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l 发帖数: 3438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po (小坡), 信区: Joke
标 题: 当美式笑话遇到中国观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4 16:30:00 2015, 美东)
“三,二,一,鼓掌!”在北京的这间演播室里,观众们面对空空如也的舞台兴奋地欢
呼起来。这是去年1月的一天晚上,他们正在参与录制《是真的吗?》,这是中国官方
媒体中央电视台二套播出的一档栏目,主持人是喜剧演员黄西(Joe Wong)。在黄西上台
讲笑话之前,导演希望先录好观众的反应。“别太安静,”他向观众建议道。“这是一
个欢快的节目。”
几分钟后,灯光闪烁起来。“有请黄西!”报幕员高呼道。现场响起范·海伦(Van
Halen)的《跳跃》(Jump)的前奏。黄西从观众身后的一扇门中跑出来,对着镜头做了一
个“摇滚不死”的手势,又像吉恩·西蒙斯(Gene Simmons)那样摆动舌头,随后跳跃着
走上了舞台。他的发型和眼镜落伍得厉害,再加上红色衬衣和金色领结,看起来就像一
个老顽童。(他现在45岁。)
黄西随后开始了10分钟的美式单人脱口秀,其中的笑料都明显带有中国特色。他说,一
名男子用胡椒喷雾抢银行被抓了。“头两次成功了,第三次被抓住了,因为警察是武汉
人。”(武汉菜很辣。)“有人说现在要结婚必须得有车有房。但我老婆和我结婚的时
候,我们没有车也没有房——我也没把她甩了啊。”(在中国,车和房一般由男方提供
。)这些笑话中间夹杂着一些音效:弹簧弹出的声音,以及钢琴的叮咚声。
看着他的表演和观众常常有些冷场的反应,你不会猜到黄西是中国最成功的单口喜剧演
员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单口喜剧行业的状况,这种表演形式仍在起步阶段
,黄西也是。多数观众看黄西表演时,不光是第一次见到他,这也是观众第一次现场观
看单口喜剧。他们有时候并不明白该如何做出反应。
黄西在北京市中心的69咖啡店演出
2001年,黄西在休斯顿首次接触到了单口喜剧。他从北京搬到休斯顿是为了拿生物化学
的博士学位。许多笑话他都听不懂,但他很喜欢那种氛围。没人知道喜剧演员接下来会
说什么,这一点他很喜欢。
他觉得自己也有这个能力。在德克萨斯州,为了练习英语,他曾经参加过国际演讲会(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的课程,并在演讲中经常把听众逗笑。“我有过一次临
近死亡的体验,”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我经过了一片坟地。”在搬到波士顿,并在那
里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工作之后,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喜剧班的夜间课程,并开始在全市
参加开放麦之夜的活动。
他的第一场演出相当失败。2002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他在一家体育酒吧里站着讲笑话。
他说自己不想回到中国,因为在那里无法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做一名少数民族”。观
众中有几个朋友礼貌地笑了笑。演出结束后,一名男子走过来跟他握了握手。“我觉得
你可能很幽默,”他说。“但你说的东西我一点也听不懂。”
那时,已过而立之年的黄西正在经历身份危机。他在美国已经待了八年,但仍然觉得自
己没有存在感。他的英语在进步,但在美国人那里听起来,还是不知所云。他喜欢化学
研究 ,但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地方。“我希望可以指着某件东西
说,‘那就是我’,”他说。
黄西决定继续讲笑话,他讲得越多,讲得就越好。2003年,黄西成为了参加波士顿喜剧
节的96名喜剧演员之一,并被《大卫·莱特曼深夜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的工作人员艾迪·布里尔(Eddie Brill)看中。在连续多年把自己逐渐取得
进步的表演DVD寄给布里尔之后,黄西终于接到了邀请自己去纽约的电话。
2009年4月,黄西第一次登台的时候,现场的气氛有些紧张。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深夜
秀的喜剧演员,却更像是一名迷了路的游客,不小心闯进了CBS的演播室。他的卡其色
裤子被提得很高,脸上写满了慌张。“大家好,”他用紧绷的嗓音说。莱特曼的观众们
紧张地笑了两声。黄西停顿了几秒,然后说,“那个,唔,我是爱尔兰人。”
观众发出一阵笑声,然后,人们开始理解这句话的荒谬之处,又接着爆发出一波笑声—
—这种余波式的模式后来成了黄西的名片。此后,他如鱼得水。每一个笑话都达到了效
果。观众们的笑声似乎既是因为笑话本身,也是因为讲笑话的人出乎意料。
黄西很快就聘请了一名经理、一名经纪人和一名律师。2010年,他被邀请到华盛顿参加
广播电视记者晚宴。在那里,他面对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调侃了起来。“我读
过您的自传,今天见到您本人,”他说。“我觉得书里写得比真人好多了。”
在记者晚宴之后,黄西发现自己收到了更多来自中国观众的邮件。他的表演视频在世界
的另一端迅速传播,观众们都感到不可思议,一名中国喜剧演员居然当着美国副总统的
面开他的玩笑。中国记者开始联系采访他,这些采访请求很快变成了正式的邀约,包括
中央电视台请他到北京主持一档每周一期的节目。
黄西之前没打算回中国。那里基本上没有单口喜剧。而在中国推广单口喜剧,意味着要
挑战延续几十年的喜剧传统,而相当同质化、基本上由国家经营的媒体一直在巩固既有
的传统。此外,在一个没什么幽默感的政府治下,追求一种十分不敬和挑战权威的娱乐
形式,也存在潜在风险。这个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一些大逆不道的笑话,人们喜欢
拿中共领导人开玩笑,但这些笑话通常是私下里或网上匿名传播的。而喜剧演员没办法
选择匿名。他们面临着一个更决绝的选择:要不要嘲讽权力?
不过,就像许多海外游子一样,黄西感到了祖国的召唤,也为它迅猛的变化感到兴奋。
他也知道,中国有14亿观众,许多人刚刚开始对单口喜剧感兴趣,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黄西在2013年夏天回国的时候,喜剧在中国经历了短暂的繁荣。政府对《美国偶像》(
American Idol)式的歌唱类选秀节目及其他借鉴外国的真人秀节目的数量做出了限制。
之后各电视台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喜剧,它们宣称2014年为“喜剧节目元年”,并推出了
《喜剧之王》和《谁能逗乐喜剧明星?》等节目。
突然之间,单口喜剧无处不在,虽然人们仍然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
“人们为什么笑?”西江月问道。这是一个为期一周的单口喜剧研讨会的第一天。西江
月是北京脱口秀俱乐部的创始人,他的俱乐部里有十几名喜剧演员,在北京各处演出。
西江月的开场内容是一些很基本的东西。研讨会在北京西北部一座社区中心的楼上举行
,他的六个学员坐在折叠椅上听着。
身材结实的西江月眉毛有些凶恶,他现年33岁,曾从事信息技术行业。这是周六的上午
10点,他喝了一小口红牛,然后抛出了上述的问题,让大家思考。“感到高兴的时候?
”一名学员主动回答。另一人说:“受到赞美的时候。”第三个人说:“结局出乎意料
的时候。”
西江月鼓励地点点头。最后一名学员接着说:“比如,我看到一本书上说——吸烟有害
健康——于是我把书戒了。”其他人报以掌声。西江月对学员们说,幽默就是出乎预料。
西江月把讲台交给了一个名叫宋启瑜的喜剧演员。性格有几分顽皮的宋启瑜27岁,带着
无框眼镜,看上去很有喜感。他是在网上看了黄西的节目才了解脱口秀的,之后他很快
迷上了喜剧的结构和幽默的原理。2011年,他辞去了讲师的工作,攻读戏剧硕士学位,
专业是喜剧。他现在全职表演单口喜剧,希望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电视脱口秀节目。
中国最常见的喜剧形式是相声,那是一种通常由两人表演的传统节目,其中通常包括一
些文字游戏,以及对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引用,此外还包括唱歌和舞蹈。相声的起源是
晚清时期的街头卖艺。一则典型的相声段子中,两名男子(相声演员通常是男性)打算
合演一段著名的京剧,但只有一人懂戏,另一个人只是假装会唱,但却让真正会唱的那
个人出洋相。美国最近似的节目是埃伯特和科斯特洛(Abbott and Costello)。
相声演员大多是按照师父教给的词来说,但单口喜剧演员则会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其形式保障了独特性。“相声只是为了笑,”宋启瑜对我说。“脱口秀还与思考有关。
” | L****8 发帖数: 3938 | 2 二鬼子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 发信人: xiaopo (小坡), 信区: Joke : 标 题: 当美式笑话遇到中国观众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4 16:30:00 2015, 美东) : “三,二,一,鼓掌!”在北京的这间演播室里,观众们面对空空如也的舞台兴奋地欢 : 呼起来。这是去年1月的一天晚上,他们正在参与录制《是真的吗?》,这是中国官方 : 媒体中央电视台二套播出的一档栏目,主持人是喜剧演员黄西(Joe Wong)。在黄西上台 : 讲笑话之前,导演希望先录好观众的反应。“别太安静,”他向观众建议道。“这是一 : 个欢快的节目。” : 几分钟后,灯光闪烁起来。“有请黄西!”报幕员高呼道。现场响起范·海伦(Van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