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A 发帖数: 126 | 1 利他主义与菩提心——丹增嘉措堪布在多伦多的开示
这次在加拿大多伦多,各位法友共聚一堂,有机会讲闻佛法,我非常高兴,感谢大家!
今天讲课的主题是围绕利他主义与菩提心来展开的。华智仁波切说:“修行修行乃为修
自心,倘若能以菩提心修心,即使未有身语之善根,除解脱外更无他歧途。”对于真正
想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不应该将佛法挂在嘴上或只作形象上的修行,必须修持自心。若
想成佛,菩提心是必不可少也是唯一的妙法,因此当依菩提心来修持自心。如果菩提心
的修持能够有所成就的话,由于心的善根起到主导作用,哪怕普通的身语善根一个也没
有修成,依然能踏上解脱之道。这个偈颂强调了菩提心之重要性。无论修持何种显密佛
法,无论属于闻思修何种阶段,从最初发心直至最终回向都不能离开菩提心,其原因就
在这里。
所谓菩提心,是来自于理性的观察,并伴随着智慧的利他心而生起的。以前在一个叫做
RA真的地方,有位名叫香门切出的修行人请教波多瓦格西:“请问什么是菩提心?”波
多瓦格西回答说:“所谓菩提心,是救度轮回中一切苦难众生,并将他们安置于佛的果
位。”弟子惊讶地说:“啊扎吗(表示惊叹的意思)!那可需要多大的胆量啊!”波多
瓦格西在私下里说:“这说明这名弟子已经懂得了菩提心。”确实,无论从思想广度还
是从理想高度上观察,菩提心都无比伟大。
像如意宝一般的菩提心,他的体相是什么呢?在《现观庄严论》中讲到,“菩提之心为
利他,寻求圆满菩提果。”也就是说,发菩提心需具足两个条件:一,以慈悲心的力量
关怀无边有情;二,以智慧的力量寻求佛果。
首先讲以慈悲心的力量关怀无边有情。如何生起呢?对一切众生如慈母对待独子一般疼
爱,并且不忍心看到他遭受任何痛苦。这两种心态足以激发起具有深刻体会的清净利他
之意乐,这就是成就清净大悲心的源泉。
一般说,悲心有两种,一种是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之心,另一种是救度出离苦难之心。
在这里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之心,而是承担起救度众生出离苦难
的重担。我有责任将为痛苦所逼恼的众生从苦难中完全救度出来,这种强烈的使命感能
引发担负起救度利他意乐的悲心。通常来说,仅仅说悲心的话,声闻缘觉也有,但是担
负起救度利他意乐的悲心只有菩萨才有,这就称为大悲心。这样的大悲心有别于声闻、
缘觉渴望众生远离痛苦之心。《积聚福德禅定经》中提到:“不是大悲心的悲心,就如
同声缘之悲心。”这里做了清晰的阐述。
前面以慈悲力关怀有情讲完后,接下来讲以智慧力寻求佛果。
以上所说的大悲心生起以后,谁有能力帮助一切有情,并将他们安置于菩提果位呢?通
过详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并深深信解,唯一是一切智如来具有这样的能力。获得佛果需
要相应的因缘,否则如果无因也能成佛的话,那菩萨们精勤修持佛果将无有任何意义。
所以佛果是由与菩萨行相关的因和缘所产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救度众生,自己
发愿:愿成就佛果,这称为菩提心。
菩提心分两种: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其中世俗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简
单阐述愿菩提心的体相的话,圣者寂天菩萨说道:“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
者知,二心次第别。”正如想前往和正在前往的区别一样,区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是以所发之愿是否具有菩萨行的摄持来划分的。
有关愿、行菩提心是怎样按次第来修持的呢?具体分阿底峡尊者的七支因果教授和寂天
菩萨的自他相换两种修持方法。七支因果为: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
乐和菩提心,反过来理解:首先圆满成就佛果来源于菩提心,寻求菩提佛果的菩提心由
增上意乐产生,增上意乐由悲心产生,悲心由慈心产生,慈心由报恩心产生,报恩心由
念恩心产生,念恩心来源于知母。
七支因果中,怎样修第一支知母呢?轮回无始无终,生死无始无终,轮回中没有一处未
曾投生过,没有哪一个众生未曾做过我的母亲。《地之正行》中引用佛语云:“佛说,
我很难看见无始以来没有投生过、没有去过、没有死过的的地方。”“我亦很难看到任
何一个没有做过自己父亲或母亲、兄弟或姐妹、教师、师父或相当于师父的人。”书中
引用经典之语,是阐明知母之意。知母是以母亲为代表,并不仅仅指的是母亲。假如对
现实母亲生不起念恩之心,可以寻找对自己最有恩德的人来修持念恩。然而对大多数人
来说,母亲最为亲切,所以在有关授记中常提到如母有情,原因也在这里。回到原来的
话题,不仅是往昔,今后也将无数次成为我的母亲,应作此想,从心底深处生起强烈知
母的念头。真正生起知母之心后,念恩等心会轻而易举地产生,如果知母之心没生起的
话,生起念恩等心将无从谈起。
怎样修第二支念恩呢?波多瓦格西说,在体会并了知一切众生如母的前提下,先观想今
生的母亲有助于快速生起念恩之心。在前方清晰地观想今生母亲的形象,接下来观想她
不仅今生,而且无数次做过我的母亲,这样反复观想。在做母亲的时候,保护我们免受
外界的伤害,帮助我们成就所有的快乐和利益,特别是在孕育我们的怀胎过程中,长时
间将我们怀在胎腹中;出生时,母亲不嫌弃我们,将粘乎乎的我们慈爱地抱在怀里,用
体温温暖我们,给我们喂奶,用手擦我们的大小便,不畏辛劳地养育我们,冷时给我们
添衣,饥时给我们加饭,渴时给我们添水,贫苦时贴补我们财物,自己舍不得用的都留
给我们,而所有母亲的这些财物都那么来之不易,都是辛勤劳作而来,但她们在给予我
们时却慷慨大方。孩子生病或痛苦时,母亲宁愿自己痛也不愿孩子苦,宁愿自己替孩子
死也不愿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想尽一切办法来解除孩子的苦难。总之,母亲尽己所能为
孩子成办利益,一心一意为孩子解除忧苦。如是观想以后,并非口头上而是发自内心生
起念恩之心。接着将父母、亲人等都观想成有恩德之人,以如上方法生起念恩心。再将
一般人观作如同母亲一般,观想成功后再观仇敌,仇敌观知母念恩成功后再将十方一切
有情观为母亲一般,逐步扩大。这就是念恩的修法。
如何修第三支报恩呢?看到如母的一切众生在轮回中受一切痛苦,而只愿自己一人独自
解脱的话,再没有比这种行为更让人感到羞耻的了。舍弃具有恩德的有情众生,这对于
一般世间人来说都不合情理,更何况是修学菩萨道的我们呢?《弟子书》中说:“生于
母怀无力生存之婴孩,慈母挤出乳汁以爱心哺育,万般辛劳满怀慈心勤抚养,饶使下劣
众生亦不弃老母。”
说到这里,有人会想,因为一切众生做过母亲并利益我们的缘故需要念恩的话,同样的
道理,众生曾经作为仇人害我们的缘故应该放弃念恩。对于这个疑惑的存在虽然有些道
理,但是变为仇敌伤害我们并非出于其本意,因而情有可原。《入行论》中说:“如人
不欲病,然病仍生起,如是不欲恼,烦恼强涌现。”譬如世间人不愿意生病,但以业缘
感遭落,疾病仍会生起;同样,怨敌虽然不想生烦恼,但是在业缘的逼迫下,烦恼仍会
强涌出来。
“心虽不思嗔,而人自然嗔,如是未思生,嗔恼犹自生。”我们不应该对怨敌生嗔恨心
,因为他没有力量自主,因缘聚合一定会随烦恼而转,无法约束自己的身心。嗔恨心并
没有思维“我要嗔恨”,敌人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生嗔,各种因缘一旦聚合,即使自己
没有想,嗔恨心也会喷涌而出。
“所有众过失,种种诸罪恶,彼皆缘所生,全然非自力。”贪嗔等烦恼的所有过失以及
由它引发的罪恶全部是依靠因缘所产生,根本不是依靠自力而产生的。
“彼等众缘聚,不思将生嗔,所生诸嗔恼,亦无已生想。”各种因缘积聚时,因缘并没
有意识要生起嗔恨,所生的嗔恨烦恼也没有意念我是他们所生的,完全是不由自主、无
意识的。
“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知已不应嗔,如幻如化事。”世间上任何事完全是不由自
主依靠因缘而产生,所生烦恼也没有掌控的能力,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一切如幻化一般
,对任何对境都不产生嗔恨心。
“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所以纵然遇到怨敌或亲人非
理加害,我们也应该想得通,知道这是因缘所致而欣然接受、甘之如饴。
以如是方式正面思维,并细加分析和体会。
以上修好报恩后,如何修第四支慈心呢?观想如自己母亲一般的悦意对境,内心发愿:
第一,愿他如果能具足一切安乐和安乐之因该多好啊!第二,愿他具足一切安乐和安乐
因;第三,一切安乐和安乐因由我来创造,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我具有这样的力量。这样
的心扩展到亲朋好友、无利无害的中庸之人,最后将仇敌、一切众生都作为修此想的对
境。平时看到任何一个众生正享受于安乐之中、以及正行持安乐的因和来源——也就是
行持善法的时候时,心中生起欢喜心和随喜心,并这样想:我多么高兴看到他们在享受
安乐和安乐因啊!多希望他们享受更好更多的安乐和安乐因啊!应当这样以慈心看待每
一众生。《入行论》中说:“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应舍弃贪欲心、嗔恨心、痴心的眼神,而以诚恳和慈爱的眼神看待有情。如此修持慈心
,能获得修慈心的八大功德,今生今世令自己的身心拥有诸多健康安乐。只有修慈心的
修行人才能具有他人所没有的诸多安乐,这样的安乐即使是亿万富翁也无法用金钱来买
到。《入行论》中说:“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所做
一切为了愉悦,这种欢喜以价值难以估量,故应当享受依靠随喜他人功德而创造出来的
愉悦之心。《修心七要》中所言“常持单纯恬适心”,指的也是这个意思。
修慈心的反面是嗔恨心,对嗔恨心的生起应想方设法予以对治,但这也不是轻而易举就
能对治成功的。仅靠思维一个对治方法不一定能够奏效,应从诸多方面下手去思维和分
析。这里引用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所论述的若干思维方法:
“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得此不乐食,嗔恨毁自己。”本来我不想做的事情,非要
让我做;本来我希求的事情,他人却百般阻挠,不让我去做。嗔恨心得到这两种不悦意
的食物,就能毁灭自己今生来世的所有善根。“故当尽断除,嗔敌诸粮食,此敌唯害我
,更无他余事。”嗔心的粮食就是不悦食,应当断除不快乐这个嗔敌的粮食。其中提到
“嗔恨毁自己”,现实生活中所犯下的杀人等种种罪行,都是给嗔恨心的敌人吃了不快
乐的食物而引发的。
有人会想,你是将以不快乐作为粮食的嗔恨心视为敌人,但从我的角度来看,“做了我
不愿意看到的事或阻挠我愿意看到的事”,我所不愿意见到的都是这个人,对于这样的
人我没有理由不去嗔恨他。事实上,做了我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或阻挠我愿意看到的事
,其作者并非是人,这个我们接下来会阐述。即使按你的角度来看,也不应该生嗔恨心
,因为什么呢?《入行论》中说:“故当尽断除,嗔敌诸粮食,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
事。“因为你的敌人除了伤害你、让你不高兴之外,再没有其他事了,如果你很不快乐
并痛苦的话,不正达到他的目的了吗?不但不能影响到敌人,反而伤害了自身,因此无
论如何不能扰乱自己的欢喜心。
遭受他人损害等不愉快的情况发生时,内心不应生起不悦意心。除了以上理由外,还有
其它诸多思维方法:“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任何事
只有两种结果:可修复、不可修复。可修复的话,则不应不高兴;如果怎样努力都修复
不了的话,那忧恼不高兴又有什么用呢?这样去思维的话,有时会有很好的收效。有人
会想:“道理上是这样,但很难做到。”虽然一开始有一定难度,但是《入行论》上说
:“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渐习小害故,大难亦能忍。”如果长时间练习,还不能
转难为易的话,这样的事决定没有。渐渐修习忍受小损害的缘故,即使面临大的苦难也
有安忍的能力。
不扰乱内心欢喜心,与嗔心进行搏斗并获得胜利并非易事,一旦克服一切困难大获全胜
才是真正的勇士。《入行论》中说:“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然应轻彼苦,力克嗔
等敌,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消灭世间所说的敌人,而称其为大将军勇士,其实
敌人就算不消灭也早晚必定会死,消灭敌人等于杀害一具活动的尸体而已,真正的智者
纵然遭遇痛苦也能安忍,不乱内心的澄净清明。在与烦恼奋战时即使产生诸多伤害和痛
苦,然而应藐视这一切苦受而奋力降服嗔心等敌人。只有调伏烦恼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
的勇士。
如何观修第五支悲心呢?首先修悲心的对境是:无一例外遭受三苦逼恼的一切众生。修
悲心的方法是:他们能远离痛苦该多好啊!多希望他们能远离痛苦啊!帮助他们远离痛
苦由我来承担!修行次第为:母亲—亲人—一般人—仇敌,当将仇敌视为自己的亲人后
,再扩大到十方一切有情。
当看到众生遭受痛苦时,就好像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在遭受猛烈痛苦一般,而对他生起
强烈悲心,悲心生起后再想:母亲有情因为造作恶业而遭受无比痛苦,他们是多么可怜
啊!应该想个办法,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脱离痛苦呢?一直观修悲心到眼泪哗哗地流下
为止。观想时,身体的姿势为:双手托着下巴,双肘撑在双腿上,身体蹲着,头向下垂
,嘴里叫着:“妈妈!妈妈!”或者身体下蹲,右手托起下巴,右肘撑在右腿上;左手
平放左腿上,眉毛因悲伤而紧皱,嘴里成百上千次地叫着:“我的妈妈!我的妈妈!”
这样会情不自禁地想哭出来,一看到、听到、想到痛苦众生,悲心就会油然生起。以上
为钦大师在《修心法要》中提到的修法。
在《道次捷径》中说:首先观想一头正在被屠夫宰杀的羊所遭受的痛苦,将整个景象在
前方观想得一清二楚,它们的四肢被绳子捆得紧紧的,胸部的皮肉被刀划开,看到屠夫
的手伸入羊的心脏内,亲眼目睹它即将失去生命,羊的眼睛痛苦无助地望着屠夫。心中
这样想:“如果它能摆脱痛苦和痛苦的因该多好啊!多希望它能摆脱痛苦和痛苦的因!
祈祷上师加持让我有能力帮助它来实现!”当内心真实生起体验时,再分别观想轮回八
苦、六苦、三苦,六道轮回各支分痛苦。将《菩萨地》中说到的110种痛苦一一观想。
如果上述所有方法都不能帮助生起悲心的话,《缘起心要引导文》中说:首先皈依、发
心,观想头顶上方的莲花日月垫上安坐着根本上师观音菩萨,前方观想今生母亲,一一
回忆从入母胎、出生、成长过程中母亲对我们的恩德,生起强烈的慈爱心,口中一次又
一次地呼喊:“妈妈!妈妈!”直到汗毛竖立,扑簌簌流下泪水为止。如果这样还不能
生起悲心的话,就将两膝贴胸,头下垂,两手托下巴,眉头紧皱,将无名指放在嘴里,
以这一悲伤的坐姿修悲心,竭力大声呼喊并祈祷,叫道:“父亲上师啊!请马上将大恩
母亲送至解脱道吧!”
当生起悲心时,将此观想对境遍于六道一切众生,对天人下堕死亡苦、阿修罗斗争苦、
人间生老病死苦、旁生奴役苦、饿鬼饥渴苦、地狱煎煮苦一一观想而生悲心,这样一一
地为他们猛厉地祈祷:“如母六道众生的一切痛苦都由我自己来承担!”生起这样的安
忍之心,安住于自他平等如虚空般的离戏境界中。
在没有生起大悲心之前,不光在座上观修,在座下也不间断修持,这样对生起悲心会有
很大推动。《中修次第》中说:“不论是在禅定中修悲心也好,还是在座下日常生活中
也好,都要为一切众生修悲心。在座下可以看一些讲解悲心的经论,并以悦耳的声音唱
诵有关颂词。”
关于悲心修到量的标准,《初修次第》中说到:“如同母亲不忍心独子遭受病苦的难忍
悲心一般,将此悲心遍及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的悲心会油然生起,这称之为
大悲心。如同可爱独子遭受痛苦时,母亲生起难忍之心,将此心遍及一切众生,这就是
大悲心修到量的标准,也是大慈心修到量的标准。”
在《初修次第》中接下来说:在如此训练大悲心的前提下,会生起我愿度化一切众生的
决心,这时,愿天边无尽众生获得无上正觉果位之心会自然生起。生起愿菩提心之因主
要是具足大悲心,这也是愿菩提心生起的标准。前面所提到的以大悲之力度化一切众生
称之为清净意乐,即:我有责任来消除所有众生的痛苦,也有责任来为她们创造一切利
乐!我今天得到人身,见到具德善知识,听到殊胜教言,懂得因果取舍的道理,利益一
切众生的因缘如今都已具足,我不来担当谁来担当呢?我一定担当起消除众生痛苦、给
予他们利乐的责任,这样的心能激发起寻求无上菩提之心。
以上通过阿底峡尊者的七支因果教授(编者按:第六支和第七支修法略)来讲授如何修
持菩提心。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讲授了通过自他相换来修持菩提心的修法,以及如何将违
缘转为道用等等,以后有机会时再给大家讲授,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谢
谢大家!
将以上述讲闻佛法功德为代表的自他三世所积善根发愿回向大菩提果位,大家一起念诵
回向文: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章来源:白莲花网站
出处参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395198-1.html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