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发帖数: 5466 | 1 学世间法,全仗口议心思;学出世间法,用口议心思则远矣. 佛不云乎,“是法非思量
分别之所能解. 永嘉云:“损法财, 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 盖心意识乃思量
分别窟宅也. |
f*******e 发帖数: 5594 | 2 不错,世间法靠得是学,出世间法靠的是行。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学世间法,全仗口议心思;学出世间法,用口议心思则远矣. 佛不云乎,“是法非思量 : 分别之所能解. 永嘉云:“损法财, 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 盖心意识乃思量 : 分别窟宅也.
|
n********n 发帖数: 8336 | 3 在于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分别之所能解【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W*********E 发帖数: 197 | 4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大德有沒有想過,如果"是法" 真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証解,
那麼又怎麼能証悟 ? 又以什麼來証悟 ? |
b*****l 发帖数: 3821 | 5 响鼓不用重锤擂。你这个大概不会有啥效果。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学世间法,全仗口议心思;学出世间法,用口议心思则远矣. 佛不云乎,“是法非思量 : 分别之所能解. 永嘉云:“损法财, 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 盖心意识乃思量 : 分别窟宅也.
|
S***n 发帖数: 1281 | 6 禅宗的思想,是反证法,专门针对思辨敏捷的人的。也就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以达到
卡壳以后矛和盾一锅端的效果。
国人善于思辨,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与中国现实结合,禅宗就发展出来了的缘由。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学世间法,全仗口议心思;学出世间法,用口议心思则远矣. 佛不云乎,“是法非思量 : 分别之所能解. 永嘉云:“损法财, 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 盖心意识乃思量 : 分别窟宅也.
|
Y**u 发帖数: 5466 | 7 您觉的大德回头所这话的时候是没有想过还是没有做过? :)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
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在 W*********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 大德有沒有想過,如果"是法" 真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証解, : 那麼又怎麼能証悟 ? 又以什麼來証悟 ?
|
Y**u 发帖数: 5466 | 8 人就是这样的,永远都是矛盾。 要不就是什么都不看,什么也不想, 所唯佛法不在语
言文字中。 要不就是天天讨论来讨论去, 非要在文字中找点慰籍和解脱。 或者说如
果不读书, 则不能了解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道理, 可是如果真的自净其意, 又哪里
需要那么多的纠葛。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禅宗的思想,是反证法,专门针对思辨敏捷的人的。也就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以达到 : 卡壳以后矛和盾一锅端的效果。 : 国人善于思辨,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与中国现实结合,禅宗就发展出来了的缘由。
|
n********n 发帖数: 8336 | 9 大德说法是涅槃也。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在于 :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 分别之所能解【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S***n 发帖数: 1281 | 10 自净其意,如果说那意味着不去触碰,感觉上倒是干净的,但是有没有出污泥而不染之
能,就难说了。我会认为那是画地为牢,自得其乐,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在自由,道没
有实现对现实的贯穿与通透。
大道至简,一定能解释出繁复的到底是如何简单的。那样就能获得在繁复中的自在了。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就是这样的,永远都是矛盾。 要不就是什么都不看,什么也不想, 所唯佛法不在语 : 言文字中。 要不就是天天讨论来讨论去, 非要在文字中找点慰籍和解脱。 或者说如 : 果不读书, 则不能了解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道理, 可是如果真的自净其意, 又哪里 : 需要那么多的纠葛。
|
f*******e 发帖数: 5594 | 11 说的好,历缘对境是重要的修行方法,禅定再好,一回到日常境界当中,又回复了原来
的本性,那样的修行是没有用的。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自净其意,如果说那意味着不去触碰,感觉上倒是干净的,但是有没有出污泥而不染之 : 能,就难说了。我会认为那是画地为牢,自得其乐,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在自由,道没 : 有实现对现实的贯穿与通透。 : 大道至简,一定能解释出繁复的到底是如何简单的。那样就能获得在繁复中的自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