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j*******7 发帖数: 6300 | 1 正在研究忧郁症 --
http://www.cosmiccare.org/Book/Pub_garden_llp752_c.asp
【有信仰=健壯喜樂+不能有疾病軟弱?】
在教會信仰圈中,有時候會聽見一種說法,就如《妥善處理抑鬱症》作者所言:「有流
傳這樣的錯誤信念的趨勢:良好的基督徒任何時間都應該快樂」。因此,有些信徒相信
基督徒不應該得到憂鬱症,得到精神疾病就是沒有見證且羞辱上帝的名,甚至是因個人
犯罪與罪性的緣故,此人才會導致憂鬱症。且看聖經人物和歷世歷代的偉人中,作者提
到以利亞、邱吉爾、林肯、馬丁路德等人皆曾為憂鬱症所擾;倘若基督徒任何時間都應
該快樂;狂妄而論,耶穌也不總是喜樂、快樂的。
【如何評斷】
世界衛生組織一再警告未來憂鬱症的流行率和影響性,憂鬱症已成了這世代普遍的精神
疾病之一(註1 ),也是常為一般人所提到的,但憂鬱症究竟如何評斷?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V)指出,重鬱症狀發作診斷(註2 ):
至少兩週期間內,同時出現下列症狀五項(或五項以上),且呈現由原先功能的改變;(1
)憂鬱心情、(2)失去興趣或喜樂,此兩項症狀至少有其中之一。
(1) 憂鬱心情、幾乎整天都有,幾乎每日都有。
(2) 在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興趣或喜樂都顯著減少,幾乎整天都會,幾乎每日都有。
(3) 非處於節食而明顯體重下降,或體重增加;或每天都食慾減少或增加。
(4) 幾乎每日失眠或嗜睡。
(5) 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註:非個人意志所控制之行為反應)。
(6) 幾乎每日疲累或失去活力。
(7) 幾乎每日有無價值感,或過分或不合意的罪惡感。
(8) 幾乎每日思考能力或專注能力減退、或無決斷力。
(9) 反覆想到死亡、反覆出現無特別計畫的自殺意念、有過自殺嘗試、或已有實行自殺
的特別計畫。
由上述可知,憂鬱症狀涵蓋了身體、情緒、思考、行為等各方面,其診斷亦有相當嚴謹
標準,且即使得知憂鬱症的診斷內容,仍需至精神科(或身心科),由專業的精神科醫生
來作診斷。
【如何改善】
憂鬱症成因層面廣,舉凡體質、性情、人際關係、誘發因素、錯誤的信仰觀等等,皆可
以是致病因子;如同致病成因,改善憂鬱症也是多向度、多方法的。
作者陳善養、奧伯格指示讀者可由情感、行為與認知層面著手。
情感層面
有些人則認為情緒是頑皮不乖的孩子,應該要極力壓抑;某次,在情緒管理講座上,筆
者即席請與會者任意拋出情緒詞彙,發現與會者多數不能流利的說出情緒詞彙,也有出
現無法區辯想法與情緒字詞差異的現象;可見得生活中,的確有些人對自己的情緒感知
是較為陌生不熟悉的。然而作者認為感受是來自神的恩賜,且感受通常會反映我們最深
層的想法;因此可藉由發掘個人情緒感受為起點,從認識情緒到接納、宣洩、處理情緒
,使得情緒蓄水池能夠獲得適當的調節。(此部分可見《情緒四重奏》一書或見《情緒
四重奏》之推薦文)患者雖然表示自己的心情低落,但有時候會發現在細細詢問關心之
下,仍能找出患者心情有比較好一點、稍微不那麼憂鬱一點的時刻;此時若能從談論憂
鬱感受,轉而詢問何以能夠心情稍稍好轉,將能夠從中找到幫助病患心情提升的妙方,
並且亦可將沉重的互動氣氛轉向較有力量、希望、光明的一面。
行為層面
思想、情緒和行為會成為互相循環影響的因素,作者說明:「抑鬱症經常是向下迴旋。
你愈覺得糟糕,愈不會行動。你終止活動,使你對於自己的被動狀態,覺得內咎和難過
,從而使你失去進一步的動力」。因此,倘若能記錄、反省、評估自己每日的時間運用
,同時安排「具備策略的行為」,亦即依續處理事務且每次只做一點,使得嘗試試驗容
易成功,而成功經驗又能擴展下一步的嘗試。
除此之外,尋找能夠照顧身心的行動,如均衡飲食、學習放鬆技巧、外出接觸人群與陽
光,以及找到支持下去的重要力量,例如,有的母親即便十分憂鬱,但為了照顧孩子卻
能夠不再嗜睡,而起身照顧孩子的生活需求。從中既可找到憂鬱症嗜睡、看電視、哭泣
、煩惱等負面行為之外的正向行動,又可將子女成為病患的重要支持力量,使得病患因
子女而能維持正向行動,又從正向行動中逐漸看重自己的能力,以便擺脫向下迴旋的處
境。
認知層面
Albert Ellis是理情學派的創始者,《妥善處理抑鬱症》作者也自Ellis歸結引用了認
知部分的觀點,認為憂鬱症的患者都有扭曲的思維模式,以下摘錄部份思考特點:
1. 孤擲一注的想法(認為自己或事物不是完美就是失敗)
2. 以偏概全:把負面、片段的假設推論至生活或個人所有層面。
3. 思想上的過慮與否定正面:特別重視負面的觀點或事件,對於正向的部份無法正視
關注或不易記得。
4. 誇大災難式的思考:將事情的發生往極為嚴重的負向結果去思考。
5. 「應該」的表達方式:思考模式中常有「應該」、「一定」、「理應」等觀點,顯
示出想法上的絕對性或僵化。
因此,Ellis的ABC(註3 )情緒日記,能幫助病患再次反省這些想法的適切性,以便從認
知層面,幫助病患調整原本僵化的思考模式,轉而變為較有彈性符合現實的思考模式。
【重新開始】
憂鬱症患者需要靠著多元的協助,展開更健康的生活模式,在身體方面有健康的作息和
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心理方面則可訓練思考方式和適當宣洩情緒;靈性方面可常常與
神連結,有健壯的信仰觀,也可將痛苦常常向神傾訴;在群體方面則是需要常常與人連
結,避免落入自憐自哀的孤單景況。相信即便在憂鬱深谷,也能在上帝面前擁有嶄新的
人生,因為聖經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
都變成新的了。
註1:憂鬱症其實僅是各種精神疾病之一,但因為現今社會對於憂鬱症的接受度較高,
一般病患較容易接納自己得的是憂鬱症,因此憂鬱症甚至被戲稱是垃圾桶疾病──只要
是精神疾病,就自稱是得了憂鬱症。事實上,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V)將精神疾
病共分為16大類,各類之下又有數種疾病,憂鬱症則屬於情感性疾患類別中的一種。
註2:本文僅節錄部份DSM-IV診斷重點;且憂鬱症的診斷中,症狀的出現須非藥物或其
他因治療生理疾病所導致,且達到影響個人各方面的重要生活功能。
註3:由於想法會影響人們如何看待事物(例如,當認定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即有可
能影響心情),ABC情緒日記即是用來調整僵化的思維模式。「A」表示事件;「B」表示
想法;「C」表示情緒與結果。 | j*******7 发帖数: 6300 | 2 也曾试图帮助过一位忧郁症病人。虽然那人是受洗基督徒,但在我看来根本并没有真信
。发现拦阻其真心相信得医治的就是反基所鼓吹的那些破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