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g 发帖数: 867 | 1 转贴自:北京龙泉寺出家博客
比丘甲打电话,涉及戒律的事情,依律,沙弥不便在场,比丘甲在电话里委婉地跟对方
说,我们的谈话沙弥是不是合适听呢?
沙弥一听就知道了,赶紧避开。
比丘乙打电话,也是涉及戒律的事情,沙弥在一边值班,他会和善地说,喂,我帮你值
十分钟的班,可以吗。
沙弥立刻就明白了,开心地离开。
换我的状态,应该就是直接跟人家讲,你出去。
比丘甲和比丘乙的这两个小事,看似小,但对我而言,却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达
到的内心状态。
学佛要向内用功,但怎么用呢,以什么来判断是否用上功了呢?我觉得语言可以作为契
入的一个豁口。
通过观察,修为好的,并不在于他是否能说,学了多少经论,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他在
那一瞬间,是否能为他人着想,能不能着想得很自然,不显得拙劣和画蛇添足,体现在
语言上,就是比丘甲和比丘乙在接电话时对沙弥说的话。
前面的法师有引导,早、晚课时要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渐渐地,除了早、晚课和其他的
念诵,甚至于平时说话,都开始注意听自己的声音,听多了,就有了一些感慨。
过去活的真的是蠢啊,现在也不聪明,但摸到了一些窍门。说话,似乎直接就是内心的
体现,一个人说话没有逻辑,内心就是混乱的;声音焦虑,内心就焦虑;语速快且说不
清楚,内心一般是烦躁的;声音小,却误以为别人能听见,一般是缩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里不能出来的表现;声音大,别人都听着大而自己不觉察,是内心麻木的表现。
总结一下,通过观察和倾听自己说话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经验,用于通过语言观照自己的
内心状态,然后进行调整。
当然,前提是,不说乱七八糟跟修行无关的话。
首先,说话要让别人听得见。其实,我是现在才发现,自己过去说话那个蠢啊,嘟嘟囔
囔地说完了,就认为别人就应该听见了,后来发现别人没听见,就认为别人笨,认为别
人不认真听,不重视自己,然后就发脾气。
我的小声说话,其实来自社会上的一些企业经营中的谈判培训,那个纯粹是一个技巧,
掌握不好就弄巧成拙。那个理论是,在嘈杂而复杂的环境中,你小声说话反而会引起别
人的注意,彰显自己的气质,更容易令对方注意倾听。
这个技巧,偶尔用一下,行,多了,肯定就不妥,我说话,人家都听不见我说什么,有
什么用。
用适当而中等的声音,让别人听见,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诚心诚意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
的。
然后是让别人听清楚,以前,我说话,别人是听见了,但是我自说自话,呜呜噜噜地,
说个高兴,痛快了,从没有想过在说话的当下,去观察一下别人是否听清楚了。
一般情况下,除了特殊情况,说话别人听不见,听不清,往往背后有烦恼在作祟,比如
,我正在忙,别人让我帮忙,我不好意思不去,人虽然过去了,三下五除二,说话像机
关枪一样,快速地讲完,赶紧就回来干自己的事情。
别人根本就没听清我讲了什么。其实,在内心的深处,是起了烦恼,导致说话过快,想
快点敷衍过去。
很细微,但必须要把它挖出来。晒一晒,晒死这个王八蛋。
这么讲好像还是不通俗,我们都看过人家吵架,自己也吵过架,吵架的时候自己说的什
么,别人说的什么,当时根本就不知道,除了一些特别恶毒的话深深刺激了自己而令自
己记住之外,剩下的记忆就全是痛苦的烦恼。
在道场,粗猛的烦恼一般是不会有了,吵架这样的事情更不可能再有了,应该是到了从
内心深处捕捉那些微细的烦恼的时候了,理论上,小烦恼累积起来就是大烦恼,虽然可
能不会出现吵架那样严重的外相,但极有可能出现让我们很难捉摸的不自知的东西,因
为修行道路是我们过往经验所从未经历过的。
还是小心为妙。
最后一个,就是让别人听懂,把自己的意思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听明白。从
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弘法利生、承担事业都需要好的语言能力和工具。
我觉得,最难的是让别人听懂,这个可以上升到说话要契理契机的高度,没有一定时间
的修行,看起来是不容易做到的。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跟这个人过几句话之后,就知道怎么说,他才能听得懂,听得进,
是当时就跟他讲明白,还是先晾他一些日子,再跟他讲;是全都跟他讲,还是只讲一部
分,讲哪一部分,在那一瞬间,应该全都是清楚的。
在什么场合下讲什么话,跟什么地位的人讲什么话。这些东西我觉得都不是学来的,是
天生的,然后在一定的环境中锻炼锻炼,就有了。以前,看电视里,很多高级领导,说
话逐字逐句,掷地有声,听得见,听得清,听得懂。
我觉得这是修行人的气质。
我比较相信古人讲的“山中无老僧,朝中无大臣”这样的古训。
说话能让别人听见、听清、听懂,然后才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的善意、慈悲精准地放进
语言里,达到利益他人的目的。
这个感觉如同骑自行车,上去就知道怎么骑,而无需在事先思维一下上车后自行车为什
么不倒如何才能不倒的物理原理和操作步骤。
初学者当然需要。文中开头提到的两位比丘就很了不起,他们能在第一瞬间就考虑到他
人的感受,而且直接就使用了最为妥当的语言技巧。
像我,就需要通过观察自己的语言来了解和调整自己的内心。快、慢、大、小、兴奋和
低落都是内心的具体展现。
先观照自己的语言,然后来锻炼自己的内心。这一点,在家、出家一样可以干,只是出
家人的外在条件更好一些,有足够的时间、足够寂静的环境和氛围来观照自己的声音。
在家人,有心者也可以试试。 | S**U 发帖数: 7025 | | l*******l 发帖数: 13923 | 3 yes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转贴自:北京龙泉寺出家博客 : 比丘甲打电话,涉及戒律的事情,依律,沙弥不便在场,比丘甲在电话里委婉地跟对方 : 说,我们的谈话沙弥是不是合适听呢? : 沙弥一听就知道了,赶紧避开。 : 比丘乙打电话,也是涉及戒律的事情,沙弥在一边值班,他会和善地说,喂,我帮你值 : 十分钟的班,可以吗。 : 沙弥立刻就明白了,开心地离开。 : 换我的状态,应该就是直接跟人家讲,你出去。 : 比丘甲和比丘乙的这两个小事,看似小,但对我而言,却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达 : 到的内心状态。
| a*******g 发帖数: 86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