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j****m 发帖数: 213 | 1 关于《红楼梦》,鲁迅曾说:“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抛开《一九四二》这部电影的本意,我只想说说我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的东西。
-----题记
有同事说《一九四二》里有一个部分太假,就是在瞎鹿的母亲快死的时候,老东家从自家的粮食里用碗盛出一碗,打算送给瞎鹿时,围观的那些灾民为什么没有抢?如果是真实情况的话,周围围观的人早就哄抢了。
对此言论,在某种程度上,我不敢苟同,只能是部分同意,而对于原影片的相关剧情,我却给予很大程度的支持。
就像秦二世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并说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句子,是需要一定前提的,而这前提却是相当客观并致命的:
1、陈胜早在年轻的时候,就说过:“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从这两句可以推出:陈胜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比较有志气,而且,思想,比较先进。
2、秦朝统治残暴,阶级压迫及其严重;
3、陈胜、吴广的生命与秦朝的统治有直接的冲突: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根据秦公家法律,迟者斩首。
如果,第1条是导火索,第2条是炸药,那么,第3条就是星星之火。
纵观历史,无论是战争还是起义,三者缺一不可。
同样,回到影片中,看看片中的背景:
第一、没有“陈胜”、“吴广”之类领头人的存在。在那个年代,人们从一出生,就被灌输了阶级主义、尊卑等等思维枷锁,所有的人自生下来就被告诉他们天生就是比那些地主家的孩子卑微,一切都是命···并没有人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觉悟。在片中,当老东家盛出一碗小米打算送给瞎鹿时,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我觉得,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去抢,其他人肯定是蜂拥而起,可惜没有带头人···
第二、老东家为人并不残暴,他激起的只是人们心理的不平衡,而非怨恨、仇恨。就像片中瞎鹿的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说有灾好,让他家也变成了穷人。”这样的思维,是不可能造成哄抢的。
第三、他们的死活与老东家并没有直接的冲突。虽然那些人也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但是,那些问题,不是老东家给他们带来的。也如片首,一个叫刺猬的人领着一群饥饿的灾民到老东家那里讨吃的,如果不是因为老东家派人去县里请兵,来抓刺猬和那些灾民,老东家的家就不会被烧。同样,如果当时,那些灾民的死活与老东家发生直接的冲突,哄抢,也一定会发生。只是,很可惜,没有···
回过头来分析这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很明显的思维枷锁型,因为每个灾民的思维都有枷锁,所以不会有带头人。
第二个是隐形的枷锁。举个很现实的例子,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仇富心理,但是,对于富人,大家都不敢公开的去仇视,为什么,因为心理有畏惧。这种畏惧,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赋予的,是中国人的共性,而这种共性,在无形中,也就限制了我们的思维,也就是隐形的思维枷锁。
对于第三个,“没有直接的冲突”我觉得,这并不能只表明那些灾民恩怨分明,而或多或少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表现,用一句很典型的成语:井水不犯河水。他们并没有去想凭什么老东家有那么多粮食,而是想的是那些粮食是老东家的,老东家的粮食,在某种程度上是老东家的,就像我的粮食是我的一样,我去抢,在某种意义上,是“抢”···这也是思维上的枷锁。
当然,对于那些灾民没有抢老东家的粮食,不可避免的,也有老东家把自己的粮食“藏”的很好这个因素。
换个笼统的角度,可以拿片中老东家的粮食,最终被国民党军人抢走作对比,那些军人与灾民相比,最关键的是那些军人无所畏惧,思维没有枷锁,所以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就像新中国成立后,各届国家领导人都强调的一个词:解放思想。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对于当时中国的贫苦大众来说,其内心对于自己的贫困现状,是有一定的自我解说并习惯于如此的,是很沉重的思维枷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