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 发帖数: 23737 | 1 http://bookgb.bfnn2.org/books/0850.htm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
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
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
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
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
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
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
;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
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 |
p*****n 发帖数: 1415 | 2 说一下我的解释 不一定对 可以参考参考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答曰:心者万法之
>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
>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
>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这里的”观心” 我认为是内观五蕴的意思 最后结果应该是照见五蕴皆空
“空”也就是 无常 无我(也就是断贪嗔痴)
如何具体有步骤有次第的内观五蕴? 佛陀是提出四念处
观”色”(身念处)是第一步 最容易
观”心”是接下的步骤 包含观”受”(受念处) 观”心”(心念处,其实是观”想”
也就是念头) 观”整个五蕴”(法念处)
我认为是这样
为甚么说”观心”?
一个可能是 有某一时期 某些派别 修行方法是着重在五蕴之外
所以有人把他拉回来 说明应着重在自己内在五蕴
另一个可能是 观”色” 知此身不是我 也不是我的 (也就是 身的”无我”, 也就
是不再贪恋此身) |
a*******g 发帖数: 867 | 3 据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此《破相论》(观心论)为神秀造。据分析,此文应为神秀
门人所记,转述神秀所传的达摩大师的思想。
我的观点是学佛应已读经为主,后人写的论也可以适当参考。
支持一下purity。
参考文献:
敦煌遗书中禅宗北宗文献的学术价值
http://www.gywh.net/ziyuan/1999.shtm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杨曾文
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比较重要的北宗文献有以下几种。
一、《观心论》
此书在敦煌遗书发现之前在朝鲜、日本已存在几种本子,例如有朝鲜16世纪刊印的《达
摩大师观心论》,日本的金泽文库收藏有抄于13世纪镰仓时代的本子,题为《达磨和尚
观心破相论》。日本《少室六门集》所收的此论称《破相论》。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它
们的价值没能引起注意,没有把它们与北宗联系起来考虑。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敦煌遗书中陆续发现多种《观心论》的抄本(S2595、S646、
S5532、P2460、P4646),引起日本很多学者的注意,经过研究,认为此虽冠以菩提达
摩之名,但从内容上看却是反映神秀一系禅法思想的文献。此论强调“唯观心一法,总
摄诸法”,三界一切现象为心所生 |
d******y 发帖数: 3668 | 4
即便是神秀的转述,神秀本来就是大乘正法,坛经里面六祖说得很清楚:
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
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
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
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
现世连神秀这样的大师恐怕都不多了
【在 p****y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bookgb.bfnn2.org/books/0850.htm : 达摩祖师著 :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 : 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 : 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