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神通度俗人,智慧度学人
相关主题
三界六道与解脱果慧忠禅师
三界六道与解脱果一个特殊的位次: 中品上生
如何是正修神通 ZT慈诚罗珠堪布:感到一切虚幻如梦,可以穿墙破壁
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阿罗汉,杀贼,无生
佛教史---玛欣德尊者[合集] 請問WaiChi解脫者的境界
禅修要诀——慈诚罗珠堪布白云主人谈神通、阳神、阴神
我目前修行的一个障碍问题[合集] 我也说说关于神通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转]神通廣大並不代表是得道聖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神通话题: 意识话题: 境界话题: 阿罗汉话题: 智慧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25
1
众生本来就颠倒,喜欢有境界的神通法门,不喜欢本来就没有境界的智慧法门;
因此当然要将神通加以详细说明。
世俗所谓的神通,乃三界中众生意识境界分段入出之法,它在整个佛菩提道上虽然
也属于佛菩提道上的一部分,但是它占整个佛菩提道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虽然佛弟子们
在适当的时机也要修神通,譬如在戒慧直往的菩萨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但是绝大
部分菩萨不在神通用心,反而在智慧法门用心,也就是在总相智、别相智、道种智用心
;因为佛菩提道所注重的是没有境界、属于无为法的智慧法门,而不是有境界、属于有
为法的神通。基于如此,分三点来加以说明。
首先要谈的是,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而意识是被生的法,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既然意识是生灭法,依附意识而有的神通当然更是虚妄法。为什么意识是被生的法,
是生灭法,当然要加以探讨,以免被恶知识误导而多走了冤枉路。
佛在《中阿含经》卷五十四开示如下:“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
、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经文里说眼根与色尘相接触后出生了
眼识,眼识能够分别色尘之青黄赤白之显色;耳根与声尘相接触后出生了耳识,耳识能
够分别声尘;乃至意根与法尘相接触出生了意识,意识能够分别法尘,祂不仅能作前五
识的粗相分别,也能作前五识所不能作的细相分别,因而让众生了知现前境界,让众生
受用。由经文开示可知,意识乃是意根、法尘相接触后,才由真心如来藏流注意识的种
子,才有意识的出现;所以意识是所生法,是生灭法,如来藏才是能生法,才是常住法
。因为意识的出现了,才有吾人所受用的诸法境界出现,才能够与人互相沟通。由此可
知意识是被生的法,不是自己能够出生的法;既然是被生的法,当然是生灭法,不是常
住法。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你就知道他真的不懂佛法;如果出自
于出家人口里,那是误导众生的大恶业,未来要下堕三恶道受无量苦。
此外,意识不管是粗意识、细意识都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有、而出生的法。正如
经中开示:“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杂阿含经》卷九)也就是
说,小如细菌所具有极微劣的意识,或者人间具有的五俱意识、独头意识,乃至于无色
界最微细的非想非非想天的意识,仍然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有的法,是被生的法,是生
灭的法,不是常住法。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细心就是常住法”,或者有人主张“
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就是真心”,乃至有人主张“第七意识、第八意识就是佛所说的
真心”,你就知道那是不如法的,不是正确的说法。又譬如有人主张“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就是真心”,或者有人主张“对境不分别但了了常知就是真心”,仍然是意识心所
摄,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第二、神通是境界法。为何神通是境界法?如经中的开示:“意识者,境界分段计
著生。”(《楞伽阿跋多罗寳经》卷二)佛开示,意识乃境界法,因此依附意识而有的
神通,当然更是境界法;如果没有意识存在,神通根本发不起来。譬如三明六通的阿罗
汉,为了摄受或降伏有缘的众生等等,示现神通,上升天上,上身出火,下身出水,或
者有时变化成上身出水,下身出火;然而要示现神通都要透过意识的作意及加行配合,
才能从如来藏流注意识种子,才能使神通出现,如果没有意识的配合,它是无法出现的
。因此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的,本身是境界法不是常住法。虽然神通可以做种种神变,
让人羡慕不已,可是仍然敌不过菩萨没有境界的智慧法门。所以,神通不是菩萨主要修
行的项目而是选修,菩萨主修的项目是智慧法门,神通乃是菩萨修学佛菩提道的副产品
。所以在《景德传灯录》有一则公案如是记载著:
【时有西天大耳三藏(法师),到京云:“得他心慧眼!”帝敕令与国师试验。三
藏才见师,便礼拜,立于右边,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
“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
:“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
”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遮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
?”三藏无对。】(《景德传灯录》卷五)
说明如下:【有从西边来的大耳三藏法师,来到唐朝的京城长安,自称有他心通,
唐肃宗令慧忠国师对大耳三藏法师勘验,勘验他是否有他心通。大耳三藏法师看见慧忠
国师后便礼拜,礼拜后就在慧忠国师右边站著,慧忠国师便问大耳三藏法师:“你有他
心通吗?”大耳三藏法师谦虚地说:“不敢!”慧忠国师问:“你说说看,老僧现在在
什么处所?”大耳三藏法师曰:“和尚您是一国之师,为什么现在在西川去看划龙船比
赛?”慧忠国师再问:“你说说看,老僧现在在什么处所?”大耳三藏法师曰:“和尚
您是一国之师,为什么现在到天津桥上观看及逗弄猢狲?”慧忠国师三问:“你说说看
,老僧现在在什么处所?”大耳三藏法师再次发起他心通,观察慧忠国师良久,久久无
法回答。慧忠国师早知道大耳三藏法师无法回答,便骂:“你这个野狐精!他心通究竟
到哪里去了?”】
从内文可知,慧忠国师刚开始为了让大耳三藏法师自己承认有他心通,以及避免大
耳三藏法师被问了以后,因为无法回避、无法回答而用种种理由来规避,因此先发问让
对方建立自己的宗旨而无法回避,便问:“你有他心通吗?”这时大耳三藏法师不知慧
忠国师的用意,便傻傻的回答“不敢”。接著慧忠国师故意起意识心行到西川去看划龙
船比赛,便问大耳三藏法师。大耳三藏法师回答正确无误。这时慧忠国师知道大耳三藏
法师有他心通,由于小心谨慎的缘故,再一次确认大耳三藏法师是不是真的有他心通,
再一次起意识心行到天津桥上逗弄猢狲,再问大耳三藏法师。大耳三藏法师再次回答正
确无误。这时候慧忠国师确定大耳三藏法师的确有他心通,因此将心安住在没有境界的
真心中,不起任何心行,反问大耳三藏法师:“现在老僧究竟在哪里呢?”这时大耳三
藏法师再次运用他的他心通,却久久无法了知慧忠国师现在的心行,最后挨了慧忠国师
的骂:“你这野狐精!他心通究竟到哪里去了?”
从上面可知,意识心有种种心行,祂的出现就会有种种境界出现;如果有他心通的
人,便可以观照他人心行,说出他人现前境界,就会让人崇拜不已;如果广作宣传,便
会门庭络绎不绝,名闻利养也就跟著来了。可是有他心通的人遇到明心的菩萨,便在菩
萨的面前做不了手脚,而被菩萨拈得一无是处。同样的道理,大耳三藏法师虽然有他心
通,可是却无法了知慧忠国师安住在真心境界里,安住在没有境界的境界中,使得大耳
三藏法师无法了知慧忠国师的心行,而挨了慧忠国师的骂。由此可知,神通是有境界,
是有境界法,虽然可以作种种神变,让众生崇拜不已,可是仍然敌不过菩萨没有境界的
智慧法门。因此有智慧的学人,不应该以神通自居、以神通为荣,应该以没有境界的智
慧法门为依归,以免障碍自己的佛菩提道修学。
第三、神通是有出有入之法。既然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当然是有出有入之法,譬
如在五位必断,也就是在睡著无梦、昏过去了、正死位、无想定及灭尽定,意识一定断
。当你入睡了,处于睡著无梦的状态意识就断了,意识断了神通也就不见了,须待隔天
天亮了意识才会醒来,才有办法示现神通,所以在入睡时意识以及神通是有出有入的法
:出就是睡著了,意识断了,神通不见了;入就是醒了,意识出现了,神通也就跟著出
现了。同样的道理,当你中暑而昏过去了,意识也断了,神通也就不见了,唯待色身稍
微康复了,意识才会醒来,神通才有可能出现。所以神通是有出有入的法,不是究竟法
。又譬如在正死位,正在死亡的阶位意识一定断了,正如佛在经中开示:“是命终时意
识将灭。”意识灭了,神通就无法出现,于中阴身成就后意识才会再度出现,才有中阴
身的小五通出现,可以看见有缘的父母;然而中阴身七七四十九天内,一定会去投胎,
投胎后意识也就断了,中阴身的小五通也就不见了。所以神通在正死位还是会灭的,在
投胎后也就不见了,所以它是有出有入之法。
此外,就算你有神通还是敌不过业力。在经中曾记载,有四个外道都有神通,当他
们知道自己的寿命仅剩下七天的时候,想逃避业力的果报,所以都示现神通躲起来,分
别躲入海中、须弥山中、虚空中及城市中;但是业报来了,这四个外道还是躲不掉,死
了。由此可以告诉我们,神通是敌不过业力的,该受报的时候,任你有广大的神通,任
你有种种神变,还是逃不过,仍然要受报。
此外,在无想定、灭尽定亦复如此,意识还是会灭的。也就是说,意识进入无想定
、灭尽定会灭的,意识断了神通也就不见了,唯待出了无想定或者灭尽定,意识才会出
现,神通才有可能出现,所以神通是有出有入之法。此外,无论你神通多大,还是敌不
过现代的麻醉剂。所以在重度麻醉下,意识断了神通还是会灭的,唯待麻醉剂消退了,
意识才会渐渐出现,神通才有可能出现。
由此可知,神通是有出有入之法,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既然神通是世间有为法
,有智慧的佛弟子们,不应该以修学神通为标的,应该以修学智慧法门为主。在经中有
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为大家说明。有一天维摩诘居士生病了,世尊遣十大弟子去探病
。可是十大弟子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探病,虽然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而且贵为神通第一的
目犍连尊者也不敢去探病,反而是由文殊菩萨去探病。由此可知,佛法应该在智慧法门
用心,而不是在神通用心。
虽然菩萨也要修学神通,但不是这时候修学,如果属于戒慧直往的菩萨,就在三地
快满心的时候才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这有经典为证。《大方广佛华严经》
开示如下:“菩萨行大海,难动不可尽,发心出世间,得入于初地,二地净持戒,三地
修诸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七)
经中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菩萨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
五神通;因为三地快满心的菩萨有大福德,有大智慧,所以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
神通时,鬼神或天人无法干扰你。为什么?一者、未到三地快满心的时候,因为你有神
通,鬼神知道了会要求你替他办事,如不办事,他就会一直干扰你,直到你替他办事为
止;然而一旦替鬼神办事,鬼神就会一传十、十传百,都会要求你替他办事,到那时候
你只有替鬼神办事,根本没有时间修行了。二者、当你修“慈无量心”的时候,初禅天
主的宝座会震动,表示有人将取代他成为新的初禅天主;这时初禅天主会担心他的宝座
不保,就会观察到底是谁在修慈无量心,知道了以后就会干扰你的修行,让你无法修慈
无量心。因此,菩萨修慈无量心时,心中要起想及告知初禅天主,自己修慈无量心的目
的并不是为了初禅天主宝座,并不是要取代他,而是为了度广大的众生而修慈无量心,
请他放心。能够这样,初禅天主就不会担心他的宝座被人抢走,也就不会干扰你的修行
。同样的道理,修“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时,菩萨心中也如是起
想及告知诸禅天主,并不是要取代他的宝座,这样诸禅天主就不会干扰你,也就不会有
修行的障碍出现了。
综合上面分析可知,神通乃三界中众生意识境界分段入出之法,它是依附意识而有
的法,本身是境界法,在五位——睡著无梦、昏过去了、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以及
重度麻醉下,意识是会灭的,意识灭了神通也就无法现起;所以神通是境界法,是生灭
法,不是常住法。因此,菩萨在修学佛菩提道上,是以修学智慧法门为标的,而不是以
修学神通为标的。能够这样观察才是有智慧的人,能够这样修学才不会障碍自己的佛菩
提道修学.

继续谈的是“神通无关证悟”,为什么神通无关般若,有必要加以说明。
在二乘的解脱道上,不论是声闻或缘觉,都是观察蕴处界虚妄以后,断了我见、我
执、我所执而成为四果人;又声闻四果人分为三种阿罗汉,也就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
俱解脱的阿罗汉、慧解脱的阿罗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不仅有四禅八定,而且还有三明
六通,譬如目犍连尊者;俱解脱的阿罗汉他有四禅八定,但是没有三明六通,譬如莲华
色比丘尼;慧解脱的阿罗汉,既没有三明六通,也没有四禅八定。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
到?这三种不回心的阿罗汉舍寿后,都可以入无余涅槃而不在三界现身意,他们究竟是
用什么入涅槃?是用禅定入涅槃呢,或者用神通入涅槃,还是用智慧入涅槃?单单这一
点很值得大家探讨。以下分为两点来加以说明。
第一,如果是用禅定或者用神通入涅槃,那么慧解脱的阿罗汉根本无法入涅槃,因
为慧解脱阿罗汉既没有禅定也没有神通,根本无法入涅槃;可是佛明明说慧解脱阿罗汉
可以入无余涅槃,由此可知:这三种阿罗汉都是用智慧入涅槃,而不是用禅定或者用神
通入涅槃。而且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不管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俱解脱的阿罗汉或者慧
解脱的阿罗汉,他们的解脱境界都是一样没有差别——只剩下无余涅槃本际存在,处于
没有见闻觉知、极寂静的境界中。
第二,如果阿罗汉是用禅定或神通入无余涅槃,分明违背《心经》的开示。为什么
?因为经中开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一
)经中已经很清楚地、明白地告诉我们,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是没有五阴、六入、十二处
、十八界的;如果阿罗汉是用禅定或者用神通入涅槃,显然无余涅槃还有五阴、六入、
十二处、十八界存在,分明与《心经》所说的完全颠倒;因为《心经》所说的无余涅槃
是没有蕴处界的,是没有见闻觉知的境界,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如果无余涅槃还有
任何一法存在,那表示无余涅槃不是处于极寂静的境界。由此可以证明:三种不回心的
阿罗汉都是用智慧入涅槃,而不是用禅定或者用神通入涅槃。
综合上面可知,不管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俱解脱的阿罗汉、慧解脱的阿罗汉,都
是用智慧入涅槃,而不是用禅定或者用神通入涅槃。声闻既如是,缘觉亦复如是,也是
用智慧入涅槃,不是用禅定或者神通入涅槃。
在大乘佛菩提道上,尤其是戒慧直往的菩萨,特别注重般若智慧法门,而不注重禅
定或者神通法门;因为菩萨都是在般若智慧上用心,也就是在总相智、别相智、道种智
用心,唯有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禅定与神通。这里有两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佛菩
提道上特别注重般若智慧法门,而不是禅定或者神通法门。
第一个例子是古时候的黄蘖禅师,他是禅宗公认的证悟者,内容如下:【昔日黄蘖
和尚路逢异僧同行,乃一罗汉。至天台,值江涨,不能济,植杖久之。异僧以笠当舟,
登之浮去。黄蘖指而骂曰:“这自了汉,我早知汝,定捶折其胫。”异僧乃叹曰:“道
人猛利,非我所及!”】(《古尊宿语录》卷四十八)
解释如下:有一天,黄蘖禅师在路上遇见一位奇特的僧人,这个僧人是个阿罗汉,
而且是有神通的阿罗汉,黄蘖禅师与这位阿罗汉一同前往天台。到了天台刚好碰上江水
上涨,无法渡过,由于没有船可以渡江,黄蘖禅师就倚著拄杖站立良久。这时这位阿罗
汉,将自己戴的斗笠丢在江边,踏在斗笠上,把它当作船浮江而过;到了半路,就向黄
蘖禅师招手过江。黄蘖禅师看了,指著他骂:“你这自了汉,如果我早知道你是个自了
汉,我一定用拄杖打你,并扭断你的小腿。”这位阿罗汉听了以后,乃赞叹说:“这位
菩萨根性猛利,不是我所能到达的境界啊!”
从上面可知,这位具有神通的阿罗汉,遇到江水大涨,只顾得自己得渡,所以将斗
笠当船而过江,却免不了挨黄蘖禅师的骂;而且这位阿罗汉被骂了也没有生气,反而赞
叹黄蘖禅师。为什么?因为这位阿罗汉知道,黄蘖禅师是位证悟般若的菩萨,也是一位
弘法利生、自利利他的菩萨,与他只求自度完全不一样,被骂后非但不生气,反而发出
赞叹声,赞叹黄蘖禅师说:“道人根性猛利,不是我所能到达的境界啊!”所以说,佛
菩提道所重的是般若智慧,不是禅定,更不是神通。神通与般若智慧无关。
又譬如有一位坦特罗佛教大法王,被人通缉后现在化身为某某佛第三世,自称是历
史上第一个获得最多顶尖大法王、仁波切们认证及祝贺的佛陀,自称是历史上第一个获
得认证地位最高的古佛;他曾主张以神通境界为禅门三关的修证,以神足通之穿墙入壁
为过重关。这样的说法,如果你是在吃饭的时候听了,后学保证你一定喷饭。试问:你
会相信这样的佛陀吗?佛陀还需要人们认证吗?想必菩萨们一定不会相信,因为你们都
是有智慧的人,有能力也有智慧去判断这样的说法,真的不如法。
第二个例子是九峰道虔禅师,曾为石霜庆诸禅师的侍者,于石霜庆诸禅师迁化后,
大众推举首座担任住持,九峰道虔禅师对大众说:“要先明得先师石霜庆诸宗门意旨,
我才同意他担任住持。”首座问:“先师有什么宗门意旨?”九峰道虔禅师说:“其他
种种我就不问了,只问一件事,如何是‘一条白练去’?”首座说:“这只是明一色边
事,也就是要有禅定的功夫。”九峰道虔禅师说:“原来首座只懂得禅定的功夫,不懂
得先师的宗门意旨是什么。”首座说:“你不肯我。这样好了,我点香,烟起来尚未断
时,我若无法坐脱立亡,我就是不懂得先师的宗门意旨。”首座遂焚香,烟起来尚未断
时,就已经坐脱立亡了。九峰道虔禅师说:“坐脱立亡的功夫你是有,可惜的是你还是
不懂得先师的宗门意旨是什么。”
从上面例子可知,首座虽有禅定的功夫,已于短暂的时间可以坐脱立亡,可是他却
将禅定的功夫当作是禅宗证悟祖师所证悟的般若,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所
以被九峰道虔禅师责备:“坐脱立亡的禅定功夫你是有的,可是先师的般若智慧你还是
不知道啦!”从上面例子可以证明:禅定与般若智慧无关。既然禅定与般若无关,更不
要说神通与般若有关了,如果有人主张“禅定就是般若”,或者有人主张“证得神通就
是证悟”,你就知道他说错了,而且错得离谱。或者有人主张“要打坐到一念不生就是
开悟”,或者有人主张“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或者有人主张“一念不生就是开悟”
,你就知道他根本不懂佛法,而且误导众生非常严重。
从上面两个例子都告诉我们,禅定、神通都与般若智慧无关,而且佛门中也不是以
神通或禅定当作证悟判定的标准,这也是佛门中的一切善知识之所共识。然而见道的人
,不论是二乘见道或者大乘见道,没有神通比比皆是。譬如二乘俱解脱的阿罗汉莲华色
比丘尼,有四禅八定、灭尽定的禅定功夫,没有神通,后来被强盗垂涎她的美色,将她
掳走欲加以性侵害;后来目犍连尊者知道了,用神足通到莲华色比丘尼被囚禁的地方,
当场传授莲华色比丘尼神足通;由于莲华色比丘尼有禅定的功夫,当目犍连尊者传授她
神足通时很快就学会了,也运起神足通,与目犍连尊者一起离开囚禁的地方。所以说禅
定与证悟无关,神通与证悟无关。大乘见道的禅宗祖师们,例如药山惟俨、马祖道一、
南泉普愿、黄蘖希运、赵州从谂、石头希迁、德山宣鉴、临济义玄、大慧宗杲等等,都
没有神通;是因为修学神通的机会还没到,他们是依照佛的施设,到三地快满心的时候
才修禅定与神通,如果之前修神通,将会障碍自己的佛菩提道修行。所以,有智慧的佛
弟子们,不应该因为证悟的祖师没有神通,而说他不是证悟的人,也不应该因为证悟祖
师没有神通而轻视他。
又譬如有一位坦特罗佛教(又名谭崔)之祖师,生前既没有禅定也没有神通,死后
却被人渲染成有禅定、有广大神通,而且变得很伟大,有“第二佛陀”之称,那是不诚
实语,是误导众生的大妄语业。因此有一位意大利学者图奇对这样的说法产生质疑,在
他的书本上这样写著:“简单地说,所有关于这个人的记载,看起来都是模糊不清,甚
至是相互矛盾的。关于这个人德行的记载,关于赤松德赞以及佛教前弘期在西藏发生的
故事,都披上了一层传奇色彩,其中某些细节,是在大约十四世纪时,由后人补充进去
的,行文中运用了许多褒奖、歌诵性质的词语,带有很重的粉饰的痕迹……只有在佛教
再次兴起之后,在人们的过分宣扬下,这位法师的形象才变得异常高大,几乎成了第二
个佛陀……”这也告诉我们,这位坦特罗佛教祖师生前既无禅定也无神通,更无智慧,
死后被夸大有禅定、有神通,而且被渲染成“第二佛陀”,也难怪连意大利学者都看不
下去,在书上这样提出的质疑。
又譬如有坦特罗佛教行者,自称修练拙火可以获得五神通,这也是不诚实言;因为
他们所说的内涵,与释迦世尊所说的完全颠倒。所谓的拙火,是在行者脐下约四指的地
方,也就是在脐下二寸有与生俱来的血脉暖气,行者藉著宝瓶气控制呼吸出入,以及控
制呼吸长短,以及用观想引气从左脉、右脉入中脉的生法宫,来唤醒拙火的出现;当拙
火出现时伴有燃烧的火焰生起,会使身体暖和,称为灵热,这个火焰就是拙火;它由红
菩提明点所生,沿著中脉渐渐上升,经过脐轮、心轮、喉轮、眉尖轮,洗净全身脉、气
、明点的不净,而到达头顶的顶轮;再将顶轮的白菩提溶化,沿著中脉向下流动到达密
轮,也就是男女性器官的地方,产生四种喜乐——喜、胜喜、极喜、俱生喜,当拙火练
成而烧尽无明,就获得五神通。然而这位坦特罗佛教行者所用的种种方法,都是为未来
“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作准备,也就是透过上面的方式,再加上上半身肌肉、下半身
肌肉、腰部肌肉以及提肛时不断地提与放,就在男女性高潮当中,可以让佛父的金刚杵
,也就是男性上师的生殖器官持久不泄精。就在性高潮当中淫乐遍全身说之为“乐”,
然后观此乐无形无相说之为“空”,这就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乐空双运、乐空不二”的
即身成佛。
可是这样的说法,完全与释迦世尊颠倒。一者,无明的消除是透过明心见性后,于
历缘对境中将自己的烦恼现行、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无始无明随眠消除,不是透过脉、气
、明点来消除。二者,神通的获得是要靠性障的消除而发起禅定,然后加修神通才能获
得,不是靠练拙火才能获得。三者,这些坦特罗佛教所有的法义都离不开男女双身邪淫
法,离不开两性交合的观念,因此坦特罗佛教的无上瑜伽就是不断与女信徒性交;也难
怪坦特罗佛教主张在性高潮中淫乐遍全身当作“正遍知”,视为报身佛的境界,再将此
淫乐观之无形无相说之为空,说之已证得空性成为究竟佛。然而有淫乐不离受阴,有分
别不离识阴、想阴;既然有受阴、识阴、想阴,当然五阴具足;既然具足五阴,连初果
都没有,还有可能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吗?当然不可能!
由此可知,坦特罗佛教说法非常荒唐,乃是将外道男女邪淫法包装成佛法混入佛门
中,本质根本不是佛法。由于坦特罗佛教(又名谭崔)之行者过度地渲染,以及将印度
的性力派的教义引入佛门;不仅误导众生,而且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佛记是人为断一
切善根的一阐提人:“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
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楞严经》卷六)所以,他的果报非常严重,学
佛人不得不慎。如果学佛人修学佛法以及修集福德为先,以后成就大妄语而下堕三恶道
,岂不是很冤枉吗?
然而,神通境界之高下,不仅与行者定境有关,所证的智慧有关,而且与所证的三
乘无漏智之差别而有种种不同。
譬如有初禅功夫的人,乃是将欲界最粗重的男女贪断除,因而发起色界的初禅,当
然会知道下地欲界里面的种种差别;所以证得上地初禅境界的人,当然知道下地境界种
种境界,他可以为人解说上地及下地境界;但是有下地境界的人是无法了知上地境界,
唯有透过证得上地境界的人为其解说以及自己亲证,才能真正了知上地的境界。这也是
上地能知下地境、下地不能知上地境的道理。
又譬如有二人,一为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一为没有禅定但已明心见性的菩萨,虽
然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以及证悟的菩萨都有解脱德,可以为人解说蕴处界虚妄的道理;
可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没有证得菩萨其他二德,也就是没有证得法身的功德,以及证
得法身所发起智慧的功德;因此证悟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身以及般若智慧的种种功德
,而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仅能听菩萨为他解说,根本没有插嘴的余地,因此,三明六通
的大阿罗汉在证悟菩萨面前没有说话的余地。如果这位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后来也跟
著证悟菩萨一样明心见性了,也有了法身德与般若德,可是他所发起的禅定与神通功德
却不是证悟菩萨所能了知,因为菩萨没有禅定与神通功德。
由此可知,法无定法,都是因为众生的根器、定力、福德与智慧有种种差别,导致
在修行上有种种差别,所以有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之分
。由此可以证明,神通境界之高下,不仅与行者定境高低、所证的智慧有关,而且与所
证的三乘无漏智之差别而有所不同,故有八万四千法门之称。由于众生没有正知见,不
了知神通与智慧无关,常为神通所迷惑,轻视没有神通但已明心而发起般若智慧的菩萨
,不知道菩萨是以般若智慧广度学人,与真善知识擦肩而过。因此智者大师说的好:“
神通度俗人,智慧度学人。”
正光 总释宗通与说通——证第一义谛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转]神通廣大並不代表是得道聖人佛教史---玛欣德尊者
谁能解释一下神通存在的原理?禅修要诀——慈诚罗珠堪布
请教一下。善于呼悠的不必进来了。我目前修行的一个障碍问题
上座部佛教只倾向于阿罗汉果吗?喜戒尊者 著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三界六道与解脱果慧忠禅师
三界六道与解脱果一个特殊的位次: 中品上生
如何是正修神通 ZT慈诚罗珠堪布:感到一切虚幻如梦,可以穿墙破壁
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阿罗汉,杀贼,无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神通话题: 意识话题: 境界话题: 阿罗汉话题: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