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h*******u 发帖数: 15326 | 1 雷布斯的好梦到了清醒时刻:小米神话终结
文章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于 2015-10-26 20:52:02
销售量是实打实的数据,虽然一次跌落宝座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如果再加上其他诸多
征兆,你或许会明白,小米现在正处于一个多么危险的历史节点。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李云蝶
雷布斯的好梦似乎到了清醒时刻。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10月22日公布的简报称,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华为智能手机
在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81%,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大生产商。而小米——
下滑到第二名!
IHS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提前透露了小米和华为的第三季度出货量:第三季度
小米智能机整体出货量为1850万台,较第二季度出现了下滑。而华为第三季度的智能机
出货量为2740万台,较第二季度也出现了下滑,但国内销量增长了4%。
销售量是实打实的数据,虽然一次跌落宝座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如果再加上其他诸多
征兆,你或许会明白,小米现在正处于一个多么危险的历史节点。
国内市场难以为继
一方面,作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达到了1亿部,
但六年来首次出现增长放缓;随后,在今年第二季度,占到全球30%的中国智能手机销
量再次出现4%的下滑,这在历史上同样尚属首次。
由于目前小米的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中国市场,其在中国市场的疲软将为其未来发展蒙上
阴影。
在过去数年中,小米通过网络销售低端智能手机以及社交媒体造势,借力中国智能手机
市场的崛起实现了自我的快速发展。而第三季度的数据或许也在暗示,小米可能开始失
去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动能。
另一方面,在低端机市场中,小米的境遇和多年前处于衰落期的诺基亚颇为相似。
2012年,诺基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遭遇中国低价手机厂商围攻,本已迅速下降的市场
份额又被分了一杯羹。
同样,小米现在也正受到国内厂商的围攻,主攻线上的魅族、锤子、一加,以及主攻线
下的OPPO、vivo,各路厂商纷纷崛起,各大品牌都在积极争抢市场份额,狼多肉少,小
米面对的竞争之惨烈,可见一斑。
走出国门受阻
现在,小米还打算进入美国市场。小米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斌在近期某媒体活动上指出
,小米正在考虑进入美国市场,主要销售小米的中高端产品小米Note和小米Note Pro。
进入北美市场绝非易事,尤其是专利缺少可能让小米面对来自各个手机品牌的诉讼。去
年小米刚进入印度时,就受到了来自爱立信的专利诉讼。
CNBC在近期一则报道中泼了一盆冷水,“在美国市场,除了专利,小米还要小心它和苹
果手机极为类似的设计,这都可能给它带来麻烦。”
除了专利缺乏,来自IDC的数据显示,中兴在2015年第二季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占到了8
%,一跃成为了美国第四大的手机品牌;华为旗下独立手机品牌荣耀也已确定进入美国
市场;酷派进入美国市场已达四年之久;一加更是凭借与CM系统的合作而在海外市场打
出一片天,其总销量的40%是在美国完成的;甚至最近连锤子也打算进入美国市场。
国内的竞争对手跑到国外也没甩开,对于这样的小米来说,即使从谷歌挖来雨果·巴拉
和 Jai Mani,可能是无济于事了。
高端市场乏力
小米产品线布局过于单一,“为发烧而生”的新鲜体验过去之后,很难形成用户粘性群
体。
从产品布局来看,以华为为例,其在599元-3699元价位段,均有“爆款”产品:3000-
4000元价位段的Mate系列,2000-3000元价位段的P系列,1000-2000元价位段的荣耀系
列,1000元以下价位段的荣耀畅玩系列等,均有不错的销量。
而在小米的产品布局中,四个产品线红米、红米Note、小米、小米Note价位覆盖599-
2299元之间。按当前的产品线来看,形成较大的销量突破比较困难。价格超过3000元的
小米Note顶配版本,象征意义更是大于预计销量。
拿一个典型的价位段进行分析。3000-4000元价位段,小米几乎没有产品上榜,华为在
此价位段的份额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第一,超过苹果和三星。从产品多样化角度来看,小
米被华为碾压也不是没有道理。
小米的这一境遇和诺基亚2012年失去霸主地位时尤为相似。转向Windows Phone平台加
速了Symbian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趋势,迫使诺基亚通过下调价格吸引用户,从而在高
端智能手机市场上面临严重压力。
病急乱投医
小米现在似乎什么都想做。比如将大量精力放到智能家居上,在门窗传感器、人体传感
器、无线开关、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甚至电插座等设备上加强了和小米手机的连接性,
希望能够通过小米手机来操控家中的各种设备。
10月19日的一次发布会上,小米又发布了“只要1999元”的平衡车——小米九号平衡车。
抛开创新层面,这款产品还有很多实际问题。由于我国交通部一直没有给予其合适的分
类,不久前以北京、上海为首的大城市已经明令禁止电动平衡车上路,而在其没有纳入
法规管理前,这样的禁令恐将是长期且大范围的。
另一方面,全球知名的电动平衡车品牌赛格威的前任老板、英国企业家吉米·赫塞尔登
就是因为乘骑电动平衡车而不慎坠河身亡,它的安全问题和实用性还有待考量。
总之,当一个专注于某个领域的品牌开始生产一些奇怪的东西,多半有点病急乱乱投医
的味道了。
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当苹果刚开始考虑做电动车的时候,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
Elon Musk)曾嘲讽道:“对于苹果来说,造汽车合乎逻辑,因为总算提供显著创新了。
只做根新铅笔,或者只做个更大的iPad都不够创新。”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