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n 发帖数: 8912 | 1 本报讯 昨日,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发布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乌坎事件
、郭美美风波、温州动车事件位列前三位,其中乌坎事件更是在最终评选中,以45票全
票通过而位列榜首。
公共事件今年首次入选
据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介绍,从2009年起,中心每年都组织专家评选年度中国公民社
会十大事件。今年,在推选提名和初步评选的基础上,高校学者、社会组织领导、政府
相关部门领导和媒体资深人士共同参与了最终评选。
今年当选的公民社会十大事件包括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包括公共灾难)、公民事件(
包括公民灾难)和公共政策四大类。其中,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和公共政策各占30%。
公民事件占10%。而2010年当选的十大事件中,四大类型中缺少了公共事件,公益慈善
则都是正面事件。相比之下,今年入选的事件更为均衡。
十大事件说明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评审团专家指出,2011年的十大公民社会事件反映出,公民开始多途径、多角度地参与
社会建设。在一些方面相当强化,特别是公益慈善方面。参与的方式是以个人的身份和
个体的权利来参与,这样的参与度大大增强,说明了公民权利意识的一种觉醒。政府面
对频发的公共事件紧急应对正在成为常态,这也加大了公共政策出台的强度和速度。
“如果说2008年被历史标定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动元年,那么2011就是中国公民社会的
建设元年。” 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团指出,中国公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公民热
忱和个体的权利自觉,通过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公民事件、公共政策四个领域,认真
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
公民社会十大事件
1 乌坎事件:彰显基层治理困境,官民对话协商化解冲突
专家点评:在矛盾激化后,由于政府积极介入和信息公开,建立了有效的对话协商机制
,将社会维稳与民众维权统一起来,成功化解社会矛盾,避免了行政力简单化处置的倾
向。该事件对矛盾凸显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带来深层次影响,也为政府部门的科学
判断和冲突管理提供了成功样本。
2 郭美美风波:拷问红会,引发慈善大讨论
专家点评:“郭美美”的个人际遇触动公益进化论之大命题,推动慈善公益从边缘进入
公共生活的中心,预示着社会的成长。
3 温州动车事件
专家点评:温州动车事件中的民间表现,既显示出社会对于生命的敬重与悲悯,更彰显
问责政府的权利觉醒。借助网络平台传达理性诉求,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4 免费午餐:民间社会设置公共议程的典范
专家点评:免费午餐的价值不仅在于利用网络为动员和行动的工具,开启社会公益新模
式;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在公共议程长期由政府全面主导的历史传统下,公共议程首次
由民间引导,社会发酵而得到政府的良性互动实属罕见。
5 PM2.5检测纳入国家标准:公民行动争取环境权
专家点评:大众相互动员,不迷信权威,焦点始终执着于修订法规以接纳民意。同时,
政府修正立场,承认大众立场的合法性,在修法中及时响应,权利主张与权力协调诚实
配套。
6 小悦悦事件:叩问公民道德困境
专家点评:2011年,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及对社会良知的呼唤再不会比这更强烈了,但当
普遍性的反思都在谴责社会而不求诸己心时,“公民”又何在?唯一介草民陈贤妹的朴
素一抱,成就了中国良心的最后救赎。
7 广东省出台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方案:民间组织发展迎春盼夏
专家点评:社会稳定,要靠培育和管理两条腿走路。广东省此举为民间组织的独立发展
提供了新的平台,也为反思政府职能定位带来契机。
8 甘肃校车悲剧:影响公共决策,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公布
专家点评:校车悲剧及引发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对公共安全的公众焦虑。从事故追责、
体制问责到公民捐献校车争议的多个方面,公众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发言最终影响了公
共政策。
9 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引发中国NGO国际化争议,民间辩论展现社会转型内外压力
专家点评:公益的目的之一在于,尽最大力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公共利益,此一宗旨无
分国族内外。但现实中的公益运作,中国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职能规范化有待解决。
10 “社会管理”进入国家话语:社会创新管理进程全面启动
专家点评:从“治安”到“管理”,两个字的改变,显示了国家层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
政策变化,也意味着中央直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情况,是中共治理思维的创新。
作者:王卡拉
(本文来源:新京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