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n 发帖数: 8253 | 1 慈济瓦法师:近行定与安止定(2009-01-28 15:05:16)
按:慈济瓦(Sujiva 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
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习的过程里,受教于多位
禅学师父,包括班迪达大师(Sayadaw U Pantida)。自从80年代的早期,驻锡在寂乐
苑Santisukharama)教导内观迄今已有15年。本文原是1993年1月法师于马来西亚 Kota
Tinggi的演讲,并经菩提色拉(Bodhisara)比丘整理,刊载于〝Vipassana Tribune
〞,1996.7. Vol.4。
前些日子,我们提过四念处,佛陀告诉比丘们,勤修正念,并以达成禅那(jhanas)。
从这里,我们将谈谈寂止禅(samatha 奢摩他)和内观(vipassana 毘婆舍那)的修行
,以及如何进入内观,而最终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两种禅定
有两种禅定的修行法:第一种,称为寂止禅。修习者先以专注或寂静的修习做基础,意
思是他们修习纯寂静禅定。例如:遍处(Kasinas,即取相观 visualisation)、不净
观,在《清 | r****n 发帖数: 8253 | 2 补充一下,我说的自己近行定的状况,实际是这里的刹那定,而我说的venusfire的那个是近行定,和这里的近行定完全一致。
关于近行定,有不同的区分,清净道论把止禅的近行定和和观禅刹那定统称为近行定,而后面一些注释书,则进行了明确区区分。
在修止禅的时候,在初禅之前的定被称为近行定,它是欲界定
在修观禅的时候,克服五盖之后出现的定,被称为刹那定,也是欲界定。性质和止禅的
近行定非常接近
关于禅定这个词,它通常而言仅仅指的是四禅八定,而不包括近行定,不包括刹那定。
但是在某些时候,它指包括刹那定,近行定,四禅八定的所有的定。具体有看语义环境
,不要混乱
当某些人说,慧解脱阿罗汉并不需要修禅定,它实际指的是不需要修四禅八定
当某些人o,解脱必须修定,它指的是包括近行定,刹那定,以及四禅八定(安止定)
的所有的定。
就大乘来说,由于缺乏对刹那定的认识,所以禅定几乎默认就是指四禅八定。
Kota
Tribune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慈济瓦法师:近行定与安止定(2009-01-28 15:05:16) : 按:慈济瓦(Sujiva 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 : 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习的过程里,受教于多位 : 禅学师父,包括班迪达大师(Sayadaw U Pantida)。自从80年代的早期,驻锡在寂乐 : 苑Santisukharama)教导内观迄今已有15年。本文原是1993年1月法师于马来西亚 Kota : Tinggi的演讲,并经菩提色拉(Bodhisara)比丘整理,刊载于〝Vipassana Tribune : 〞,1996.7. Vol.4。 : 前些日子,我们提过四念处,佛陀告诉比丘们,勤修正念,并以达成禅那(jhanas)。 : 从这里,我们将谈谈寂止禅(samatha 奢摩他)和内观(vipassana 毘婆舍那)的修行 : ,以及如何进入内观,而最终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 r****n 发帖数: 8253 | 3 「寻」是最初的发心,最初的发心是把心带向目标的力量,这是一种精神力量;「伺」
是支持这发心,是心的力量,来保持向着目标。这也是精神力量,有点像能量;「喜」
是享受或感兴趣;「乐」是很愉快的感觉;「一境性」是一点,意思是心与目标合而为
一。这些精神因素表现在初禅中,扮演重要的部份。
==========================================
以上翻译的这段关于寻和伺的部分很有问题,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有点不知所云
寻是使得心导向目标,伺是持续的使心盯住目标。这两个都是心所,是伴随心而同时出
现的,它在初禅当中是两个明显的禅支,以鸟儿振翅飞翔来类比,寻就像要振翅的第一
个动作,而伺就是持续的振翅开始飞翔。
另外寻伺这两个东西是修观禅的时候必然有的,我们将心专注于所缘的时候,必须要用
到这两个心所。
我们所说的观察,觉察,觉知,实际主要就是寻伺这两个心所在心识的带领下而起作用,
这部分的具体解释,属于阿毗达摩。
Kota
Tribune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慈济瓦法师:近行定与安止定(2009-01-28 15:05:16) : 按:慈济瓦(Sujiva 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 : 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习的过程里,受教于多位 : 禅学师父,包括班迪达大师(Sayadaw U Pantida)。自从80年代的早期,驻锡在寂乐 : 苑Santisukharama)教导内观迄今已有15年。本文原是1993年1月法师于马来西亚 Kota : Tinggi的演讲,并经菩提色拉(Bodhisara)比丘整理,刊载于〝Vipassana Tribune : 〞,1996.7. Vol.4。 : 前些日子,我们提过四念处,佛陀告诉比丘们,勤修正念,并以达成禅那(jhanas)。 : 从这里,我们将谈谈寂止禅(samatha 奢摩他)和内观(vipassana 毘婆舍那)的修行 : ,以及如何进入内观,而最终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