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n*********a 发帖数: 1956 | 1 在古代罗马社会中,地产的价值就像今日中国一样,在各种资产中最为受人重视。孟子
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所谓“恒产”的意思是指,君主要行仁政,让百姓们有稳定的生存收入。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要做到“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要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
早期罗马便是如此。当时的罗马,土地平均分配,所有公民都拥有一定量足以养家糊口
的土地。反之,土地本身也是罗马公民权的物质保障。与此同时,只有拥有土地的公民
才有参军入伍的职责和权力。对于这一点,曾担任罗马执政官的加图在其传世名著《农
业志》中这样谈到----“最骁勇的人和最强健的士兵均系农民出身,尤其是他们追求诚
实不欺、及其稳定的收入并极少招致嫉妒,而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他们极少有坏主意”。
由此可见,平均分配的土地将罗马公民牢牢黏合成一个淳朴却强劲的集体。
对于古代社会来说,自耕农义务兵组成的军队乃是最有纪律、最为强悍的作战团体。强
大的集体意识则加强了行政官吏的廉洁意识、责任感与奉献感。因此,正是罗马早期的
土地制度才为后来罗马军团横行天下数百年的历史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从数次布匿战争开始,罗马军团攻城略地,抢占了大片的土地。尽管对外扩张战争的胜
利带来了大量的土地,并且确实也分配给所有的罗马公民。但土地占有却越来越不均。
尤其在公元前218年颁布了克劳狄法之后,能获得稳定收益的地产更成为元老院元老与
贵族们的主要投资对象。该法规定,禁止元老从事商业活动,并禁止他们拥有经商的船
只。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日趋严重。希腊历史学家阿庇安在《罗马史
》中这样说到:“富有者占领大部分未分配的土地,时间过久之后,他们的胆子大了,
相信他们的土地永远不会被剥夺。他们吞并邻近的地段和他们贫穷邻居的份地,一部分
是在被说服之下购买的,一部分是以暴力霸占,因此,他们开始耕种广大的土地,而不
是单一的地产。”
贵族与商业、军事新贵们大量使用战俘充作奴隶这样的廉价劳动力来经营土地,榨取暴
利。与此同时,大量自耕农参军打仗,土地得不到打理,最终为大土地所有者无偿掠夺
或低价侵占。自耕农日趋破产,丧失了当兵打仗的权利。他们纷纷涌入城市,他们中的
大多数沦为在城中租房度日、无所事事的流氓无产者。
随着拥有土地的自耕农数量的大幅度减少,罗马军队的兵员补充发生了巨大的危机,最
终导致罗马在各条战线上纷纷败北,尤其是在北非的努米底亚遭受全军覆没之奇侮。面
对这一样情况,格拉古兄弟在担任执政官之后毅然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
公元前133年,提比略•格拉古颁布土地限额法令,提出限制个人占有土地500犹
格(125公顷)的规定来限制贵族过度占有土地,试图收回被侵土地分配给贫穷的罗马
公民。之所以要这么做,提比略•格拉古这样给出解释:“意大利的野兽有他们
的洞穴和藏身之地,而为保护意大利浴血奋战的人们除空气和阳光之外,一无所有;他
们没有房屋,没有栖身之所,他们与妻子儿女一起到处流浪。他们作战保护了其他人的
财富和奢侈,死时被授予‘土地的主人’,但未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但土地改革却遭到地产利益集团的强力反对,最终流于形式。阿庇安评价到:“少数对
于这个法律和誓言有一些尊重的人欺诈地把他们的土地转让给他们的亲属,但大部分人
根本就不理会这个法律。”而提比略本人却以自己被谋杀的代价草草失败收场。10年后
的公元前123年,提比略之弟盖约•格拉古试图再次执行提比略•格拉古的
土地法案,却在土地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之下最终步其兄之后尘被谋杀。格拉古兄弟的
改革失败之后,土地兼并垄断的趋势日趋恶化,自耕农破产势头加剧,兵源匮乏的情况
越来越严重。
迫于形势,马略当政之后,不得不进行了兵制改革,从而埋下了了罗马共和国转型为罗
马帝国的伏笔。马略规定,无论有无土地,只有是自由民都可以参军入伍。自此,罗马
军队由义务兵制转化为募兵制,军队主力由自耕农转变成流氓无产者阶层。
到了罗马帝国时代,大地产上的佃农或奴隶几乎完全取代了自耕农。在地产利益的刺激
下,罗马帝国的工商业与手工业数百年来一直停滞于前2世纪的水平,远落后于周边的
北非、希腊与小亚细亚地区。与此同时,巨大的地产利润却整个罗马社会的风气急剧转
变。有奶便是娘的流氓无产者缺乏政治参与公民意识,政府变成了腐化堕落的统治阶层
玩弄的工具,政治权力与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官吏腐败不堪,军人唯财是命。
尽管后来有图拉真、哈德良之类的英明君主能挽一时之狂澜,但罗马帝国的核心部分最
终还是殒命于淳厚简朴的日耳曼蛮族之手。而后的东罗马帝国虽仍自称罗马,却不过是
希腊人、马其顿人借尸还魂的产物。究罗马衰亡之因,无非在于地产利益集团的一支独
大。数千年前的历史教训犹在眼前,又有几多今人能从中汲取到经验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