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t*******a 发帖数: 4055 | 1 中国火箭专家赤子铸箭:同学留美造“民兵”,我回祖国造东风
Aa
人不能为名利活着,这看似热血的话但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中国有一群这样“热血
”活着的人,也正是这群不计自己名利一直在默默奋斗的人们,也正是他们才造就了现
在这许多混逐在名利场上高大上们,让他们有了追逐名利的基础与环境。
这有一篇故事,似乎见过很多版本:
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现在他已经去世了),当年我们都在美国留学,我回国了,他
留在了美国。他是跨国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曾是航天部的总工程师。他的年薪是30万
美元(上世纪80年代),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
别墅,我住在很普通的单元房子里。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从中国第
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
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于世
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这故事听起来似乎很白痴。的确,现实中我们混荡在职场,商场,甚至官场眼里只有名
利的高大上们,很难理解这种情怀。习惯性的思维让他们学会胡吹,爱慕虚荣,追逐那
能让自己愉悦和快乐的名与利,真的很难理解例如钱学森、梁思礼这样的科学家放弃高
薪收入去国内受苦,回国白手创造中国自己航天梦的民族情怀。
“我的孩子,你要少吃点苦,缺什么和爸爸妈妈说啊……”
当我们这一代都在这样谆谆告诫我们的下一代,期望他们未来有个安逸,轻松地生活的
时候,我们似曾想过,究竟什么才是让我们可以自豪的一生。
人这一生都要为一件事执着一辈子,为名为利?且不知所谓的名利都不及一颗赤诚的爱
国之心,只有真切为国,为家而努力,你的这份名才最大,你这所谓的利便变得微不足
道。
现在我们讲一位中国火箭事业的英雄,一位用爱国之心充斥自己人生,并使之发光发亮
的火箭专家梁思礼。
谈及中国火箭事业,大家了解的比较多的该是钱学森。不过今天我们要介绍一位协助钱
学森走出62年东风事件,并送杨利伟登上太空的梁思礼。
曾作为梁思礼秘书的中国第一位天空人杨利伟曾经这样评价:梁思礼在生活上多姿多彩
,他性格开朗、心胸开阔、眼界宽广、兴趣广泛,是一位思维广博、敏锐的战略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这个词似乎距离我们太远,梁思礼的海外求学历程却已经让我们这些年的天
之骄子们好好学习一下:
在天津读完高中之后,原本作为名门之后的梁思礼,却以为战争与国内的家庭的联系经
济来源断绝,几位兄长在战乱中也无法支援自己的小弟。但没有放弃, 心怀“工业救
国”的理想,梁思礼寒窗苦读,于1949年在辛辛那提大学拿到了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学
位。留学期间,他是个地道的穷学生,平日在学校食堂当洗碗工,假期去罐头工厂流水
线当工人、当水上救生员等,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
随后新中国建立,梁思礼便回国参与了中国火箭发展事业之中。
1949年10月,梁思礼被安排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
术工作,并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起草工作,负责起草中国运载火箭
研制的长远规则。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钱学森
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参加了党中央、国务院主持的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工作
,参加起草"喷气技术"(即导弹与火箭)部分。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一无技术、二无设备、三无厂房,很多技术人员甚至连导弹都没
有见过。但也在这种甚至可以说异常艰难的环境下,在伴随着国家最艰难的三年自然灾
害的岁月里,东风一号顺利升空,随后迎来了1962年3月21日,这个对于中国航天史最
重要的一天。
中国的航空人们都不会忘记这个时刻1962年3月21日9时5分,这个时刻不是伟大的成功
,而是失败后伟大成功的开始。
当摇摇晃晃的东风二号从半空栽下,在地面砸出一个深深巨坑的时候,中国航天人心一
下子凉了,凉到脚底。但即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没有一个人推卸责任,上到聂荣臻
元帅,下到每一个火箭人,都没有推卸责任,大家开始找寻原因。
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发射失败后,控制系统修改设计上遇到一个瓶颈。1963年的一
天,钱学森召集开会,研究修改设计问题。钱学森说看到一个资料,美国当时的研究已
能把空中飞行的一根光杆控制住。当时很多技术领导在场,谁都不敢说话,但是梁思礼
开口了,他说:“就算我耍赖皮了,还要说几句。”然后坦陈当时科研中的困难和问题。
听完梁思礼的陈述,钱学森随即表态:“那你们回去成立一个小组,杀出一条血路来,
我要亲自参加。”于是,十几个人的“杀血路”小组成立了。梁思礼协助当时的黄维禄
副总师领导并组织实施“杀血路”工作,历时3个多月,研究提出多种方案,控制系统
改进后,火箭于1964年连续8次发射成功。
随着这次失败,中国火箭发展梁思礼等专家们便以更坚实的步伐一步步完善东风-3、直
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每一步发展细节。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首飞因一根导线断开而坠毁后,梁思礼领导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
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使“长征二号”的可靠性大大提高。自1975年后,“长征二号”
连续将2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地送上天。
将“最强”大脑装进“东风五号”洲际导弹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设计方案开始于1965年,“东风五号”要求目标打击精度更高
,控制系统首先就要改变过去的制导方案,但是技术跨度非常大,运载火箭研究院专门
组织了“东风五号”制导系统的方案讨论会,控制系统研究所重点对捷联式制导方案和
平台—计算机方案进行研究。
经过反复权衡,梁思礼决定在“东风五号”上采用这种制导技术。
平台—计算机制导技术的关键是要有运算速度快、小型化的弹载计算机,也就是集成电
路计算机。它的成败,决定着我国的战略武器能否形成战斗力。
任务落在了梁思礼领导的团队身上。受当时工作条件限制,大量数据只能靠手工穿孔纸
带输入,运算一次要花很多时间。为了赶时间,办公室里白天人人伏案,夜夜灯火通明
。1966年9月,一台全部国产的22位双极小规模集成电路弹载计算机终告完成。
正当大家如释重负的时候,坏消息传来:只有一个指标未达标——计算机体积过大,装
不进弹舱,而且所用组件太多,可靠性不高。
梁思礼明白,解决的办法唯有提高芯片集成度,芯片用得少,体积就小了,计算机上的
组件少了,可靠性也就相对提高了。谈起当时的思路,梁思礼常常引以为豪:“我们的
弹载计算机采用的是增量计算机方案,没有乘除法,只有加减法,虽然粗了一些,但是
少用了近1/3的集成电路,解决了小型化难题。”
很难相信,“东风五号”洲际导弹上使用的第一台弹载计算机,竟然只有12条指令,没
有乘法、除法指令的算术型增量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近两万次的水平,存储量
小的只有768个字,制导计算完全是通过增量的累加得到全量的。
1971年9月10日,这种弹载计算机参加了我国“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首飞试验,一举
成功。
随后一步步将中国火箭送上天空的过程中,梁思礼敢于直言为航天,争的不是名,争的
不是利,为的不是逃避责任,就这样秉持一个炽热的爱国情,在他最后一刻依然关心的
是中国航天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与亲人和学生说得比较多的还是航天育种的事情。谈
的还是我国发展航天育种,将作物种子搭载于航天器上,进行人工培育、优选。
2016年4月14日10时52分梁思礼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在梁思礼逝世之前他的名
字一直被默默埋藏在中国火箭工程,中国振翅腾空的伟大事业之中。
相比这些为国家振兴奉献的英雄人物,从科学家梁思礼到血洒大兴安岭,襄渝铁路上无
名铁道兵,坚守海疆礁石、高雪雪岭的可敬战士,我们身边那些浮夸胡吹,争名夺利的
人们是否都该冷静,冷静。
老一辈曾经的激情或许我们渐渐不能理解,但怎么做一个为中华崛起一起努力的普通人
我们却要好好的反思和总结,或许梁思礼院士这样杰出的人物离我们太远,但我们身边
依然有无数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事,得到周围人认可的无名平凡人。或许他们显得清贫和
不起眼,但却是这样朴实和真实的精神才真正构筑起中华崛起的精神之魂。
大国崛起慢慢长路,愿每一位有心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奉献的人们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认
同,让你们踏实和安详的一生让那些浮躁喧嚣好好反省一下,什么才是能凝聚中华崛起
的磅礴力量,什么才是获得宝贵财富的人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