那升级了就叫赵国。(唐王 - 唐朝, 宋州节度使 -
宋朝,之类)
另外,当时,赵、秦之类国号,大体是按地理来的。
起家在关中的,就以秦为国号,在山西的,赵国;在甘肃的,凉国。
段氏齐国在山东,慕容的燕国在东北,拓拔的代国在内蒙南部(代国首都盛乐就是今天
的呼和浩特),等等。
冉闵的魏国在河南,
说句题外话。段氏鲜卑后来出了几个厉害人,中学语文课本:段秀实不畏强暴,段秀实
就是段氏后人。
他家后来在云南建立了大理国。
所以,段誉见到慕容复的时候,应该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才对。咱哥俩祖先都是
东北人。一起入关闯天下的。 |
|
u***s 发帖数: 318 | 4 华夏民族首统一于秦朝,一般来说称其为“秦人”“秦族”是顺理成章的事。为何会弃
“秦”用“汉”,难道真是因为秦朝残暴不得人心?
一袭黑衣的秦朝军队
自汉至清两千多年,各朝代国号数十个,先后有“秦人”、“唐人”、“桃花石”之称
,但都被“汉人”逐一击败,“汉人”早已与历代国号无关,成为汉民族的专用词。汉
朝后,“汉”国号仍为后世诸多汉族建国者沿用,甚至很多匈奴人、沙陀人等非汉族建
国者也以“汉”为国号。这在其他国号上非常罕见,他们为何如此?从最早汉帝国的汉
人到如今凌驾于所有国号之上的汉族,“汉”是如何完成这不可思议的转变,逐渐成为
世界第一大民族族称的?
从China秦到“甚美”的汉人
我们为何弃“秦”用“汉”,这其实跟China有关系。现今,大部分人以为英语中中国
China是源于瓷器china,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中国并不源于瓷器china
China从印度而来英语最早中“瓷器”是porcelain,中国瓷器则为Chinaporcelain 或
porcelain of China,在17世纪,开始出现chinawrea (ware意思是物品、器皿)来专
门指“中国瓷器”。
不过后...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5 邓艾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邓艾(约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
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
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
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
田续所杀害。他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
|
d******a 发帖数: 32122 | 6 ☆─────────────────────────────────────☆
xiaopig (xiaopig) 于 (Thu Jun 28 19:12:42 2012, 美东) 提到: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作为蜀国的大将魏延,曾经提出了一条走子午谷路线,直达长
安的计谋,这条计谋在《三国志》和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里有记载和论述。这条计
谋也成为后来的专家和学者们一直研究的一个话题,就是这条计谋到底它能否成功,它
的可行度又到底有多少呢?
关于对魏延这条子午谷奇谋是否可行,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可行,姑且称
其为正方。另一种认为不可行,姑且称其为反方。正反两方都列举出了他们的理由。正
方的论据有两条:
一,魏延的谋略是出奇制胜,按照兵家的法则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突然
袭击的办法。因为当时魏国朝中,对诸葛亮知道的人甚多,都认为诸葛亮用兵谨慎,不
敢弄险,绝对想不到他会分兵走子午谷,因此分兵偷袭,先取长安,截断敌人后方退路
是完全有可能的。谋敌人之所谋,算敌人之所算,而敌人又算我不出的情况下,偷袭完
全可以达成突然性。
二,长安的守将是纨绔弟子,无勇无谋的夏侯懋...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 刘备纯属流氓,曹操才是悲情英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0 01:21:52 2012, 美东)
刘备纯属流氓,曹操才是悲情英雄
2006年09月17日 07:30:23 来源:和讯博客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6-09/17/content_5098646.htm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作者:周舆
吕布临死时曾给刘备下了一句定评:“此大耳儿最无信义!”说的何其好呀!
继黄巾之乱、董卓之乱后,天下分崩,战乱频仍,十室九空,全国人口从几千万锐
减到可怜的几百万!那时连田都快没人种了,因为几乎所有的农业人口都必须依附于某
个军事集团,否则难保平安。这也是曹操为什么要搞“屯田”的道理,不是为了“提高
生产力”,而仅仅是为了让人口安定下来!但至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不明白当时的历史
条件,不明白当时的历史需要,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8 南海对美国是鸡肋,对中国如咽喉。看中国演习布置,也是紧靠海南岛坚守守备的阵势
,根本不是突进南海和美帝决战。美帝也只是做出派了大军的样子。看着感觉很像当年
的汉中之战。结果最后也是如刘备所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再者即便中国得了南海,也伤不了美帝元气,战略上还是处处落下风。虽然南海给你了
,也会拖你,让你付出一定代价,甚至几年缓不过劲。好比汉中的土地给了刘备,但没
人没粮。而另一边荆州附近曹魏可是紧密部署,蜀汉一不小心荆州就没了。美帝一样,
南海就算让你,但是韩国部署反导系统,战略上照样处处牵制着。中国得南海也仅仅是
战役上的,就好像蜀汉得汉中,国力决定,得了汉中也是那么回事,稍微一不小心蜀汉
该灭还是灭。美帝好比曹魏,人才国力在,再怎么不小心,也还是战略压制。 |
|
发帖数: 1 | 9 诸葛亮伟大 蜀汉政权的价值被低估了。其实蜀汉的灭亡晚于曹魏。曹魏自从采纳陈群
的九品中正制开始就向士族妥协,结果在高平陵之后就名存实亡。蜀汉是对抗士族门阀
最坚定的政权,士族门阀是些什么货色后来西晋的历史再清楚不过了。 |
|
m**c 发帖数: 7349 | 10 听说诸葛亮的老婆颜值不高?
: 诸葛亮伟大 蜀汉政权的价值被低估了。其实蜀汉的灭亡晚于曹魏。曹魏自从采
纳陈群
: 的九品中正制开始就向士族妥协,结果在高平陵之后就名存实亡。蜀汉是对抗士
族门阀
: 最坚定的政权,士族门阀是些什么货色后来西晋的历史再清楚不过了。
|
|
r*****y 发帖数: 53800 | 11 蜀汉干掉夏侯张合还不是偷袭取巧?江东再怎么不济,一直是抗曹主力,吸引的曹魏兵
力一直大于蜀汉。江东长于水战,陆战能力的确比曹刘差一点,不过夷陵可是陆战,夷
陵刘备也是三国三大战役里输得最惨的。
关羽刘备比夏侯张合要厉害吧?江东攻克麦城斩杀关羽,夷陵大败刘备令其羞愤而死,
可比蜀汉偷袭取巧干掉夏侯张合含金量更高。
说到江东胜仗,还有陆逊石亭大败曹休,同样令其羞愤而死。这可不是水战。 |
|
x****l 发帖数: 7895 | 12 智力
1.诸葛孔明(被神化了;几个失误,如马谡守街亭...)
2.陆逊(年轻有为,但过于操稳,野心不大,但终究是影响了三国的大盘棋),司马懿(有谋,
但都在孔明的算计中;稳重;赢孔明的几场都有不少运气的成分)
3.庞统(文字上的评价过高,表现的机会不多;刘备夺取西川的一个功臣),周瑜(文武双全
,有勇有谋,可惜巅峰时期遇到孔明),关羽(稳健,用兵一流,但有点傲),姜维(年轻有智,
可惜生在蜀汉后期,发展机会不长)
4.曹操/张飞/徐庶/孙坚.....
武力
1.关羽(没对手),张飞(没败过,仅有几个平手的),赵云(长板坡一人挑几十个将军),马超
(和张飞打平手),张欱(很强很强),吕布(高大威猛,还一身名牌)
2.魏严(蜀汉后期发威,但RP有问题,降分),黄忠(老当益壮,青春期表现不多),张辽(曹操
手下一大将,稳重,然不够凶),孙坚(个子不高大,然武功挺高),姜维(孔明之重点培养对
象,蜀汉后期一重要将领),曹仁(曹操时代其手下一猛将)
3.曹真(魏国大都督,后期很强),周瑜(不仅单挑行,水陆调遣也出名),夏侯惇(跟了曹操
很久,大功臣),许储(曹操手下一大将)
4.颜良/文丑/李典 |
|
r***u 发帖数: 1272 | 13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三国时期
,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
NO.10 曹操之煮酒论英雄——神奇指数:6
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止。刘备
,一个汉朝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吕布给打的象狗一样到处逃窜。投奔到
曹操这里的时候已经快四十的人了,加上故意装傻,谁也瞧他不上。曹操不这样看,偏
偏单独设筵好好招待,端着酒杯把天下英雄骂了个遍,最后承认说我就服使君一个。当
时曹操左右好多人以为曹操在耍酒疯,谁也没当回事儿。果然短短二十年之后,刘备入
川面南称孤,开创了蜀汉与曹魏分庭抗礼四十多年。
NO.9 刘琬预测孙权长寿——神奇指数:6.5
孙策平定了江东后,给汉朝进贡,汉朝派使者刘琬回来答礼,孙策的几个弟弟挨个拜见
了刘琬,刘琬本来只想礼节性的点点头的。可当他看到十五岁的孙权后感慨自己真的没
白来,他回来后跟同僚说:“孙家的几个兄弟你看起来好象都不错,可是真正有福相的
还得说是孙权,这孩子将来必定会大福大贵,而且还是个长寿的主儿,不信走着瞧。”
果然,后来孙权不但当了皇帝,还活了八十多岁,... 阅读全帖 |
|
u***t 发帖数: 5899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Qi (Link),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三国历史上最牛的十大神奇预言(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3 02:09:19 2015, 美东)
NO10 曹操之煮酒论英雄
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
止。刘备,一个汉朝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吕布给打的象狗一样到处逃窜
。投奔到曹操这里的时候已经快四十的人了,加上故意装傻,谁也瞧他不上。曹操不这
样看,偏偏单独设筵好好招待,端着酒杯把天下英雄骂了个遍,最后承认说我就服使君
一个。当时曹操左右好多人以为曹操在耍酒疯,谁也没当回事儿。果然短短二十年之后
,刘备入川面南称孤,开创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分庭抗礼四十多年。
神奇指数:6
NO9 刘琬预测孙权长寿
孙策平定了江东后,给汉朝进贡,汉朝派使者刘琬回来答礼,孙策的几个弟弟
挨个拜见了刘琬,刘琬本来只想礼节性的点点头的。可当他看到十五岁的孙权后感慨自
己真的没白来,他回来后跟同僚说:...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15 阅读《三国志》发现一个问题,三国中的蜀国老大——刘备作为大老爷们,一兴奋
就要和下属抵足而眠,为什么刘备老是动不动就拉着手下的汉子们通脚睡觉呢?
关羽和张飞就不用多说了,他们从桃园结义就开始和刘备“寝则同榻,恩若兄弟
”(《三国志》)
至于赵云,一开始投奔在公孙瓒身边不得重用。当时暂时栖身在公孙瓒手下的刘备
发现赵云是个人才,便拉着赵云“同床眠卧”,仔细谈心。赵虽然没有在刘备和公孙瓒
分道扬镳之后立即跟了过去,却为之后终身跟随刘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备对诸葛亮的亲热也是非同一般。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山之后,便基本上
把所有的军政大权全部托付给了诸葛亮,这种做法让当时已经跟刘备睡了二十多年的关
羽和张飞很不高兴,刘备劝他们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君勿复言。”虽
然没有直接说他俩“抵足而眠”,但是却记载:“(先主)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三国志》)
总之就是一句话,东吴爱萝莉,曹魏控人妻,蜀汉全是基。
上面的有些开玩笑的成分,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刘备治理集团的策略。刘备不像孙
权一样,在江东地区孙家已立三世,继承了父兄的产业,再加上自身也不弱,所以便把
东吴治理的红红火火,...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关于四大名著的书评很多,
但将四大名著糅合在一起评的却少。
此文颇有新意和见地,
尤其开篇的对比评述,
言简意赅,思之有理。
1、总结与感慨
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
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
红楼写了一个大家族,
西游写了一伙大妖怪。
三国玩的是心计,
水浒玩的义气,
红楼玩的感情,
西游玩的是感性。
三国在国,治国,兴国,安国,丧国。
水浒在气,勇气,义气,豪气,霸气。
红楼在情,亲情,爱情,宦情,民情。
西游在趣,情趣,游趣,野趣,妖趣。
2、细分区别
三国写了一次变革,
水浒写了一次冲动,
红楼写了一场恋爱,
西游写了一次旅游。
所谓道,即作者所主张的治国救世之思想。
对于道,各人自有各人的认识,谁是谁非,孰高孰低,自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了。
三国提倡以“仁”治天下,集中体现于刘备身上,“仁”是他的招牌,仁是他的旗
帜,仁是他号令天下之武器,也是他落难逃荒的护身符。
他以仁义感召天下,还真的唬弄了很多人,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有
那么多百姓跟随,这仁义成了他的虎皮,成了他失败的理由,也成了他们欺骗天下的精
神鸦片。
诸葛亮舌战群儒,打的就是这张牌。而后借荆州,取西川,...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7 发信人: hyandji(小黄牛),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诸葛亮之绝唱,挽歌也藏玄机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Jul 27 09:35:38 2017,GMT)
走进成都武侯祠,亭台楼阁,碑刻题记,苍松翠柏,碧草青竹。建筑群分大门、二
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五重,恢弘肃穆。
刘备的惠陵与诸葛亮的祠堂合为一体,正所谓“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杜甫的《咏怀古迹》)。这段千古传送的君臣际遇,演绎出“三顾茅庐”、“如鱼
得水”、“三国鼎立”、“鞠躬尽瘁”等或激情澎湃、或惊天动地、或悲壮扼腕的历史
乐章,至今余音袅袅。
平庸仁厚的刘备、刘禅父子(相比雄才大略、权诈忌刻的曹操,地利人和、疑神疑
鬼的孙权而言)幸运地遇到了经天纬地的诸葛亮,而孔明先生也同样幸运地受到蜀汉先
主、后主的垂青。
潺潺溪流的尽头,我在武侯祠一处亭子式样的纪念品商店里,翻过《诸葛亮集》的
每一页,随着页面的翻转,仿佛掀起一阵阵清风。是诸葛亮的羽扇摇曳吗?是孔明先生
轻推须髯的震颤吗?是蜀汉丞相凝思不语的轻叹吗?
文字跃然纸上。有的...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8 发信人: pangying(飞不起来的鹰),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热血渐冷读魏延,抱负终究败给了算计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17 08:02:42 2017,GMT)
如果说,干事的不如坏事的,拼杀场的不如玩套路的,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怪象。
那么,魏延就是那个攻城掠地一路刷怪、人情雷区一路猛踩的典型。
他的人生轨迹就是,不懂低头,前途无“亮”!
穿越千年,谋事与谋人、憨直与狡诈的相斗相杀一直上演,从未停歇!
一
古往今来,猛将必出于卒武,一代猛将魏延也是小兵出身,但却有着不一般的激情
和平定天下的才情。
大多数80后,都过一款街机游戏《三国志》,可选人物有关羽、张飞、黄忠、赵云
、魏延。魏延比之他人,攻守兼备,综合素质更全面。也许,这就是魏延的特点。
谁的青春不迷茫,魏延的开局比较艰难、屡屡跳槽。他最早只是刘表手下的一员偏
将,当刘备携百万百姓前来投奔,他看出刘备的人君气象,力主迎接,结果与大将文聘
产生矛盾。
刘备离去后,他看出可能要被穿小鞋,转而投奔长沙太...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9 发信人: dedmay(K.G),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中国哪部史书称诸葛亮为“寇”?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Mon Sep 4 08:22:22 2017,GMT)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被誉为与《史记》并列的史书。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无论是
在史籍《三国志》还是无数文学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评价都相当高
,相当的客观和正面。然而,凡事有例外,在中国个别的史书中,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并
不高,有部史书还称诸葛亮为“寇”,确实令人感到疑惑,历史上许多人对此感到愤怒
,但又无可奈何,因为这部史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太大了,以至于直到现在都无人敢
修正,这部史书就是北宋时期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
事件为目,从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
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当年,司马光将此书修订完之后请皇
帝宋神宗审阅,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0 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又败走麦城并最终丧命,而在得知自己的好兄弟去世后刘备在不
久之后发动了对东吴的进攻,只不过在这一战中刘备因为大意最终输给了陆逊的火烧连
营,这一烧也使刘备最终于白帝城托孤。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找来了诸葛亮,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除此
之外还和诸葛亮说了很多话,目的都是希望蜀汉能够发展的更好,刘备哪里想得到,自
己临终前说了这么一番有意义的遗嘱,可诸葛亮竟然没听,之后蜀国的灭亡甚至就是因
为没有听刘备的这番话。
大概是诸葛亮觉得自己一向都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在看人这一方面从来没走眼过
,以至于他没有听刘备的遗言,违背了刘备的遗愿。刘备在临终前就告诉诸葛亮千万不
要重用马谡,他评价马谡其人言过其实,并不适合重用。
可刘备去世以后,他不仅没有疏远马谡反而还将马谡带在了自己身边,因为诸葛亮
一直很欣赏马谡的才华,不久之后更是有了一个合适的任务可以分配给马谡——守街亭
。马谡守街亭的结果可想而知,当时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部署最终被张合围困,街亭的
失守使失去荆州的蜀汉再次遭受了一个沉重的打击。
所以这样看来,刘备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他留下的遗嘱或许就是预料到了马谡...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21 三国鼎立时,东吴孙权遣吕蒙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到重创。
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史学家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者不多,也有人认为关羽没有
认真执行诸葛亮的“联孙拒曹”战略,把主要责任都推到关羽身上。我也曾有过类似看
法,现在再次研读《三国志》,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再说,我也曾怀疑诸葛亮也许对“
联孙拒曹”战略有过改变,现在仔细考察,怀疑也缺乏事实根据,不能成立。
一
刘备屯兵新野时,考虑到手下缺少为之出谋献策之智囊,希望把徐庶招纳帐下,徐
庶推荐了诸葛亮。刘备至南阳隆中拜访,第三次才相晤。诸葛亮对当时形势作了全面分
析,并提出应对计谋,刘备听了,心悦诚服,从此就重用诸葛亮。用刘备自己的话来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可见其亲密之程度,已须臾不可分离矣。
诸葛亮之主要论点,《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颇详。后世文史论著把这次谈话内
容单列成篇,题为《隆中对》。共两个部分,彼此之间有密切联系。一为“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简言之,就是只
能联孙。一为“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
理,天下有...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22 《三国演义》以刘备、关羽、张飞的故事为主轴,展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但是
,反复阅读之后,就觉得刘备喜欢作秀,留下“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口头禅。
诸葛亮能掐会算,呼风唤雨。所以鲁迅先生批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关羽桀骜不驯,他管理荆州
多年,没有赢得居民好感;张飞虐待部众,总是吹胡子瞪眼,酗酒是经常的事。细读三
国,唯赵云形象臻于完美,他身长八尺,比刘备七尺五寸还要高。论颜值,他比古代美
男子潘安、宋玉等人多了阳刚之气。论武功,他不在吕布之下,刘备、关羽、张飞三个
人才能对抗吕布。倘若赵云在现场,单挑,一个人足矣。论结局,他比老将黄忠还多活
了三年,平安地逝于妻子温柔的怀抱。他能文能武,有勇有谋,识进识退,不卑不亢,
特立独行。对比先后给丁原、董卓、王允等军阀当过干儿子、遇事摇摆不定、有奶便是
娘的吕布,赵云却始终如一,恪守初心,可谓《三国演义》中的达人。
古人讲孝悌忠信,赵云的哥哥去世,他马上回家为父母尽孝,以赡养双亲为重,一
去就是七年。可见他家庭观念很强,值得姑娘们托付终身。赤壁之战后,赵云打败了赵
范。时任...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62 | 23 这两集情节进展有点慢,主要是为以后作铺垫。元树虽然是主人公,但是小说不止他一
条线,上一集出场的都是会有各自的线索比较重要的人物。所以有必要刻画一下各自的
言行性格,争取做到每个人都有特点,也为以后各自的命运打下伏笔。
元树离开洛阳后,一晃已经是三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边境没有大的战事,国内政局也
是十分的平稳。唯一不和谐的声音就是,前不久元禧奏请按照子贵母死的旧制将冯氏赐
死。他的这一举动在朝中着实引起了一番震动。自从孝文帝改制以后,大多鲜卑旧制已
经被明令废除。但是因为元恪还未被立为太子时生母高贵妃就已经去世,所以子贵母死
这条规矩反倒这么阴差阳错的保留了下来。元禧的上奏里说当今皇上从小就受冯皇后抚
养情同母子,所以仍应按照旧制行事以免牝鸡司晨。小皇帝元恪自然是苦苦哀求,朝中
大臣尤其是支持汉化改制的人对此反对的也不少。元勰大致猜测出了其中的原因,提出
冯氏在瑶光寺落发出家为尼这一折中的方法。但是元禧寸步不让,在朝堂上和众人争了
个脸红脖子粗。最终连元勰也拗他不过,冯氏被一杯毒酒赐死。
元树到了南阳后,便日日在郦道元的教习下读书。这天风和日丽,郦道元带着元树和玉
儿出城郊游。一路上山...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43 | 24 刘备征伐东吴,结果在夷陵被东吴的陆逊打败。这场夷陵之战被称作是三国三大战役之
一,此后三国再也没有这样的大战。刘备失败后,逃归回到蜀汉国境内,在永安城安顿
下来,从此一病不起,于第二年四月病逝于永安宫。可以说,刘备之病,是因为打了败
仗羞愧恼怒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备起兵,是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起兵之初张飞被杀
,也是间接死于这场战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备的夷陵之败,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恨
。可是,刘备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八月兵败,十月却和东吴讲和了。和约虽然是由
孙权首先提出来的,但刘备为什么要放着这新仇旧恨不报,而要和孙权讲和呢?
两家同样面临着来自曹魏的威胁
战役之初,孙权为了防止两面受敌,只好向魏国的曹丕称臣,以便专心对付刘备。曹丕
让大臣讨论,要不要出兵和吴国一道征伐蜀国?大臣王朗认为,双方还未交兵,这时候
不应出兵。要在他们势均力敌时,出兵促成胜败局势。即便这样,也要选择有利时机有
利地形出击,一战成功不留后患。曹丕采纳了王朗的建议,后来刘备失败,蜀国留在江
北的黄权部队投降了魏国。可以说,魏国这是不战得利。从东吴来说,尽管取得了夷陵
之战的胜利,但自己的消耗也同样是很大的... 阅读全帖 |
|
l***z 发帖数: 29 | 25 刘罡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但我们在科技上的成就不及古希腊,在宗教方面的创造力不
如古印度,中国真正能引以为豪的是政治哲学,中国古人把凭什么得江山、靠什么守江
山的问题,总结得那是“相当”深刻。
汉高祖曾经总结自己得江山的经验说,他虽然治国不如萧何、出谋策划不如张良、带兵
打仗不如韩信,但由于他能够有效使用这三个“人杰”,所以能得天下。唐太宗则对自
己守江山的诀窍作了生动说明,他说,国以人为本,庶人者水也,君者舟也,水能载舟
,水能覆舟。从这两位史上明君的政治经验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打江山靠得人才
,守江山靠得人心。
但人才这个东西很奇怪,没有的时候千呼万唤出不来,以至于清朝中期的龚自珍曾经发
感慨说,时下不仅没有良相和良医,连合格的小偷也没有。而人才涌现的时候往往又扎
堆诞生,比如建立汉室的刘邦君臣大多出自小小的沛县,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元勋许多
都是凤阳人,以至于《明史纪事本末》的撰写者不禁慨叹,难道是老天爷为了让朱元璋
得天下故意把那么多人中龙凤降生到他的周围?我们还可顺着这个思路问下去:被毛泽
东评价为“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一个”的刘邦,他这个“人才”又是为谁准备的呢?
至于...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26 迫于儿女与外界压力,中老年人“走婚”正悄然流行
张天华虽然很想与林阿姨结婚,可是仔细想想最终还是不愿意为了她与三个亲生儿子把关系搞僵。于是他想了一个现在很流行的方式:与林阿姨过上了“走婚”的生活。
如果扯证儿子们将形同陌路
独居在武侯祠横街的张天华今年72岁,三个孝顺的儿子每周末都会回来陪他吃饭,偶尔还会带他出去游玩。由于前年丧偶,去年经儿子安排张叔叔进了老年大学,不久后在大学认识了与他一同学习太极的林阿姨。两人兴趣相投日久生情,打算今年结婚。
当张天华将结婚消息公布出来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儿子们不再来看望他,并表示出了对林阿姨的敌意。一番沉默后,儿子们终于开口:林阿姨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不了解,张叔叔也才认识她不到一年。但是他们清楚地知道,只要他俩一结婚,张天华名下的资产就成了他和林阿姨二人的共同财产。
张天华虽然很想与林阿姨结婚,可是仔细想想最终还是不愿意为了她与三个亲生儿子把关系搞僵。于是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也是现在很流行的方式:与林阿姨过上了“走婚”的生活。目前林阿姨搬来住进了他位于武侯祠横街的家,他们过着夫妻一般的生活,不敢再向儿子提起结婚的事情。
没法结婚那我们就买套房子
家...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7 “三字经”《新百家姓》近日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公开出版
宋版百家姓排名332位的习姓在《新百家姓》中位居榜首
“习李张,俞刘王;毛朱周,邓胡江。许墨韩,释孔庄;苏吕邹,孙孟杨……”,近日,湖南籍作家张一一历时5年新编的一部近百万言的“三字经”《新百家姓》5月正式出版(ISBN978-7-5139-0621-0)。与古代《百家姓》仅仅前4位赵钱孙李“以帝王后妃为尊”有迹可循随后便略无逻辑和规律不同的是,《新百家姓》是根据每一个姓氏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在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医学史、科学史等各大领域对中华历史的贡献和影响大小重新予以排名,不但彻底颠覆了宋版《百家姓》没有逻辑和规律的排序方式,更因为改变了原版四言体例为三言格式通押“江阳辙”读起来更为错落有致朗朗上口,《新百家姓》近日在网络上不胫而走迅速蹿红,日前一经上市便引发起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华人读者、网友关注与热议。
古代《百家姓》的排名顺序被指缺乏完整逻辑
《新百家姓》作者张一一表示,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三百千”的宋代版《百家姓》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启蒙读物之一,“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 阅读全帖 |
|
c***l 发帖数: 2 | 28 对诸葛亮的个人看法:
positive
1. <隆中对>绝了, 古今少有的政治战略经典. 特别是三分天下的概念, 甚至可以和老
毛的两个世界论断相提. 要知道, 刘备同学那时的是很惨的, 基业根本不能和曹孙两家并
论.
2. 治国有方, 四川一带在蜀汉时期, 是自战国李冰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高潮.
3. 北阀的策略基本上是正确的. 西蜀小国, 如果偏安一隅, 最后肯定要灭亡的.
4. 个人修养. 忠诚是不必说了,<诫子书>其实也是他对个人的要求, 记得书里面还讲过
他去世后只有薄田多少(记不住了:)). 作为政治家, 没有权利欲, 还叫什么政治家? 更进
一步, 如果这个权利是为私的话, 怎么没见的他营私接党, 没有象曹操和司马一样把自己
子孙拉上政治舞台? 所以拿他和周恩来比, 比较恰当.
negative
1. 忠诚固然, 但过于操持, 以至于刘禅昏慵. 有人讲, 诸葛亮巴不得主上昏慵, 我认
为不是很有理. 而是他过于操持的客观结果.
2. 关于文中所说蜀汉时期未设史官, 还第一次听说, 如果属实,
确实是其一大problem.
历史上的东西, 过 |
|
l*********y 发帖数: 1011 | 29 那个书中有专门论述,可惜我不记得了。好像是这样:当时诸葛坐镇成都,法正随刘备
在汉中。。当时离开关最近的大将是孟达,居然按兵未动,云云。。。。
当时我看完的感觉是:这个家伙说的牵强,但是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毕竟熟悉那段历史的都知道,关初战得胜的后,居然居功冒进。这个和诸葛的隆中对完
全不合,为什么?等到曹操的精锐调回,关陷入危机很明显,那么蜀汉的主力在哪里?
如果蜀汉主力掉不过来,或者来不及,那么为什么靠近关的孟达按兵不动?
等等,大概如此。 |
|
l*********y 发帖数: 1011 | 30 1,隆中对的确是两路并举,但是当时只有关一路冒进呀?为什么刘,诸葛等人允许那
么做?
2, 请去查看史料,当时的汉中战事已经结束几个月了。那么当关面对重兵,甚至面对
可能被曹孙合围,这个时候在汉中的刘主力什么都没有做。这是为什么?不知道关羽危
险?(这里有段时间的论证,不太记得了)。
3,如果知道危险,显然直接支援来不及了,那么为什么不赶紧从汉中出陇西,紧逼长
安,以吸引曹主力为策应?
4,的确,孟达坐整隘口,不太能够放弃。但是当主将危机,千钧一发,为什么不出兵
策应?起码可以吸引孙的部队以利于关突围
关于关的这个事情,貌似最大的悬疑是三个:1,为什么关要发动那么的战争(关主动
发起的)?这个战争的发动不符合隆中对策略(汉中战事已停,蜀汉主力还在修整)。
2,为什么关初步得胜要冒进,他自作主张的?3,为什么关到了危机时刻,蜀汉仿佛在
袖手旁观?
这三点,是那位大侠提出的主要问题,并围绕这三个问题,给出了他的证明。 |
|
l*********y 发帖数: 1011 | 31 恩,对蜀汉的很多事情,要么看另外两国的记录,要么就是靠推理分析。
可惜多年来,蜀汉被统治阶级推崇,于是靠其他方面得来的质疑,都不被认可。
最后成为了“假说”,这个算一个“假说”吧。 |
|
l*********y 发帖数: 1011 | 32 转个文章,有兴趣的各位议议。
==================================================================
古代人喜欢神化诸葛亮,而现代人则有妖魔化诸葛亮的趋势。上海大学教授朱子彦
说“诸葛亮借刀杀人害死关羽”;而陕西退休教师胡觉照先生则认为 “诸葛亮想做皇
帝”。这些观点乍一听有理,但却根本经不起进一步的推敲。
(一)“皇帝梦”不是诸葛亮的追求
退休教授胡觉照先生撰文指出:诸葛亮做的是皇帝梦。其理由如下:第一,诸葛亮
曾对隐居高人杜微说,自己将领导蜀汉人民休养生息,待曹丕受挫后再去进行*。但后
来诸葛亮却突然变卦,向刘禅呈上《出师表》。这种不顾民众死活而穷兵黩武的行为,
是为了实现诸葛亮做皇帝的野心。第二,李严劝诸葛亮加封九锡,诸葛亮则给李严回信
说,如果能够消灭曹魏,就是十命也可接受,何况九乎?这说明诸葛亮想学王莽那样,
借加九锡而称帝。第三,诸葛亮曾在在蜀汉朝臣面前以“孤”自称,而这个“孤”一般
是皇帝的自称,说明诸葛亮已经以皇帝自居了。
在笔者看来,胡教授的三条论据没有一个是可以成立的。所以其得出的结论也是非
常荒唐的。 |
|
HQ 发帖数: 19201 | 33 1。对于刘备伐吴
貌似一直以来,舆论上都认为这个是错误的。我觉得貌似其实这是那些写史评史的人的
观点长久以来的影响。刘备其实是个旷世奇才,只不过生不逢时,碰上曹操这种对手。
刘备前半生的大败多缘于曹操,另外刘备空有号称皇室后裔,起家还是缺乏资本。
对于刘备伐吴正面评价,主要根据是从出师表以及后来蜀汉的衰落来看,如果刘备不打
出来,特别是不抢回来荆州,人才库会逐渐匮乏。
我觉得这仅仅是一部分原因,这么想太低估刘备了。
我觉得刘备是这样想的:
三国以曹魏最强,而且强得多。如果一个弱国跟一个强国交锋,另一个完全可以坐山观
虎斗。如果两个弱国交锋,那个超级强国显然不应该仅仅旁观。所以吴蜀交兵,理论上
说曹魏不应该坐视旁观。不过蜀汉一直都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刘备也很清醒地留下魏延
镇守汉中,留下的都是原入蜀的荆州军精锐,赵云镇守永安。
如果刘备伐吴,曹魏到底是对谁下手呢?显然应该也是东吴。而且曹魏应该明白,这次
孙刘特别是刘备不会因为曹魏伐吴而重新交好。
所以刘备伐吴从外部条件上其实非常有利。这是一个不能说如何错误的决定。
另一方面,这恐怕是更关键其实是最关键的地方。刘备深知陆战曹魏的实力。特别是 |
|
d********f 发帖数: 43471 | 34 曹魏的优势被你们大大夸大了,其实曹魏地虽广,但是从黄巾之乱开始,战乱就没停过
,人口生产凋敝的很,这点上传统认为曹魏比吴蜀只和还强大的想法是根本不成立的,就赤壁
之战的研究文献来看,曹魏对荆州军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如果当时荆州联吴的话,
曹操连荆州都未必拿得下。曹魏真正强大是靠采用司马的屯田策,经过很多年的休养生
息才恢复过来的。所以我一直认为蜀汉亡于诸葛亮,Y得整天穷兵黩武,把好好的蜀汉
折腾死了 |
|
m******r 发帖数: 4351 | 35 刘备伐吴很可能是诸葛亮赞同策划的。
史书上确实没有诸葛亮对伐吴一事的具体看法。但是作为蜀汉丞相,战略计划的参与和
制定者,说诸葛本人没有具体立场是说不过去的。当时蜀汉群臣在伐吴一事人发生争吵
,各方人士纷纷站队,偏偏没有诸葛亮的事。
注意诸葛亮之前之后都没有具体的明确反对伐吴的观点出笼,即使是那个关于法正若在
的感叹。如果诸葛亮反复伐吴,至少在他本人的传记里面应该浓烈的写上一笔,证明诸
葛的先见之明,可是,没有。所以,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为传者讳。陈寿干这事也不
是头一回了。如我之前说的,陈寿写赤壁之战,在魏武本纪里面曹操不过是“大疫,吏
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其他所有魏国的传记里面再也没有出现赤壁这个字眼。就连曹
仁丢了南郡这件事, 在曹仁的传记里面都只字不提, 曲笔写得仿佛是个大胜仗一样,虽
然史书讲究为尊者讳,但三国志写成这种程度,也实在太过分了。
按我的看法,很可能就是诸葛亮怂恿刘备伐吴,目标有限,不是灭吴,而是趁孙吴立足
不稳之际,和自己原有的根基,重夺荆州。这样来看,就可以理解刘备伐吴的紧迫性。
比起伐魏来说,伐吴优势多多。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问题。伐魏的补给难度更甚于伐汉中 |
|
S*******C 发帖数: 7325 | 36 ☆─────────────────────────────────────☆
HQ (U r freed) 于 (Mon May 24 12:29:06 2010, 美东) 提到:
1。对于刘备伐吴
貌似一直以来,舆论上都认为这个是错误的。我觉得貌似其实这是那些写史评史的人的
观点长久以来的影响。刘备其实是个旷世奇才,只不过生不逢时,碰上曹操这种对手。
刘备前半生的大败多缘于曹操,另外刘备空有号称皇室后裔,起家还是缺乏资本。
对于刘备伐吴正面评价,主要根据是从出师表以及后来蜀汉的衰落来看,如果刘备不打
出来,特别是不抢回来荆州,人才库会逐渐匮乏。
我觉得这仅仅是一部分原因,这么想太低估刘备了。
我觉得刘备是这样想的:
三国以曹魏最强,而且强得多。如果一个弱国跟一个强国交锋,另一个完全可以坐山观
虎斗。如果两个弱国交锋,那个超级强国显然不应该仅仅旁观。所以吴蜀交兵,理论上
说曹魏不应该坐视旁观。不过蜀汉一直都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刘备也很清醒地留下魏延
镇守汉中,留下的都是原入蜀的荆州军精锐,赵云镇守永安。
如果刘备伐吴,曹魏到底是对谁下手呢?显然应该也是东吴。而且曹魏应该明白, |
|
S*******C 发帖数: 7325 | 37 ☆─────────────────────────────────────☆
HQ (U r freed) 于 (Mon May 24 12:29:06 2010, 美东) 提到:
1。对于刘备伐吴
貌似一直以来,舆论上都认为这个是错误的。我觉得貌似其实这是那些写史评史的人的
观点长久以来的影响。刘备其实是个旷世奇才,只不过生不逢时,碰上曹操这种对手。
刘备前半生的大败多缘于曹操,另外刘备空有号称皇室后裔,起家还是缺乏资本。
对于刘备伐吴正面评价,主要根据是从出师表以及后来蜀汉的衰落来看,如果刘备不打
出来,特别是不抢回来荆州,人才库会逐渐匮乏。
我觉得这仅仅是一部分原因,这么想太低估刘备了。
我觉得刘备是这样想的:
三国以曹魏最强,而且强得多。如果一个弱国跟一个强国交锋,另一个完全可以坐山观
虎斗。如果两个弱国交锋,那个超级强国显然不应该仅仅旁观。所以吴蜀交兵,理论上
说曹魏不应该坐视旁观。不过蜀汉一直都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刘备也很清醒地留下魏延
镇守汉中,留下的都是原入蜀的荆州军精锐,赵云镇守永安。
如果刘备伐吴,曹魏到底是对谁下手呢?显然应该也是东吴。而且曹魏应该明白, |
|
f****i 发帖数: 9419 | 38 刘备和曹操够不够阴险,够不够虚伪和阴谋论有什么关系?好,不提阴谋论,在三国时
期你是想要在曹魏治下生活还是孙吴与蜀汉之下?俺只知道三国结束了之后,曹魏的人
口顶孙吴和蜀汉两国总和还带拐弯的。哪个治下更安居乐业一目了然。 |
|
S*******C 发帖数: 7325 | 39 ☆─────────────────────────────────────☆
StationCC (Test) 于 (Fri Oct 22 06:18:54 2010, 美东) 提到: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从现在看应该都是很重要的吧,一个曹操和袁绍的决战,对北方局势影响甚大;一个是
孙刘两家成功击溃曹操,为三分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不完全;夷陵之战则使蜀
汉元气大伤,再无伐吴的举动,算真正奠定三分天下。
不过这几次战役,我觉得偶然性都很大,不知道这种偶然不是必然的。官渡之战若无许
攸来降,曹操粮草不够一月之用,曹操必败,所以许攸的投降很重要,这个太偶然了;
赤壁之战若不是曹军舰船相连,周瑜哪里有用火攻的机会?这个也太偶然了;夷陵之战
刘备的失利也有偶性。
或许也是必然?袁绍不知人善任,“见小利而亡命,做大事而惜身”,失人心;曹操北
方士兵不习水性、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不过所谓习水性也只是渡过长江而已,不知曹操
为何不从陆上取之;刘备缺乏人才?
我总觉得三国中三个较为重要的战役偶然性很大,或许是天数吧。
☆─────────────────────────────...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40 扯淡了,三国志你自己看看再说成不成?陈寿写蜀汉还要怎么夸?而且没有陈寿,三国
时期历史蜀汉都得断档了都。听说过国不置史这个说法吗?
中留下仁义之 |
|
f****i 发帖数: 9419 | 41 我尊个什么曹呀,我说的是陈寿还要怎么夸蜀汉?三国志里面夸蜀汉的少吗?三国志里
面怎么评价诸葛亮和刘备三兄弟的?你摘出来一段给大家看看,还要怎么夸才能说陈寿
比较中立呢?你从哪句话看出来俺是尊曹或者尊刘的? |
|
w****j 发帖数: 5581 | 42 法正靠谱,蜀汉长远看确实希望渺茫。不过如果法正不死,刘备不打夷陵之战,蜀汉还
是好些的。 |
|
f****i 发帖数: 9419 | 43 古代"屠城"小考
《晋书五行志》详细记载了攻城方怎么用望云气的方法判别哪些城容易攻下,将城上云
气分为“坚城之气”和“屠城之气”,并指出对于城上有“屠城之气”者,“其城营皆
可屠”。这里所说的“屠城”和“可屠”,显然不是指屠杀,而是针对“破城”和“可
以破城”而言。无独有偶,〈旧唐书五行志〉也记载了这么一套方法,通过望云气来预
言城池能否攻下,诸如“城上气如灰,城可屠”云云。
把容易攻下的城称为“可屠”的在史书中并非五行志独有,例如〈魏书邢峦传〉记载了
邢峦的奏章,称自己平蜀,前军才到梓潼,就有百姓来归附,“新化之民,翻然怀惠”,
前去涪城,信心满满,“旦夕可屠”;类似还有〈旧唐书王思政传〉,王思政守城,在
城中偃旗息鼓,攻城方“恃其众,谓一战可屠,乃四面鼓噪而上”。这里的“一战可屠”
,实际和我们常说的“一鼓可破”差不多。
“屠城”用做“破城”有其历史渊源,〈史记正义〉注刘贾“屠城父”,称“屠谓多所
诛杀也”,杀伤很大即称“屠”,这和今义常指的战后滥杀有所不同。而〈后汉书〉作
者范晔进一步在〈汉书高帝纪〉注“屠沛”一条指明“克城多所诛杀也,故称屠”。原
先是多所诛杀称"屠",后来则因...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44 马谡是诸葛亮的死党,荆州帮。马岱是西凉军,对蜀汉属于外来系统。蜀汉始终是防备
马超系统的,对马岱也有压制,不敢完全信任。魏延和丞相也不对付。 |
|
q*d 发帖数: 22178 | 45 士兵们,多年的战争使你们踏遍了整个益州。现在前面就是雍州长安,到长安,去洗
刷你们战争的躯体吧!在这场战争中总是有许多国家会灭亡的,但是灭亡的,便是灭亡
的,永远不会是我们蜀汉,蜀汉战车是永远打不垮的! |
|
k***g 发帖数: 7244 | 46 1. 邓艾攻下的江油关并非是现在的江油县,而是现在的平武县附近,仍然在
山中,没有到平原(这其实也是common sense,蜀汉不会把江油关放在平原
上,江油关本身有很多故事,没时间讲了)所以诸葛瞻不据险,没有把邓艾
挡在成都平原外确实是失误。所以古人常云:“成安君不守井陉之关,终屈
于韩信;诸葛瞻不据束马之险,卒擒于邓艾。”(这句话有好几个 version
,散见于不同的古籍,足见诸葛瞻的失误,束马这里应该是地名,指的是马
阁,详情看胡三省对《资治通鉴》的注释,《百战奇略》和《读史方舆纪要
》“马阁山”,没时间仔细写了)
2.楼上说诸葛瞻应该死守的也是看《三国志》不仔细啊,《钟会传》:
“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
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
与会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
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
钟会的部分军队在田章的带领下“从剑阁西,径出江由”,也就是说走这条
路的魏军不止邓艾,钟会的部队也在协助邓艾,所以一旦江油关一破,蜀汉
又不守险要,魏军会源源不断的进...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47 本文许多结论是定量的,但推论的办法的却是定性的,
几个具体的问题:
1."参考一下,刘备死时,蜀国兵不满五万,但七年以后,仅靠一个益州,兵力就暴长
到13
万之多。"
兵不满5万证据何在?7年之后暴涨到13万根据又何在?
蜀汉灭亡的时候"男女口94万,带甲将士10万2千"来自裴注.
你的兵不满5万和7年后13万都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数据
2."荆州有良好的基础,刘备刘琦赤壁战前就有两万兵,后有刘表的“降曹军”
在赤壁之战后溃散,有数万兵源可以利用,且荆南四郡被战争破坏极少,可大量征兵,
前后有近十年的时间,恢复到十万不成问题。"
按谭其襄三国版的地图,荆州一共7郡,荆南4郡+南阳,南郡,江夏,
赤壁之战后,曹操得到了整个南阳郡,江北的江夏郡,以及
江北大致一半包括襄阳樊城在内的南郡,曹魏拿去的是整个荆州
最精华的部分.刘备方半个南郡+小半个江夏?+荆南四郡,荆南四郡人口最多的
是长沙郡,盛时人口百万,但建安20年孙刘第一次争夺荆州以后,
双方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桂阳都归了孙权.这样在建安20年
到24年之间,关羽手里只有半个南郡+零陵武陵两郡,其中只有半个
南郡算好地方.
就建安24年...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48 大致是10:1,蜀汉100万人口10万兵,东吴230万人口20万兵。魏灭蜀前大多数时候也
就400万人口,而且没有蜀汉那么“穷兵黩武”,所以我觉得魏全国兵力最多也就40万。 |
|
z****e 发帖数: 54598 | 49 南宋怎么说也是半壁江山,主力尚存,三大据点只是丢了长城
四川山地和长江都还控制在手里,比蜀汉还强上一个档次
是蜀汉和孙吴的联合,反攻只要做得好还是有戏的
当今民国连孙吴都不如 |
|
q*d 发帖数: 22178 | 50 那你说说三国的士兵人口比例多少?
蜀汉人口94万,士兵10.3万,基本就是极限了.
其他两国差不多也就是这个1:10的比例.
蜀汉人口包含的军队是不是全部军队,说话要有根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