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8 发帖数: 24594 | 1 早在2013年,中国物流企业顺丰[微博]就在进行用无人机为偏远地区投递邮件的试验
。但在那时,并没引起太多人注意。
而仅仅一年之后,在汪峰的求婚仪式上,带着他的戒指翩然而至的白色无人机,却
意外地进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当事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架无人机抢了他的头条。
长期以来,主导全球科技创新产品市场,是中国制造的目标与梦想。正当人们都在
期待着中国的“苹果”公司出现时,一家位于深圳名叫大疆创新(以下简称大疆)的中国
公司,凭借出色而稳定的精灵(Phantom)系列产品,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消费型民用无
人机生产商。
2012年,大疆精灵系列无人机的问世,使民用无人机广泛应用于航拍领域,标志着
无人机进入消费市场时代。
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中,中国公司大疆创新占有70%的份额,而零度智控、亿航
智能、极飞科技等中国无人机公司,也都据有一席之地。
如今,全球每卖出10架民用无人机,就有7架为中国制造。每一架悬停在高空的无
人机,似乎都在用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发出同一种信号——无人机市场,中国在领航。
无人机创业者
在大疆公司,令本刊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一整面白色的墙壁上挂着的一组描绘人类
向往蓝天的宣传画——从公元前500年中国人发明竹蜻蜓起,直至10年前汪滔与合伙人
创办大疆。
2005年,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用自己积攒的30万元奖学金创立大
疆,早期产品主要运用在搜救、高空勘测等专业领域。
2011年,产品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疆,第一次与好莱坞电影制作团队合作
,研发随即转向航拍领域。2012年,大疆第一次把高端的陀螺稳定云台技术运用到民用
小型廉价飞行器里,之前业内还未有人做到。接着,汪滔带上大疆无人机,参与美国电
影航拍器材展。
如今,据汪滔“杀入美利坚”不过三年时间,大疆已拥有世界民用无人机市场70%
的市场份额。
目前,估值超100亿的大疆仅研发人员就有700余人。大疆企业宣传与公共关系部总
监邵建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最近的公司计划里,这一人员数字将翻倍。
与汪滔创业时同龄的亿航智能联合创始人熊逸放,也在短短6个月时间内,让他的
公司估值翻了25倍。
加入亿航前,2013年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的熊逸放,已称得上一名连续创业
者——高中时在新加坡做中文团购网站,大学时在硅谷做手机APP,毕业前又做起数据
库网站。
直到回国后,熊逸放与创始人胡华智共建亿航,无人机才走入了他的世界。
如今,亿航被看作是“大疆之后又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无人机公司。2015年2月
,熊逸放与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共同赴美,开拓海外市场。
被优待的中国制造
作为求婚事件的最大赢家、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的2800名员工之一,邵建伙与深
圳总部的同事们,第一时间分享了这则如同植入广告的头条新闻。
邵建伙告诉本刊记者,这不是大疆第一次被“优待”。在他看来,这些“优待”大
疆的对象,正是那些对中国制造向来“刻薄严苛”的英美媒体。
2015年1月,由于美国醉酒特工的操作失误,一架大疆无人机最终坠毁在美国白宫
南花园的草坪上。中国无人机瞬间占据着美国新闻头条。
但大疆却并未惊慌,甚至没有准备任何应急预案。
“我们的产品获得了美国市场的认可,所以我们并不担心。”邵建伙说。
在此之前,大疆无人机先后被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评为“2014年年度
科技产品”之一。因此,大疆并不惧怕无理由的“差评”产生。
在来自各行业的众多闯荡美国市场的中国公司中,大疆罕见地成为了那个被优待的
“中国制造”。
在美国,同样被优待的“中国制造”,还有来自广州的亿航智能。这家成立于2014
年4月的中国无人机公司,其产品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上线的24小时内,便打破10万美
元的众筹目标。
最终,亿航智能以86万美元的众筹金额完美收官。这一成绩创造了中国科技创新产
品在海外众筹的纪录,更是此前其在国内完成的两轮众筹金额总和的近10倍。
2015年1月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亿航智能最终在10多家无人
机公司中脱颖而出,获“最佳无人机奖”。
考虑到无人机产业的迅猛发展,美国公司亚马逊[微博]与谷歌[微博]在2014年主导
成立了小型无人机联盟(Small UAV Coalition)。作为联盟成员的中国无人机公司大疆
和亿航,将与亚马逊、谷歌、美国无人机公司3D Robotics、美国运动相机制造商GoPro
和法国无人机公司Parrot等全球12家知名公司一起,协助美国航空联邦管理局(FAA)推
进美国无人机的监管方案。
墙里开花墙外香
尽管占有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70%份额,大疆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却仅为总量的20%
。换句话说,自深圳发货的每10架大疆无人机产品中,仅有2架在国内售出,其余均销
往了海外。
无人机虽在国内持续增温,但消费级产品最大的市场,依然是美国与欧洲——其航
模运动发展较早、航模产品与应用较为普及、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2015年1月,美国CES首次设立无人机展区,共有14家无人机公司参展,其中半数来
自中国。这些参展的中国公司产品主打欧美市场,不论公司规模、成立时间如何,均设
有海外分部。
此前,亿航智能先后在国内外完成的3次众筹,或可说明两个市场的一些不同之处。
2014年5~7月,亿航分别在国内众筹网站点名时间与淘宝,完成2次众筹,合计金额
59万元。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亿航在国外众筹网站Indiegogo完成众筹,单次金额
达86万美元。
同样耗时2个月,对比国内外完成的众筹金额,两者之比约为1:9。
这些数据,或可回答国内玩家提出的质疑:“为何中国生产的无人机要请老外来做
产品演示视频,打上中文字幕?”
邵建伙称,“当一款产品同步推向两个市场,国内的反应要比欧美滞后6个月时间
。”
开源还是闭源
自大疆精灵系列产品问世,大疆创始人汪滔就在无人机行业里,走了一条类似苹果
公司的路子。其无人机产品选择了像苹果一样的封闭系统,也就是“闭源”。
大疆之后,无人机行业里兴起“路线之争”的说法,就如同手机领域的苹果与安卓。
“出现故障时,开源系统的无人机,自己动手就能修正,而闭源系统的无人机只能
拿回厂家返修。”玩家陈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然而,如同绝大多数用户一样,陈章选择大疆的原因是,比较之下,闭源系统的产
品更具稳定性。
大疆选择了苹果,自然有人选择安卓。3D Robotics 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便是其中之一。2012年,51岁的克里斯·安德森辞职《连线》杂志主编,创
办了无人机公司3D Robotics。该公司现已是大疆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面对大疆巨大的市场份额,克里斯·安德森坦言:虽然自己一直希望能像安卓那样
抓住无人机市场爆发的机会,但在这个市场里大疆才是榜样,是最像苹果的公司。
选择了开源的3D Robotics与大疆最大的不同是,其产品更容易搭建起能够开发多
个行业应用的巨大平台。
在克里斯·安德森看来,如同苹果的大疆,领先地位只是暂时的,“因为安卓开放
系统的市场份额终究超过了苹果”。
除克里斯·安德森之外,中国企业亿航智能联合也选择了开源。其创始人熊逸放利
用手机操控无人机,取代了传统的遥控器,成为被业内看好的一大应用。
利用手机端的优势,亿航不仅给予玩家颠覆传统的用户体验,还给予无人机更多可
能性。亿航计划推出手机端的社交平台,供玩家之间分享图片、视频以及航拍计划。
资本市场新宠
2010~2013年3年间,大疆销售额增长了近80倍。“到手即飞”的产品理念让大疆迅
速收获了大批零基础玩家,无人机产品开始由专业市场转向消费市场。
2013年,大疆销售额约为1.3亿美元,2014年提升至5亿美元,2015年有望再度翻番
,增至10亿美元。
之前,由于销售业绩一直在持续增长,大疆对资本市场并不太热衷。但是目前,这
一态度或将转变。据美国科技媒体网站The Verge称,大疆正与多家硅谷顶级创投基金
展开谈判,洽谈新一轮融资事宜。
知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红杉资本曾与大疆进行谈判。而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大
疆整体估值超100亿元,红杉资本预以2亿元的投资获其2%的股权。
除大疆外,极飞科技于2014年9月完成了来自成为资本2000万美元的A 轮融资。作
为国内最早研发多旋翼无人机的公司之一,极飞创始人彭斌表示,融资将用于技术研发
、产业链建立,以及市场推广。
紧随其后,亿航智能在2014年底完成了由GGV领投的共计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熊
逸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此轮融资,让创立仅6个月的亿航估值翻了25倍。
2015年1月,雷柏科技(41.46, 0.77, 1.89%)注资零度智控,使用自有资金对零度
智控增资5000万元,并设立合资公司。仅10天后,一款四旋翼无人机新品发布,这标志
着零度智控正式进入消费市场。
巨头也在寻求入场机会。腾讯就被传出将和深圳无人机公司九星科技合作,推出一
款消费型无人机,预计最早将于2015年5月开售。而近年来投资不断的小米也正在考虑
将“飞米”无人机公司收入名单。
亟待建立的监管围墙
目前,由于中国无人机监管工作存在多部门、多机构共同管理的现实情况,针对国
内无人机监管存在多项方案并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在2009年颁布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和2013年下发的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提出:
“重量小于7公斤的微型无人机,飞行范围在目视距离半径500米内、相对高度低于
120米范围内,不需要证照,但应尽可能避免遥控飞机进入过高空域;重量等指标高于
上述标准的无人机以及飞入复杂空域内,驾驶员需纳入行业协会甚至民航局的监管。”
除此之外,其他适用于我国无人机监管的法规条例,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以及《通用航
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等。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监管有重叠、规范不明确,是现阶段国内“黑飞”现象严重的
重要原因。出于维护全民安全,亟待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监管围墙。
同时,多数业内人士呼吁,在充分考虑法律与政策风险的同时,拥有市场优势的中
国无人机公司可适当转变企业角色,争取舆论和立法影响力,“从适应规则走向制定规
则,为推动行业立法作贡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