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V 发帖数: 21731 | 1 在美国东北部距离波士顿大约1.5小时车程的埃克塞特小镇,有一所名叫菲利普斯埃克
塞特(Phillips Exeter Academy)的私立寄宿高中,它是Facebook创办人扎克伯格的
母校,也是美国奥数冠军的摇篮。每一年,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的6名参赛选手中
,总有三四名来自该校,几乎每年都有美国奥数金牌选手在这里诞生。如此的成绩,和
该校数学教师华裔华裔冯祖鸣息息相关。冯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奥数国家队主教练(
2002年后)。
去年冬天,我曾去这所学校探访。在拜访冯祖鸣老师之前,我通过网络了解了他的传奇
故事:14 岁进入北大少年班,18 岁考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学硕博连读,博
士毕业后他可以选择去华尔街工作,或继续数学研究,他却选择到埃克塞特教书,一教
就是17 年。
在一个叫 RatemyTeacher 的网站上,一位学生对这位华裔数学老师这样评论:“数水
平无与伦比,但他需要去上情绪管理课。”另一位学生说,冯老师上课火气大,在教室
里会因为一道数学题跟学生争吵。
冯祖鸣的学生之一、中国籍男生石小渔(化名)当初未进学校时,就听说有这样一位威
严的老师,一些美国同学见到他如同“老鼠见猫”。石小渔想象,冯老师应该是一位干
瘪的中国老头,或许脸部沟壑纵横,还留着山羊胡须。见面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高大威
猛、神采奕奕的中年男子。
冯老师课余时间还是学校女子足球队兼职教练,并在学校督导一个 36 人的数学社,其
中90% 为亚裔,石小渔也是其中一员。当年,马克•扎克伯格也是数学社的核心
成员。
当记者在数学楼见到这位刚刚上完课的传奇华裔老师时,他正坐在“哈克尼斯圆桌”一
角,阅读手机里一则好友刚发来的笑话,不时发出爽朗笑声,很难将他和西方学生眼中
“咄咄逼人”的教师形象联系起来。
“我只对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凶”,冯祖鸣笑道。尽管在美国生活多年,冯祖鸣仍是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话时眯着眼睛,嘴角挂着浅笑。在异国他乡采访,遇到这样一位
儒雅谦和的华人,让人倍感亲切。
在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记者发现该校上课很有特色:学生教学生。12名学生和1名
老师围坐在一张叫做“哈克尼斯”的椭圆形桌子前。数学课上,老师和学生各自拿出几
张A4纸,一共12道题目,学生一一上黑板讲解每一道题目,老师只在学生们全部束手无
策时才会开口说话。通常老师不直接讲知识点,而是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慢慢证
明出定理,从而令他们获得学习的自信。
全美著名“哈克尼斯”椭圆形桌
石小渔回忆说,一堂数学课上,冯老师抛出一道题,并连环炮式地问出三个问题:“你
说,老师为什么要出这道题目?”
“这道题目背后意味着什么?”
“它的模型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石小渔有些发愣。在中国,他感觉自己是解题机器,有信心攻克数学难题的堡垒,却从
未想过数学难题背后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的数学课堂,石小渔第一次感觉数学有意思,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只有明白
出题人的思路,才能真正了解这个模型,运用到实际中。”这是石小渔从冯祖鸣那里获
得的经验。
冯祖鸣在课堂上,经常会布置一些超出学生思考能力范围的题目。有一回,全场寂静,
大家都因最后一道超级难题沉寂无声。正当大家冥思苦想之时,一个学生居然趴在圆桌
上睡着了。
“要不要用一桶水把他浇醒?”一位学生看了看冯祖鸣问道。“还是把我的棒球棒交给
你吧。”冯祖鸣略带严厉的冷笑话,一下子把那个学生震醒了。
“学习基于兴趣,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冯祖鸣说,“像哈克尼斯这样讨论会形式的
授课,有助于教师抛出问题,让师生在各个层面的沟通中碰撞出火花。”
“很多华裔家长不能理解,明明交了钱,为什么老师讲得那么少?其实,我的力气都花
在备课的过程里。”冯老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数学奥赛是和普通的
教学分开来的,而我们所作的,就是想把教学过程变成奥赛那样,具备启发思维。”
多年前,冯祖鸣的一位学生做了一个毕业设计,因为这名学生平时喜欢上网免费下载歌
曲,但发现每次寻找免费歌曲太花时间。他想,如果有一种软件当下载一首歌之后,会
自动找到网上相同类型的免费歌曲链结,那多好。于是他发明了一款MP3播放器插件
Synapse,记录人们对音乐的喜好程度,并据此自动排列音乐播放顺序。后来该学生考
进哈佛大学,上学期间创办了风行全球的社交网站Facebook。如今,他的名字“马克-
扎克伯格”已全球闻名。
冯祖鸣的学生扎克伯格
“因为创造而开发出一项新行业,这是教育的目的。数学教育也是如此。”冯祖鸣评论
道。
在一个学生论坛上,有学生分析说,当年学长马克-扎克伯格之所以可以被哈佛录取,
原因之一是冯祖鸣给哈佛写了一封颇有含金量的推荐信。是真是假?我曾写邮件向冯老
师核实。他用英语简单回复:“他是一个很好的学生,12年级时是一位出色的学生领袖
,为团队做出很多贡献。但其他问题,你应该直接去问他本人。”
除了马克-扎克伯格之外,在冯祖鸣的指导下,菲利普斯埃克塞特的确出现了震惊美国
数学界的一批传奇人物。
比如,2008 年好莱坞电影《决胜21点》里“赌圣”原型马恺文(Jeff Ma),他在埃克
塞特学院毕业后考入麻省理工,成为学校“21 点小组”成员,依靠强大的计量分析神
算能力,他和同伴前往拉斯维加斯,一晚上赢走90 多万美元,被各大赌场列入黑名单。
震惊哈佛的华裔女孩龚逸然
2007 年考入哈佛的华裔女孩龚逸然(Sherry Gong),在埃克塞特读高中时,她参加过
5 次奥数比赛,获得1金2 银的好成绩。进入哈佛大学后,她选修了“MATH 55”,所有
的作业、测试、考试均得满分,震惊哈佛。这门课可谓“世界上最难数学课”,专为数
学极客设计,在国际奥数界赫赫有名。比尔•盖茨大一时也上过这门课。
对中国的数学教育,冯祖明有尖锐的批评,他曾在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时说:“一
直以来,亚洲人或者华人似乎有一个误区,认为我们的数学很好,其实那只是到中学为
止。进入大学以后,我们的能力,可以说很差。因为太习惯被动去等老师给问题,给公
式,不能自己创造。”
下面是外滩教育记者对冯祖鸣的采访:
B = 外滩教育记者,
F = 冯祖鸣(Zuming Feng )
B: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数学?北大少年班毕业后,您申请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
读数学硕士和博士。能否谈谈中美教育的差异?
F:我从来不认为数学是我的研究目标。我是一名教师,我并不研究数学。在我年轻时
,中国的确没有很多基于发展学生“兴趣”为主的教育。让人悲伤的是,这个现象在今
日的中国,或多或少依旧存在。我个人的感觉是,不仅是中国,所有的东方文化,都太
注重考试结果了。你要是太注重考试结果,这书是很难教的。家长急,学生也急。好像
人的心停不下来,让学生慢慢成长都不行,要马上看出结果来。所有的结果,都坏在拔
苗助长上了。我个人搞奥数,带领美国国家队参加比赛,成绩也很好,但也没见美国人
全民搞奥数。美国学生全民都在搞体育,基本每个学生都会参加一两项体育活动,但他
们参与体育,也不是为了拿金牌。
B:你所在学校采用哈克尼斯教学法教授数学。我发现这在美国其他高中并不常见。能
否谈谈如何用该方法对数学教学究竟有何帮助?
F:研讨会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法,可以在各种程度上帮助师生有
效的提出问题,交流思想。但我想说的是,数学就是数学,用许多方法教都能取得成功
,这跟有没有“圆桌”没关系。它主要基于四个元素:教师的知识丰富度和用心程度,
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用心程度。
B: 听说你现在带领的学校数学俱乐部 90%以上都是亚裔,而且成绩杰出的多为ABC(
America Born Chinese)。你觉得这是亚洲人具有数学天赋,还是跟家庭教育有关?近
年来美国队获得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F:如果我们有更多样化背景的学生,美国队(埃克塞特数学俱乐部)将更强大。这也
是我不断努力去做的。在过去的奥数比赛中,美国队在2004年,2005年和2011年获得第
二名。在过去10年,5:5平俄罗斯,6:4胜韩国(尽管俄罗斯和韩国都曾战胜过中国,
获得第一)。我想说,中国无疑是最难击败的对手。俄罗斯、美国和韩国在第二阵营。
B: 相比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大陆的孩子在美国高中学习数学,你觉得优势是什么
?不足之处是什么?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F:我认为每一个教育体系都有它自己的优势,关键是如何将优势最大化。对于非常非
常顶尖的学生来说,在美国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平稳地过渡到更高层级的学习中。
B:你的孩子喜欢数学吗?作为父亲,你是如何培养他们对数学/科学的兴趣?
F:我有两个孩子。他们喜欢数学,在课余时间也参加数学活动。我和我的妻子想尽办
法帮助他们发展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索欲望。但我们不知道我们
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我们非常肯定的是,我们的确犯了很多错误。
何谓“哈克尼斯式”圆桌教学法
圆桌教学法又叫“哈克尼斯式”教学法,是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最突出的特色。学院
把课堂布置成辩论室,采用亚里士多德式的教学方式,即12名学生坐在一个大的椭圆形
的桌子前方,鼓励每位学生以一种讨论的方式进行课程。学院对每一门课程都采用这种
讨论机制,不论微积分还是哲学或古典文学。这种理念的基本原则很简单,即老师仅是
会议的主持人,学生可以更好地自主学习,或彼此相互引导、相互启发。在实际教学操
作过程中,老师的工作也只是避免使讨论演变成恶性争论,同时提供一些专业的解释和
澄清,从而使学生对教学材料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围绕在圆桌周围,师生
之间的传统区分被取消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相处舒适自然。在课堂上,即使学生对课堂
外的某个内容或某项领域有特殊兴趣时,也更勇于向教师求助。
“哈克尼斯式”圆桌教学法得名于美国石油大亨爱德华•哈克尼斯。1930年,他
决定向埃克塞特学院捐款时提出了一个附加要求:学校必须创造并实践一种变革性教学
法。“我脑海中的课堂是学生围坐在一张桌子前,老师与他们交流,通过一种类似开会
的方式引导他们,鼓励每个学生发言,这会是教学法的真正革命。”
圆桌最后被设计成椭圆形,并一直沿用至今。圆桌最长直径 6 米,周围可摆放 13 把
椅子,圆桌有 13 块木板,当学生考试时可以抽出来,然后把椅子转 90 度角,可以让
学生背对背地考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