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l***y 发帖数: 4671 | 1 Posted on April 18, 2006
朱子把大学放在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其重要性超过论语。因为大学被认为是儒家纲领
性文件,陈述了儒家对儒学的追求目标,达到目标的基本手段,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这
里,天人合一的色彩很重。
下面主要讲得是全文的来历梗概,以及“三纲八目”。大学原是礼记的一篇,相传是曾
子及门徒所留。应当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然而,具体的作者未有定论。朱熹把大学又
细分成十一部分,即“经一章,传十章”。他认为,经是孔子所作,曾子记载;传是曾
子所作,其弟子记载。此说所本待考。我个人是很怀疑这一点的。详述见后。
“经”和“传”是不同的。
“经”是指在纺织时的纵线。在纺车上,要先把两层经线穿好,才可以开始用梭子
穿纬线,逐次织成各色花纹的布。因此,经是预设的,是骨干,是标准,是基础。所以
,在古代典籍中,一个门派最基本的,最核心的著作,被称为“经”。在此基础上阐发
演绎出纷繁浩杂的各种观点和观念,才有根本。
“传”(zhuan4)来自于“传”(chuan2)。“传”(chuan2)是指在时间上和空
间上的传递。在学术观点上,“传”(chuan2)指师门内的薪火相传和在社会层面的宣
传,推广和实际应用。那么,这个“传”(chuan2)的书面媒介就称为“传”(zhuan4
)。具体在这里,“传”(zhuan4)是指注解“经”的含义并加以阐发的辅助性文档。
“传”(zhuan4)是“经”在“传”(chuan2)的过程中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环。因
此,“经”“传”往往并存,并用,合称“经传”。
注意到原本的大学在礼记中是不分经传的。朱熹通过对章节的划分和归类,清晰地阐述
了自己的观点。这种表面上“述而不作”而实际上推陈出新的手法,是儒家的一个重要
特点。这种方法,一方面维系了文明的传承,另一方面又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推出新的
观点观念。这种传承与发展的平衡,构成了儒家文化一脉相承而又生生不息的文化景观
。所以,千万不能被类似这种削删整理的假象匆匆骗过去了。
但是,这种通过“述而不作”来阐述新的主张的方法的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发挥空间有
限。为了拓展立论空间,穿凿附会就成了一个基本的技术手段。为了突出第一部分的重
要性,朱熹将之抬到了“经”的高度,并定义其余部分是属于解释的“传”。由于“经
”“传”的作者往往是师徒,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把孔老先生作为第一部分的作者,曾子
成为后面十章传的作者。其实呢,通篇倒更像是总分结构的布局。虽然“经传”说也有
一定的道理,但毕竟查无实据。然而,如果把这个学术现象理解为故意通过表面上不合
理的穿凿附会来微言大义,就好理解多了。
比如说人家孔老夫子谈诗:郑卫之音最为情色,人家原作者本来是用一些基本的加工骨
角玉石的机械术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调情的,却被子贡用来大力吹
捧孔子教书育人的高超技巧,结果孔子大乐,美滋滋地说:子贡啊,你终于达到了咱们
可以一起讨论诗经的层次啦(赐也,始可与言诗矣)。我当年读到这里的时候差点儿晕
倒。
不揭露他们了,呵呵,先到这里。下篇笔记谈这章“经”里的“三纲八目”。
全文
大學章句【大,舊音泰,今讀如字。】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于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
,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程子曰:“親,當作新。”大學者
,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万事
者也。但為气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
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
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
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极,而無一
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學之綱領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后,与后同,
后放此。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
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詳。得,謂得其所止。】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
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后。此結上文兩節之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掌湟猓挥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治,平聲,后放此。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心者,身之所
主也。眨瑢嵰病R庹撸闹l也。實其心之所發,欲其一于善而無自欺也。致,推
极也。知,猶識也。推极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
事物之理,欲其极處無不到也。此八者,大學之條目也。】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眨庹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
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治,去聲,后放此。物格者,物理之极處無不到也。知至者
,吾心之所知無不盡也。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矣,意既實,則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
上,明明德之事也。齊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則知所止矣。意找韵拢瑒t皆
得所止之序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
齊家以下,則舉此而措之耳。】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本,謂身也。所厚,
謂家也。此兩節結上文兩節之意。】
==========================================
右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凡二百五字。】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
門人記之也。舊本頗有錯簡,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經文,別為序次如左。【凡千五百
四十六字。凡傳文,雜引經傳,若無統紀,然文理接續,血脈貫通,深準冀K,至為精
密。熟讀詳味,久當見之,今不盡釋也。】
==========================================
康誥曰:“克明德。”【康誥,周書。克,能也。】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大,讀作泰。諟,古是字。大甲,商書。顧,謂常目在之也。諟,猶此也,或曰審也
。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為德者也。常目在之,則無時不明矣。】帝
典曰:“克明峻德。”【峻,書作俊。帝典,堯典,虞書。峻,大也。】皆自明也。【
結所引書,皆言自明己德之意。】
==========================================
右傳之首章。釋明明德。【此通下三章至“止于信”,舊本誤在“沒世不忘”之下
。】
==========================================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盤,沐浴之盤也。銘,名其器以自
警之辭也。苟,找病匀酥村湫囊匀海玢逶∑渖硪匀ス浮9抒懫浔P,言漳
芤蝗沼幸詼炱渑f染之污而自新,則當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
間斷也。】康誥曰:“作新民。”【鼓之舞之之謂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詩曰:
“周雖舊邦,其命惟新。”【詩大雅文王之篇。言周國雖舊,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
于民,而始受天命也。】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极。【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
==========================================
右傳之二章。釋新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