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未完成的小愿 (转载)
相关主题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3)慈心念分享我自己摸索出的四念处纯观禅法
主流科学杂志发表的 禅修 科研文章果然不愧是魔头转世
日常生活的念住修行-我的求道之路(1)行禅[合集] 心到底是转向还是生灭
zz让我们的心跟着慈爱心跳动-应作慈爱经[合集] 马哈西尊者关于刹那定的相关解释
修习四无量心( BY性空法师)[合集] 眼睛看到红色刹那过程的详细分析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4)识缘名色功德
请问前世作了什么蘖,今世孤独佛教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说说今天的打坐,以鞭炮声为所缘哪位大侠进来看一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慈心话题: 安般话题: 息念话题: 行禅话题: 神经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u
发帖数: 311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iya_sacca 俱乐部 】
发信人: wuyu (wuyu), 信区: ariya_sacca
标 题: 未完成的小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2 16:09:28 2012, 美东)
呈经雄心勃勃跟SeeU说要写一篇关与现代神经神经生物学对禅修机制研究的综述。但发
现现代的科学研究总体还是在验证阶段,再加上自己也没时间完备的学好佛法,就觉得
写机制综述还是太早了。特向SeeU道个歉。
我把绌文的全稿贴在这儿了。也不想去投稿了。等到自己有新体会,再修改。
其中有很多部分是来自于SeeU,JeanIris,和 CPath 法友的意见。在此谢过。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一个神经生物学者的叩道之路
关键词:行禅,安般息念,慈心禅,神经生物学.
文摘:两千五百年以前,佛陀的证悟为人类身心的完全自由指明了一条实修实证的道路
。其内容主要包括在“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的”的教诲中。佛法修行方法以戒清
静为基础,通过止观修行以增强“心”的定力和念力,最终培养其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洞
察力,即“慧”力。时迁世移,如何在现代社会的世俗生活中实践“止观”修行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的初步实践对“行禅”“安般息念”“
慈心禅”的方法和法理进行探讨。作者并进一步综述神经生物学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禅修的生理机制进行推论,以期对禅修的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正文
我比较认真学习佛法只有一年多时间。我的修行包括尽量坚持每天一个小时以上安般息
念;上班路上一个小时的行禅;慈心禅;再加上以身心受念住保持正念。所以,大家可
以知道我是一个百份百的新手。所以我写此文的目的:总结自己,抛砖引玉,并希望能
利用自己的专业专长提供一些现代神经生物学的观点。
第一篇:行禅
行禅在念住修行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跟大多数忙碌的世间众生一样,我没有福气有专门
时间在一个清静的地方做行禅。只能在上班路上做行禅,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千里之
行,始于脚下,希望为将来有机会密集禅修打下基础。
我曾经试着给每一步脚掌的移动分解标识“按,移,推,提”。开始感觉效果不错,但
缺点是标识经常跟不上所缘变化,导致标识变成了念口诀。后来请教一位南传的知名禅
师,她建议我只用察觉“左脚,右脚”。用这个方法我基本上能跟上所缘变化。但是很
容易走神被杂念打乱。到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跟我练习安般息念的经验有
关,我一般用数息(吸呼1-10)来使自己沉淀杂念。在行禅中,我也试着以“数步”让
自己能持续专注。我发现数七步是最好的:(一)容易持续专注;跟数息的道理一样。
(二)可进可退;如果环境嘈杂,或专注力弱,可只觉知“一三五七”步。如果专注力
强,可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左右脚全部觉知(三)易于平衡;因为是奇数,如果先标
左脚为一,那么下一循环右脚就标为一,就不会让觉知只偏向一侧。(四)从“七”到
“一”的变化点是打断妄念,觉知心念变化的最佳契点。
我在上班常速走路练行禅时用这种7步法,每一步仅感觉最明显的体位觉或张力觉,不
做分解标记。我个人认为这是有神经解剖组织形态学基础的。行禅是身念住的一种。身
念住用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对自己身体外周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变化进行持
续觉知。现代神经生物学已揭示类似于身念住练习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实验表明
选择性专注体感系统变化的可以强化与刺激同相的脑皮层第一体感区的γ波和第二体感
区的α波 (Dockstader et al., 2010)。
人体的感觉系统包括特殊分化的独立器官: (1) 耳:听觉和前庭平衡觉 (机械能感
受器);(2)鼻:嗅觉(化学感受器);(3)舌:味觉 (化学感受器);(4)眼:
视觉 (光能感受器)。此外,皮肤和其他体内上皮组织的感觉就比较复杂,包括触觉
(机械能感受器),冷热觉(热能感受器),压力张力觉 (机械能感受器),以及和
情绪相关的复合感觉如痒觉,刺痛觉,慢痛觉。全身分布的还有一个感觉叫体位觉(机
械能感受器),其感受器存在于肌腱和关节附近。上述的每种感觉大多数都有特殊分化
的组织学终末结构与传入性神经末梢相联。在组织学终末结构中,不同离子通道将不同
的能量转化成细胞的电位变化,激发突触释放神经递质,解码成传入神经的电信号。这
种离子通道被称为“转换器(transducer)”。离子通道就是表达在细胞膜上的蛋白分
子。有学者认为,神经元活动中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时遵循量子化特性 (Persinger and
Koren, 2007)。禅修的定力念力强到一定程度,若能直接体觉到所缘的原子水平的量子
特性,是否可称为体见究竟色法的“无常(quantum uncertainty principle),无我,
苦 (quantum decoherence effects)”?
据以上理论,我在行禅时只取一种感受器进行持续觉知。行禅时,风大最明显,相应的
可以单取感觉系统的体位感受器的变化进行觉知。此外,行禅中的风大也可通过只单单
观察运动中枢如何起念驱动足部移动来觉知。行禅中的地大也很明显,可以单取感觉系
统足底的张力感,或触觉为所缘。行禅的火大比较弱,可仍可以取感觉系统足底的温度
为所缘,我没有试过。总之,个人意见,取细分的所缘(即选一种有组织形态学基础的
感觉)对培养定力,念力,会更有效。
第二篇:安般息念
安般息念以呼吸为所缘,可取其中的“概念法“成分作持续专著觉知,是三摩地修行的
重要
业处之一。对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止禅的第一座高峰就是色界初禅。色界初禅
的五个特点:寻,饲,喜,乐,持续专注(一境性)是通过对治五盖而达到的。五盖是
指“贪,嗔,疑,昏沉,掉举”。我每天一个半小时的练习中,大约有半小时用于安般
息念的前方便,一小时用在入出息上。下面我对自己练习的每一步骤进行描述,并对个
人理解的法理进行讨论。
1:前方便
我的前方便包括:1)调整身姿;2)礼敬佛陀,阿拉汉,正等正觉者;3)佛随念;4)
慈心禅;5)身随念;6)死随念;7)正忆念 。
1)调整身姿。
我一般以右在左上单盘的姿势打座。穿上宽松透气的衣服,屁股垫在一枕头上,双腿盘
在薄毯上,左右手半握拳相叠置于腹前,大拇指尖相顶。从上到下觉察,左右对称于正
中轴面上,并逐步放松全身。提会阴一次以觉察是否与百会(两耳尖直上)垂直,特别
觉察是否背部脊柱往前倾和腰部脊柱往后坐。舌尖抵人中正下的上颚。这些准备可能对
加强坐姿持久是有意义的。
2)礼敬彼佛陀,阿拉汉,正等正觉者。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重复三次。大家可能知
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正觉者”。这一步可能有我们不能理
解的宗教意义,但对禅修来说,则在于培养对佛法修行的诚心和信心以对治“疑盖”。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作到最大的诚心正意了,就可以继续到下一步了。
3)佛随念
“礼敬那,烦恼断尽无漏,心灵完全调驭,体证涅磐的世尊,阿拉汉,正等正觉者”,
重复三次。这好像是重复步骤2,其实是体会佛陀的两项功德“阿拉汉,调驭大丈夫”
,属于佛随念。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我修行的最直接目的和动力。在于培养对佛法修行
的精进心以对制“疑盖”。
4)慈心禅
顺序是先祝福自己,然后到至亲, 恩师益友,到亲戚朋友,到有缘六界有情, 再到跟你
作对的人。
内容是:
祝 XX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出入平安;远离天灾,意外,祸害。
心里 清静,没有烦恼:没有悲伤 (肺主),焦虑(脾主),后悔憎恨愤怒(肝主),担
忧害怕惊恐(肾主)
从而安定,快乐,柔适,清明
祝常驻正念,长养智慧
在逆境中, 了知苦受;知患知离;
安忍宽容,不焦虑,后悔,怨恨。
精进乐观,不悲伤,放逸。
超然中舍,不短视,担忧。
在顺利时, 了知乐受;知患知离.
从容谦谨,不轻浮自大.
尊重利济, 不轻慢吝啬.
如实无我.
祝 XX 福圆慧满,吉祥安康,和谐幸福,快乐如意.
慈心禅在修行中非常重要,我在前方便中也花最长的时间。在安般息修行中目的是为了
培养柔软的心性,以对制“嗔”盖。如果你觉得,心中充满慈爱,心识已经很柔软,就
可以到下一步了。
5)身随念
“没有文明社会的沐浴液牙膏,我们身体本来状态是持续制造和存积代谢产物的机器。
”想象并觉察一下几天不洗澡状态的:油唧唧臭烘烘的头发,鼻毛,腋毛,体毛;积满
油灰的皮肤;脏兮兮的指甲;和牙屎密布的牙齿;也是三次。如果你觉得,身体就是一
堆凑合在一起的组织,跟执行“觉察”那个能缘分开的。就可以到下一步了。这步的目
的是培养“出离心”对制“贪盖”。
6)死随念。
“我的身体脆弱且不干净,每天还在老化,退化,死亡不可避免,而且一定会来,我的
肉体会变成灰泥,然后消失,
认真珍惜每一次呼吸的体验吧”。这步培养“出离心”对制“贪盖”,和朝向解脱
的“精进心”.
以上的3)佛随念;4)慈心禅;5)身随念;6)死随念 又称“四大护卫禅”,安般息
念前练习能去贪嗔疑盖,据说还可以保护修止禅的行者不出偏。各位可根据自己最近几
天心中因缘变化而起贪嗔慢的情况再强化一项。因为心中潜在的“盖”都会影响“止”
禅修行的效果。以上步骤完成之后,我会再检查一下自己的体姿,深呼吸几次,开始正
忆念修习。
7)正忆念
口诀:“缘生缘灭;出离放下,清静平等,安驻当下,寻饲吸呼,柔和随顺,愉悦专注
,清晰纯净”
(1)缘生缘灭:坐在这儿修行是因为有缘起。1)色无我,此身体不是我;2)受无我
;苦受乐受是果报,不受我主宰;3)想无我,过去的记忆概念不是我;4)行无我;造
业的”思“心所没有主宰的成分;5)识无我;从来没有一个恒常的我识,今天的“我
识”可能会颠覆从前的“我识”。
(2)出离放下:起出离超然心,观察自己,放下过去的回忆,放下将来的计划。我个
人体会,强大的出离感对安般息念练习的质量太重要了。
(3)清静平等 :察找去除心中所有细微的贪嗔,得平等清静。
(4)安驻当下:正念是否只在当下一刻。
(5)寻饲吸呼:俯视一片山花烂漫的名色法中,只痴情的寻找那亮津津的触点,并轻轻
地停歇在那儿。
(6)柔和随顺:柔和才能紧贴
(7)愉悦专注:禅定的近因是乐,乐能维持一境性
(8)清晰纯净:象显微镜一样看吸呼,清楚细微又不加入任何自己的意见。清晰针对
“昏沉盖”,纯净针对“掉措盖”。这一项列在最后,是因为接下去的入出息念需要以
“清晰”“纯净”来时刻监查。
2:入出息念
我再来讲一讲我的入出息念。我一般只数到“十”。禅师们一般要求练止禅的人只在人
中一点上取“吸”“呼”概念,不要去注意触觉,也不要随呼吸进入体内。这对我来说
有点迷惑,不注意触觉怎么知道“入出”呀?后来我个人理解,只要用定力去取到“入
出“概念就停止,或只标记入出(体位觉),不去分析他的性质。由于呼吸是心生色法
,在修习中
应避免分析它,只取概念;如果分析呼吸,将会见到很多色聚,继续再分析色聚,还会
见到很多究竟色法。究竟色法的特点就是“无常,无我,和苦”,以究竟色法为所缘,
定力只能达到欲界近行定。不取触觉的另一解释,是因为禅定的修行是五识(鼻眼舌耳
身识)驱弱,“意”识强大专注的过程。由于触觉是身识的作用,而禅定属于意识的作
用,六识既然不同,所以专注身识是不能入定。所以,基本上,我就标“入出一,入出
二。。。”并想像除气流方向和数字以外,吸呼过程的其他性质是完全一样的。在入出
息念的修习中,如果因念力意识到自己昏沉,我就标一两个“入出昏”。如果因念力意
识到自己“掉举”,就标一两个“入出乱“。半个小时后,基本上,心就安定下来了。
有时后,忽然全身鸡皮疙瘩翻滚,每个毛孔似乎都在透气,呼吸就变细变长了。这个时
候我开始标“吸呼短”“吸呼平”“吸呼长”。有时人好像不在身体里,特平静,特安
宁,清晰,不知是否传说中“离五盖得轻安”的初禅。不过,到目前为止也没几次。结
束禅修时,让注意力从触点上,随呼吸进入体内。观腹部运动几次后,再作功德回向。
以掌浴脸,搓脚,舒张,起身,并注意观察起念。
关于禅相,我再写几句。我理解初学者不要去追求“禅相”。难陀禅师开示,如果呼吸
细到找不着,可以以禅相为所缘;没到这一步,即使禅相出现但不稳定,也还是专注呼
吸。禅相的重要作用是,可以以专注禅相为基础,看到色聚来分析色法。我还远未到那
个阶段,所以现在也不闲超心。
3:原理的猜测
为了简化起见,这儿只举例讨论以“安般念”为代表,以“概念法”为所缘,能修达至
少色界初禅的止业处。用阿比达摩的陈述,就是“想”心所从彼所缘中反复读取“概念
”的过程。这一过程,很像是我们从大脑海马回读取记忆,其通路可能还会包括了一些
管理情绪的边缘皮层区和基底神经节。有研究表明,禅修可导致大脑特定皮层区域变厚
变大,脑干呼吸中枢灰质成分增加 (Holzel et al., 2011; Vestergaard-Poulsen et
al., 2009)。另外,高阶禅修者的脑电波更富悦感相关的γ波 和Θ波 (Brefczynski-
Lewis et al., 2007; Lutz et al., 2004; Slagter et al., 2009)。这提示,禅修能
影响神经原的生长和功能。从细胞亚细胞水平猜,可能是通过影响神经原可塑性,增加
了管理某个“概念“的神经元丛的突触密度和轴树突的生长。我们知道,皮层感觉表达
区面积大小只跟皮肤敏锐度有关,例如一个大拇指的代表区可大于整个背腰区。引申到
练习安般息念的触点培养,推测是长期训练后,代表”人中“皮肤区域的大脑皮层感觉
区,及相联的”概念区“的面积增加和突触密度增加。有了这些物质基础,禅修者可能
在人中感觉更敏锐,精神上更容易达到禅悦。但要达到这些物质变化,需要长期重复刺
激。细分所缘,能使“觉察”的作用集中到固定的神经元丛。止禅的单一专注的“觉察
”可能使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更同步,从而引发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合成新蛋白,形成功能
类似的新突触。所以,需要耐心反复刺激等新蛋白合成哦。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说明
,只要你以正确的方法练习禅修,就一定会有生物学上的结果。理论上,练一次禅修,
大脑里一定会有蛋白合成变化;时间再多点长点,大脑结构一定有变化。事实上研究者
们认为禅修者的大脑结构变化是永久的(permanent) (Kaufman M, 2005)。 佛法讲,你
的波罗密可以在轮回中沿续。从生物学上看, 这辈子至少可能是真的。这有点像练健美
,两个月下来你就可以看出你的肌肉在改变,力量增强。只不过,禅修练习的是神经元
,他的作用就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灰质成分的增加和更积极敏锐的精神面貌。
第三篇:慈心禅
我个人认为,慈心禅,安般念,身心受念住,应该是初学者修行的三个支柱。佛法修行
中,除了以解脱为目的的念住修行是佛家独有外,其他的业处在别的入世宗教中都可能
会有类似的方法。所以,有人如果认为“ 慈心禅”类似基督教里祷告,我也赞成。慈
心禅练习的内容详见在第二篇安般念的前方便。一般我会在安般息念前,睡前做全套练
习。平时则随境祝福所缘“快乐智慧无烦恼”或“福慧圆满”,以培养和维持柔软安定
敏锐善解的心态。佛法里对慈心念作用有明确定位。根据心法及心所法我们还可以对慈
心禅的法理进行推测。
“慈心禅” 跟上述“安般息念”同属 “止禅”,其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在他所培养的定
力是
强大“观禅”的基础。慈心禅的独特作用还表现在他是在“轮回”中最好的保护法之一
。我们知道,慈心也是”四梵住”的组成部分,即入世修行的最高层”梵天”所持有的
品质。佛法认为它的功德:能愉悦地睡着并起床;不做恶梦;一切众生乐于亲近;诸神
护念;远离一切的火灾、毒害及刀兵的伤害;容易专注;外貌清新;临终时不昏乱;因
修习慈心禅而往生梵天。总之,不管什么宗教,如果有修行者有类似的练习,你都可以
观察是否因果不爽, 是否有以上所说的效果。
慈心念的核心是慈心。如果我们逐层来分解其过程,就是对所缘的:1)不预设立场;2)
愿意去倾听了解;3)努力去理解其结构和体验后果;4)准备随时去支持。佛陀举母亲对
幼儿的感情来表明什么是“慈心”。慈心的作用就好像“水”:中性,柔软,渗透,润
泽。推测,他至少能培养1) 遍一切心所中的“一境性”;2)六杂心所中的:“寻”,
“饲”;3)十九种”美心所”里的: “无贪”,“无嗔”,“身柔软性”,“心柔软性
”,“身适业性”,“心适业性”。其中1)和2)和止禅的直接相关;3)有利于去除
五盖。所以,我认为”慈心禅”和”安般念”是互相促进的。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我
体会到通过忆念的方法效果不错。比如可以回忆自己对新生子女的心理感觉。这是一种
愉悦,专注,安宁,祝福的感觉。只不过要把同样的心所重复到更广的对象。练习“安
般息念”觉得枯燥的时候,慈心念是更好的替代。
由于严肃的佛法研究兴起的时间还不长,可能受实验样本数的限制,单独研究慈心禅 (
Love-kindness) 机制研究的还很少见。与“慈心”紧密相关“悲心”(compassion) 的
研究或许可以为其生理机制提供一定参考。悲心又被称为“同情心”。神经心理学认为
同情心的生理基础是同情者通过对被同情者的观察和想象,在管理痛觉和情感的杏仁体
区,岛回,扣带前回产生与被同情者类似的电位活动 (Rizzolatti et al., 2001) 。
功能性核磁共振已发现长期练习compassion meditation 的修行者边缘脑系的活跃度增
强,右岛回中页血氧浓度信号/心率相关性加强 (Lutz et al., 2008; Lutz et al.,
2009)。这些研究都表明四梵住的练习能改变与情感相关脑区神经回路的功能。
第四篇:结语
按照佛法讲,“心”“识”的定义是“能缘”,具有指向,观察“所缘”的作用。他依
附于“心所依处”位置在心脏的血液里。由“安般息念”和“慈心禅”来练止禅,其目
的是培养定力,即觉察的纯净和持久的质量。包括“行禅”在内的“观禅”,其目的是
培养念力,即对当下身心现象觉察的的敏捷,精细,和全面。在十二缘起中,佛陀教诲
“识缘名色”。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物质都有波粒二重性,因被观察,波性塌方而呈
现粒性。这与佛学的解释很相近:能观察的“识”缘生物质(色)和意识(名)现象。
这个“能觉察”的“心”的是否有生物学基础呢?这是哲学和现代神经科学面对的一个
最基础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神经生物学认为意识现象基本上是大脑的功能。意识活动相当于佛法的“名”法,即五
蕴中的“ 受,想,行,识”。 其中,“想”蕴的定位最简单,由负责记忆中枢大脑海
马体实行。“受” 蕴则包括感觉外周刺激(触),作出判断(苦受,乐受)的过程。
感觉外周刺激由神经系统的外周的感觉器官完成;作出判断,以及“受”之后再形成情
绪(贪,嗔)可能是由控制情绪中枢—— 即边缘脑系统(包括扣带回,岛叶,杏仁体
,海马,丘脑前核,穹窿,隔核等结构)完成。我个人认为,从感受到情绪产生这一步
里会有相当与佛学里“识”的精微成分介入。 “行”蕴则更复杂:其中“思”心所,
某些成分可能类似于现代神经心理学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而“作意”心所可
能类似于现代神经心理学的决断“decision-making”.这两种意识活动由大脑前叶,和
顶叶,前额皮层负责。
最后,能产生和维持觉察的开关“识”蕴定位在哪儿呢?有趣的是,最近几年神经生物
学家正是通过对禅修者的大量研究,获得许多对“觉察attention”的深入理解。研究
者运
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平时注意力分散,杂念纷陈(mind-wondering)的状
态时,默认值模式网络(DMN,default mode network)电活动兴奋,其位置包括腹背
中前回叶,后次顶叶,后扣带回,楔前叶, 侧颞叶,和海马体。有经验的禅修者则在大
脑中负责正念(mindfulness)的区域包括背前岛扣带回和双侧前岛叶显示更佳的功能
联系。虽然无数实验证明,意识活动的大多数环节在大脑中进行, 但目前神经生物学
家仍不清楚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此外,神经生物学仍很难解释1980年SCIENCE杂志报道
脑容量只有正常人的10%的一位先天性脑积液病人拥有的高智商 (Lewin, 1980)。大脑
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器官介入意识活动?不同的时代佛法修行者的观察到“识”蕴其实
起源于“心所依处”,位置在心脏的血液里。这种观察是否比目前的实验神经生物的假
设--即寻找中枢或外周的相应于“心-mind”的neuronal network--更合理呢 (
Christoff et al., 2009; Mason et al., 2007; Nebel et al., 2005)?神经生物学
研究的局限性可能是因为目前的试验只能基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在宏观物理
条件下进行。不然,如果在实验者在实验中还要考虑受缘起支配的“无常,无我,苦”
的“心/识/能缘”介入,怎么做实验。如果说,我们的思维是大脑里离子通道开放,神
经原放电,神经丛活动的物质结果。那这些有序的放电又从哪儿来的,是什么在使这些
离子移动的呢?难道全来源于无序的离子运动?这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境似乎
由佛家来解答更合理:即没有一个主宰的“我”,也没有一个独立于缘起的“梵天”,
“上
帝”,“神”,“菩萨”在移动这些钠钾钙氯离子,只有相续相流的业力缘起,通过“
识”在起作用。
引用文献
1)此文神经解剖和组织学部分,以参考“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第四版为
主。
2)佛法的部分以参考,
玛欣德比库的“阿吡达摩论讲要”
阿耨楼陀 尊者著 叶均居士译“摄阿吡达摩论义注”
觉音尊者著 叶均居士译“清净道论”为主。
3)实验研究的参考文献
1. Brefczynski-Lewis, J.A., Lutz, A., Schaefer, H.S., Levinson, D.B., and
Davidson, R.J. (2007). Neural correlates of attentional expertise in long-
term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4, 11483-11488.
2. Christoff, K., Gordon, A.M., Smallwood, J., Smith, R., and Schooler, J.W.
(2009). Experience sampling during fMRI reveals default network and
executive system contributions to mind wand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6, 8719-8724.
3. Dockstader, C., Cheyne, D., and Tannock, R. (2010). Cortical dynamics of
selective attention to somatosensory events. NeuroImage 49, 1777-1785.
4. Holzel, B.K., Carmody, J., Vangel, M., Congleton, C., Yerramsetti, S.M.,
Gard, T., and Lazar, S.W. (2011). Mindfulness practice leads to increases in
regional brain gray matter density. Psychiatry research 191, 36-43.
5. Lewin, R. (1980). Is your brain really necessary? Science (New York, NY)
210, 1232-1234.
6. Lutz, A., Brefczynski-Lewis, J., Johnstone, T., and Davidson, R.J. (2008)
. Regulation of the neural circuitry of emotion by compassion meditation:
effects of meditative expertise. PloS one 3, e1897.
7. Lutz, A., Greischar, L.L., Perlman, D.M., and Davidson, R.J. (2009). BOLD
signal in insula is differentially related to cardiac function during
compassion meditation in experts vs. novices. NeuroImage 47, 1038-1046.
8. Lutz, A., Greischar, L.L., Rawlings, N.B., Ricard, M., and Davidson, R.J.
(2004). Long-term meditators self-induce high-amplitude gamma synchrony
during mental pract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1, 16369-16373.
9. Mason, M.F., Norton, M.I., Van Horn, J.D., Wegner, D.M., Grafton, S.T.,
and Macrae, C.N. (2007). Wandering minds: the default network and stimulus-
independent thought. Science (New York, NY) 315, 393-395.
10. Nebel, K., Wiese, H., Stude, P., de Greiff, A., Diener, H.C., and Keidel
, M. (2005). On the neural basis of focused and divided attention. Brain
research 25, 760-776.
11. Persinger, M.A., and Koren, S.A. (2007). A theory of neurophysics and
quantum neuroscience: implications for brain function and the limits of
consciousnes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17, 157-175.
12. Rizzolatti, G., Fogassi, L., and Gallese, V. (2001). Neu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imitation of action. Nature
reviews 2, 661-670.
13. Slagter, H.A., Lutz, A., Greischar, L.L., Nieuwenhuis, S., and Davidson,
R.J. (2009). Theta phase synchrony and conscious target perception: impact
of intensive mental training.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1, 1536-
1549.
14. Vestergaard-Poulsen, P., van Beek, M., Skewes, J., Bjarkam, C.R.,
Stubberup, M., Bertelsen, J., and Roepstorff, A. (2009). Long-term
medi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gray matter density in the brain
stem. Neuroreport 20, 170-174.
15. Marc Kaufman (2005) Meditation Gives Brain a Charge, Study Finds.
Washington Post , A05
r****n
发帖数: 7315
2

很快扫过了这片。没有细读。
大家都赞你,我就泼点冷水把。你看上去只是在肉体上打转。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iya_sacca 俱乐部 】
: 发信人: wuyu (wuyu), 信区: ariya_sacca
: 标 题: 未完成的小愿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2 16:09:28 2012, 美东)
: 呈经雄心勃勃跟SeeU说要写一篇关与现代神经神经生物学对禅修机制研究的综述。但发
: 现现代的科学研究总体还是在验证阶段,再加上自己也没时间完备的学好佛法,就觉得
: 写机制综述还是太早了。特向SeeU道个歉。
: 我把绌文的全稿贴在这儿了。也不想去投稿了。等到自己有新体会,再修改。
: 其中有很多部分是来自于SeeU,JeanIris,和 CPath 法友的意见。在此谢过。
: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一个神经生物学者的叩道之路

l**a
发帖数: 5175
3
这种思考和比较是非常有意义的,
古代人不懂科学,现在人已经开始从佛经中探索佛当时教导的科学意义了.
"神经生物学认为意识现象基本上是大脑的功能。意识活动相当于佛法的“名”法,即五
蕴中的“ 受,想,行,识”。"
我们真的对大脑知道的太少了,因为科学的研究都是在物质层面,我们还无法研究精神层面
的东西.因为,我们人类所处的这个有限制的时空,我们的思维能力被限制住了,
被限制住了以后,我们就无法理解怎么从科学探索精神层面的东西.连正确的方法都没有.
对大脑再研究,也是物质,物理学研究到微观的量子理论了,还是物质,对不对,
有限制的思维不WORK了,逻辑,归纳,推理都是在一个被限制的情况下起作用的.
所以不那么POWERFUL.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iya_sacca 俱乐部 】
: 发信人: wuyu (wuyu), 信区: ariya_sacca
: 标 题: 未完成的小愿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2 16:09:28 2012, 美东)
: 呈经雄心勃勃跟SeeU说要写一篇关与现代神经神经生物学对禅修机制研究的综述。但发
: 现现代的科学研究总体还是在验证阶段,再加上自己也没时间完备的学好佛法,就觉得
: 写机制综述还是太早了。特向SeeU道个歉。
: 我把绌文的全稿贴在这儿了。也不想去投稿了。等到自己有新体会,再修改。
: 其中有很多部分是来自于SeeU,JeanIris,和 CPath 法友的意见。在此谢过。
: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一个神经生物学者的叩道之路

s******n
发帖数: 459
4
看看这个台湾的研究,用脑电和肌电来衡量快乐/放松/禅修水平的:
http://home.pchome.com.tw/online/yuanteng/01_behappy/happy.htm
l**a
发帖数: 5175
5
"另外,對於一般壓力重重的社會人士,如有可能,也盼望能重視快樂的人文價值,多
少學會一些基本的舒壓技巧,讓Pmax〔α(f)〕值無論開眼、閉眼都能達到44±3%,甚
至能提高到50%以上,進而提升自己在工作和居家生活中的樂趣。因為做任何一件事情
,不論是傳道佈教、救國濟世,還是經營事業、藝術創作…等,即使是隱居山林也一樣
,如果不能從中得到真正的樂趣,那麼,就很難持續下去,更難望有重大的突破或成就
。因此,學習快樂應該是人生必修的重要課題,您說是嗎?在此種種機緣之下,我們建
立了「快樂學舍」。"
这段话说的很好,快乐,这就是我们人类从事任何事情的原始驱动力.
如果在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条件反射没有建立起来,此活动就被中断了.
快乐,实际上大脑的欺骗手段.比如那个性版的人说的,我现在明白了,快乐是性版追求的.
和任何一项活动没有区别,如果人类不再享受性欲的快乐了,生育的目的就变成没有动力的
目标,甚至难以完成,而人类就面临灭绝了,原始的驱动力都是某种欺骗的手段,包括对修
行的兴趣也可以建立出欺骗的机制.
发现真理的道路不应该以快乐为诱饵,而应该以理性和清醒为基础.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看这个台湾的研究,用脑电和肌电来衡量快乐/放松/禅修水平的:
: http://home.pchome.com.tw/online/yuanteng/01_behappy/happy.htm

l**a
发帖数: 5175
6
β腦內啡(β—endorphin)具有下列特性:
1. 所有的腦內啡中,β腦內啡是最強的荷爾蒙,其效力約為麻醉用瑪啡的5~6倍。
2. 腦內啡的產生是來自個人對事物的正面思考,而不是來自事物本身。例如愛狗
人士看到狗就喜歡,怕狗的人就會心生恐懼。
3. β腦內啡讓人類得以運用思考的力量來掌握並控制快感神經A10享受快樂,並
藉著A10神經系的機能來提升人們的意識,包括創造力、意願、記憶和情感。
4. 大腦具有產生GABA(γ-Amino butyric acid,γ氨基丁酸)的回饋機制,用
來抑制由五欲享樂所產生的腦內啡的分泌,以約制個體避免因縱欲而傷身。例如:飲食
過度會造成肥胖、慢性病,放縱性慾也會增加活性氧而容易老化甚至縮短生命。
5. 隨著馬斯洛五種基本需求:(1)生存(2)安全(3)歸屬(4)尊重(5)自
我實現,五個層次的順序提升和滿足,腦啡所產生的快感也依序地增強。
6. 縱使你懷著多麼崇高的理想,想要藉由宗教、哲學、慈善或藝術情操來慈濟世
間,如果無法產生伴隨腦啡而來的快感,終究是無法持續下去,也不可能達到「自我實
現」的境界。
7. 日本式的魔鬼訓練或修行人自虐式的苦行,就是運用恐懼和痛苦的力量,讓他
開始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再把人逼迫到極限或死亡的邊緣,強制他不得
不放下一切,讓其分泌出腦啡來中和過量的毒素。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強烈心境對比之
下,就讓人產生了所謂「死而復生」、「脫胎換骨」、「桶底脫落」、「豁然開悟」乃
至「幸福溫馨」的快感。這樣經歷劇烈痛苦的磨練方式,有時也會讓人生起得道、證果
的錯覺。事實上,它雖然不失為一種深刻的人生體驗和感觸,對生命安全卻有著相當程
度的威脅。
8. 當大腦前額葉(高級腦)真誠地在從事正面(慈心、善行、正念、真理等)思
維時,它所分泌的腦內啡卻不會產生GABA的抑制作用,反而會源源不斷地分泌出來,這
也是人間的聖賢—達到高層次自我實現境界者,之所以經常充滿著無限喜悅、快樂、幸
福、安詳的祕密所在,這似乎也驗證了宗教上所謂的「至福」或「極樂」等最高境界的
存在吧!
.....好好研究下.
l**a
发帖数: 5175
7
HI,喜欢吗?快乐.HOW TO BE HAPPY,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看这个台湾的研究,用脑电和肌电来衡量快乐/放松/禅修水平的:
: http://home.pchome.com.tw/online/yuanteng/01_behappy/happy.htm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哪位大侠进来看一下修习四无量心( BY性空法师)
楞严25位菩萨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4)识缘名色
关于慈心观zt请问前世作了什么蘖,今世孤独
9月5日周六禅修简单报告说说今天的打坐,以鞭炮声为所缘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3)慈心念分享我自己摸索出的四念处纯观禅法
主流科学杂志发表的 禅修 科研文章果然不愧是魔头转世
日常生活的念住修行-我的求道之路(1)行禅[合集] 心到底是转向还是生灭
zz让我们的心跟着慈爱心跳动-应作慈爱经[合集] 马哈西尊者关于刹那定的相关解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慈心话题: 安般话题: 息念话题: 行禅话题: 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