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b*****d 发帖数: 61690 | 1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记者 阚枫)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节前从中央到地方,狠刹公
款送礼、严打节日腐败的一道道禁令,让今秋的高端礼品市场应声遇冷。然而,严令之
下,“送礼风”却催生出花样翻新的新形式,“不得不送”的社会心态,也折射出杜绝
节日腐败,还需解决送礼背后多重深层课题。
三令五申刹送礼风 这个中秋不好“送”
9月15日傍晚,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北京二环路西北角的西直门桥下,387路
公交车堵在拥挤的车流中。一位焦躁乘客问售票员:“这大周末的怎么还这么堵?”旁
边的一个老先生立马高声插话:“因为送礼!这两天中秋节送礼都得开车,员工给领导
送,商人给当官的送,小官给大官送,地方的来北京送……”
这是北京一家企业公关经理孟庆(化名)给记者讲述的一段见闻,而颇具讽刺的是,
当时同在这辆车上的孟庆正拿着刚从超市采购的礼品:购物卡。“还好我没给北京添堵
。”孟庆笑道。
负责企业公关的孟庆,对这种年年“路演”的中秋送礼风深有体会,不过他深信,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秋路况”一定算是好的,因为“今年的礼不好送,至少不好‘
明目张胆’地送。”
往年连着中秋、国庆“双节”的9月,孟庆都会在送礼与宴请中忙得顾不着家,然
而,用他的话说,“今年的气氛有点不寻常”。
今年,从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时间的8月21日开始,中央在两周内连发三次禁令
,狠刹中秋、国庆“双节送礼”,更加不同寻常的是,中纪委还针对上述禁令,公布举
报电话和网址,力求开门反腐。
“我们是私营企业,谈不上公款送礼,但是政府部门是我们送礼的重点对象,今年
风声这么紧,贸然送过去,像是把人家往枪口上推,反而弄巧成拙。”孟庆说。
因为担心“撞枪口”,往年火热的中秋高端礼品市场在今年明显降温。中秋前夕,
在记者走访的几家京城大型超市中,往年动辄成千上万元的“天价月饼”风光不再,市
面上月饼礼盒的价格多在300元以下。“往年货架上500元以上的怎么说也得占三成,而
今年供货商都鲜有高价货。”一位超市促销员向记者介绍。
“大闸蟹”回归平民价,高档烟酒茶中秋遇冷,倒券“黄牛”生意惨淡,“双节”
宴请预定冷落……在各地媒体的报道中,因为中央禁令,往年在“双节”赚的盆满钵满
的礼品行当今年普遍疲软。市场的反应可以看出中央禁令的威慑力,但是,一纸禁令是
否真的刹住了备受诟病的“节日腐败”?
一个审批十几个章:“不得不送”催生送礼新招
“虽然风声紧,但是该送的也都送出去了。”距离中秋节还有3天时,孟庆手里的
“送礼名单”上最终还是打满了勾,他说,与往年的登门拜访相比,今年只是送的低调
点:发快递。
将自己的名片塞进装有购物卡、月饼券的信封,然后给“相关领导”打个电话,几
句“希望多多支持工作”的客套话,最后确认快递地址……
孟庆这种快递送礼的方式在今年不算新鲜。从中央到地方,党政部门狠刹“四风”
、言辞反腐,让今年的公款送礼现象明显收敛,但是,与之伴随,快递、网购、电子礼
券等,更多样的礼品形式和更隐蔽的送礼手段,在这个的中秋节开始显露。
记者发现,今年在超市内鲜见的“天价月饼”等高端礼品在电商网站中却被隆重推
出,一些深谙“送礼门道”的电商,还针对来自单位的大宗采购推出“政企采购解决方
案”,从快递上门到发票选择应有尽有。
一家电商的在线客服人员甚至主动向记者支招,“送领导完全可以购买我们的电子
礼券,200至5000价位不等,你购买后都不用快递送礼,直接用短信把账号、密码发过
去,便利也安全。”
送礼的花样翻新,源自社会中送礼风久治难除。但是,自称“以送礼为本职工作”
的孟庆却感慨“没有谁天生喜欢送礼”。
“有时候一个审批要盖十几个章,一个环节无缘无故慢下来,都能拖死你……年年
都送今年突然不送,以后怎么再搭上关系……人家都送,你不送,记住你了怎么办……
”孟庆说,过节送礼也有“不得不送”的无奈,平日维护好关系,以后办事儿多多少少
会有帮助。
礼与利交换:送礼风折射多重反腐课题
中国是节日大国,也有礼尚往来的传统文化,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节日在不
良的社会风气中正在慢慢变味。节日原本的文化内涵在消减,渐渐成为一些社会潜规则
滋生演绎的平台。
作为一家小企业的公关外联人员,孟庆的那句“没有谁天生喜欢送礼”,道出节日
里温情脉脉的“礼尚往来”,往往成了暗度陈仓的利益交换。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办事得找人’成了一种社会潜规则,这种背景下,过节送
礼无疑成了搞人脉、拉关系的好机会。”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
访时称,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再到如今送礼禁令,中央的反腐动作越发具体
,成效明显,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彻底刹住送礼风,还需要解决送礼现象背
后的诸多深层问题。
“为什么送礼”,“把礼送给谁”,“购礼花费如何报销”,一次公款送礼的完成
,往往对应折射出:权力寻租、“一把手”权力过大、“三公”经费监管欠缺等多重反
腐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一道道禁令无法根除节日腐败的久病沉疴。
“一个手续,能办的找借口不给你办,可以两天办完的给你拖上两三个月,你的损
失会更大,‘正常办事’比‘送礼办事’的成本还高,这样的社会形态如果不改变,及
时有禁令,送礼现象也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汪玉凯说,行政审批程序繁冗,无疑增大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因此要推进审批制度
改革,向市场、社会放权,取消不必要的审批许可程序。
专家分析,无论是企业给政府部门送礼,还是公务员系统下级单位给上级单位送礼
,礼品终究落到了个人的手中,而他们多是掌握着“一锤定音”权力的“一把手”。因
此,需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健全权力的分解制衡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公开,防范
公权力私人化。
此外,针对送礼中的“公款”,专家表示,改革预算制度,加强“三公”经费监管
,实现预算透明化、精细化,管住乱花钱的手则更为迫切。(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