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y********l 发帖数: 3970 | 1 中国为何无法生产圆珠笔球珠?因没动力去研究
2016-01-24 10:07:05
来源:观察者网
大约20天前,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
展座谈会,他透露了一个“秘密” :“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
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
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如果不是李克强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真不知道。可是中国作为一个“制笔大国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圆珠笔笔头“球珠”却需要进口呢?
新华社昨天(1月23日)的一篇报道解开了这个秘密。原来,笔头和墨水是圆珠笔
的关键,其中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碳化钨球珠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
泛,我国已经具有很好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供出口。但球座体
的生产,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传统工艺需要分开进行处理加工。为
了满足出口的需求,国内制笔企业开始大量采用瑞士米克朗公司的一体化生产设备,以
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国外生产设备对原材料的要求相对更高,国产不锈钢线材无法适用,必须依靠日本
进口易切削不锈钢线材。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墨水也要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进口。从而
形成了我国当前圆珠笔产量第一,但核心材料和设备却大量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
而且,相对于钢铁产业,制笔是个体量很小的行业。一家钢铁厂一天的产量,可能
就够制笔行业消化一年。对钢厂而言,这点利润微不足道的,它没有动力去搞研发生产
,制笔企业也没有足够力量,因而依赖进口。
然而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在圆珠笔产业上,也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问题。
1月4日,李克强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
,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圆珠笔之问:小小“球珠”拷问中国制造
新华网1月23日电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
……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
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却
需要进口。
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我们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
“圆珠笔之问”更是“中国制造业之问”。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行业和专
家。
一个小小“球珠”的“尴尬”
圆珠笔由于易于携带、方便耐用,被广泛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据中国制笔协会
介绍,包括笔芯在内,中国圆珠笔产量已达到400多亿支。
“从数量上来看,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还不是制笔强国。”中国制笔协
会名誉副理事长陈三元说,虽然我国制笔产业很早就形成了,但在2011年我国启动核心
材料和设备自主研发项目以前,从易切削钢线材、墨水到加工设备都只能依靠进口。
据介绍,笔头和墨水是圆珠笔的关键,其中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
,碳化钨球珠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我国已经具有很好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
产需要,还大量供出口。但球座体的生产,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
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传统工艺需要分开进行处理加工。
”陈三元说,为了满足出口的需求,国内制笔企业开始大量采用瑞士米克朗公司的一体
化生产设备,以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据介绍,国外生产设备对原材料的要求相对更高,国产不锈钢线材无法适用,必须
依靠日本进口易切削不锈钢线材。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墨水也要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进
口。从而形成了我国当前圆珠笔产量第一,但核心材料和设备却大量依靠进口的“尴尬
”局面。
浙江文钰制笔厂负责人汪洪富说,用国外的设备和材料生产不锈钢笔头,企业成本
更高,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进口一台设备就要400多万人民币。这些年制笔行业中,产
业链低端的利润空间在不断降低,压力也越来越大。
“内力”不足终致“制笔困局”
据介绍,圆珠笔头的生产对加工的精度、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笔头上不
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
量级。
有关专家表示,每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笔头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笔尖的
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
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
据介绍,1948年,中国第一支国产圆珠笔在上海丰华圆珠笔厂诞生。改革开放以后
,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带动下,制笔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但企业散弱小、缺乏科研平
台、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原因,导致行业成长“内力”不足,一直制约着制笔产业技术
创新、产业升级的步伐。
浙江光华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樟荣表示,公司曾经研发出一款新笔,“当时
刚出来的时候净利润6毛8分一支,非常受市场欢迎。但一夜之间,40多家企业都开始生
产一模一样的笔,利润一下子降到了每支4毛,这款新笔不久就被跟死了”。
据统计,目前全国3000余家制笔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仅有250余家。制笔行业
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我们国家能自己造出宇宙飞船、原子弹,为什么生产一个
小小的圆珠笔头的“球珠”,钢材却要长期依赖进口?不是因为这个技术有多难,而是
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研究。
陈三元表示,圆珠笔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一个国家制工业的方方面面,墨水研制
需要化工业支持,生产设备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能力,特殊钢材则取决于国家钢铁产业的
科技水平。
“相对于钢铁产业,制笔是个体量很小的行业。比如,一家钢铁厂一天的产量,可
能就够制笔行业消化一年。”陈三元说,对钢厂而言,这点利润微不足道的,它没有动
力去搞研发生产,制笔企业也没有足够力量,因而依赖进口。
科技创新打破“进口依赖”困局
据中国制笔协会介绍,2010年底国家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了调研,并于2011年启动了
“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国家拨款近6000万元支持相关科
研机构、企业针对中心墨水制造、笔头不锈钢线材、加工设备等开展科技攻关。
经过不懈努力,项目于2015年通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验收,实现了一系
列技术突破。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制笔行业的“进口依赖”困局,开始被逐渐扭转。
陈三元说,我们研制成功易切削不锈钢线材以后,日本的钢材供应商立刻将价格从
每吨12.5万元下调到9万元左右。同时,我们还研制成功了两台国产笔头制造设备,建
成了多条墨水、新型结构笔头的示范生产线。进口墨水的价格和数量也都在下降。
有关专家表示,实际上,万宝龙、派克等国际知名制笔企业在中国都有代工厂,这
证明就工艺水平来说,目前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不比国外的差。但由于核心技术缺
失,我们从生产加工到国际标准制定都缺乏主动权。
在“中国制笔之乡”浙江省桐庐县分水镇,虽然已经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全镇共
有制笔及配套企业739家,圆珠笔年产能已达180多亿支,但大部分企业仍然从事产业链
最低端的加工组装。
有关专家表示,一个小小圆珠笔的问题,也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问题。
科技创新的步伐不能停顿,应加大投入完善产学研平台,我们的制笔技术在提升,国外
也在不停进行技术更新,要坚持不懈的追赶超越。
陈三元说,现在虽然已经在易切削钢线材、墨水等技术实现了突破,但企业接纳新
技术和设备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正在努力加大新技术的推广。但拥有了先进技术和设
备,要真正制造出国际一流的产品,还需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都是中国
从一个制笔大国走向制笔强国不可缺少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