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 发帖数: 596 | 1 拜读了托老的大作,从另一个视角看民国初年的这件奇案,令人耳目一新。可是细细想
来,内中的一些逻辑上的问题想要与你商榷:
1. 应桂馨之死 - 此人作为刺宋的操盘手,知道不少内幕。如果幕后黑手确实是陈其美
和孙中山,陈有极强的理由让应桂馨永远消声。而在实战中,作为小卒子的武氏离奇死
亡,而通晓更多黑幕的应氏却逃狱成功。而后,应落到袁世凯手中,只要公开抖出陈其
美和孙中山在此案中的真正角色,那将是陈,孙二人乃至整个国民党在政治上的灭顶之
灾。不知道老袁发了什么神经,要帮自己的死敌一个大忙,把这个可以给陈,孙以致命
一击的污点证人给灭了口?
2. 阴谋的策划,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求伤敌。这就要求预先把自己从这件事
里摘得干干净净。陈其美既然掌握宋的行程,刺杀的人选时机地点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
,作为老江湖,他怎么会找一个和自己过从甚密的人,在自己的地盘下手?一旦刺宋成
功,自己就是首要嫌疑(实战中也确实如此)。
3. 宋给袁世凯口述的遗嘱- 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和政治呼吁,和是否信任袁,是
否怀疑袁为幕后黑手完全不相干。遗嘱前半段一口咬定自己遭到了政治暗杀,“从未结
怨于私人”,然后以临死哀求的方式将了袁一军 “伏冀大总统开 诚心布公道,竭力保
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当时的宋油干灯尽之
时,已经无力也无暇思考谁是真凶,他要完成的最后一件要务,就是尽力争取保留自己
的政治遗产-宪政和责任内阁,要达成这一目的,唯一的喊话对象就是自己最大的政治
对手,握有实权的袁世凯。
4. 破案的神速- 应桂馨本来就和陈其美走得很近,自己的班底随从应该有不少和陈系
统的眼线。应被北方收买后,通过在应身边的情报来源,陈应该知道应与北洋方面的暗
通曲款。没有收拾应,可以解释为不想打草惊蛇,抑或也为自己留一个管道。刺宋前,
陈有很大可能知道应将有异动,但是并不知晓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宋一遇刺,一切昭然
若揭,自然是手到擒来。 |
t****u 发帖数: 8614 | 2 1)这个不成立,常公杀了陶成章,陈没有杀常公灭口。取决于应与陈的关系。
2)这件案子的关键,是要把北方牵进来。简单说,应有与北方的电文,这是北方涉案
的铁证。其他人没有。所以凶手只能是应,而且需要应落网。否则应把武士英灭口,
再把手枪销毁。谁有证据说是应杀的?这就成了无头案了。
4)从第二天就定位武和应来说,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事先知情。而且搜应家时,直接就是冲电报去的。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拜读了托老的大作,从另一个视角看民国初年的这件奇案,令人耳目一新。可是细细想 : 来,内中的一些逻辑上的问题想要与你商榷: : 1. 应桂馨之死 - 此人作为刺宋的操盘手,知道不少内幕。如果幕后黑手确实是陈其美 : 和孙中山,陈有极强的理由让应桂馨永远消声。而在实战中,作为小卒子的武氏离奇死 : 亡,而通晓更多黑幕的应氏却逃狱成功。而后,应落到袁世凯手中,只要公开抖出陈其 : 美和孙中山在此案中的真正角色,那将是陈,孙二人乃至整个国民党在政治上的灭顶之 : 灾。不知道老袁发了什么神经,要帮自己的死敌一个大忙,把这个可以给陈,孙以致命 : 一击的污点证人给灭了口? : 2. 阴谋的策划,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求伤敌。这就要求预先把自己从这件事 : 里摘得干干净净。陈其美既然掌握宋的行程,刺杀的人选时机地点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
|
m******O 发帖数: 596 | 3 1)您这个比喻有拿香蕉比苹果的嫌疑,试问:
陶成章比宋教仁,谁在党内国内的地位声望更高?
陶与陈的关系,是上下级还是已经撕破了脸的的竞争对手?宋与陈的关系呢?
应与陈的关系,和蒋与陈的关系,哪一个更近?
我想说明的是,陈暗杀宋,要担的风险(和一旦败露的后果),比暗杀陶,要高不知
多少倍。而蒋完全是陈一手带起来的小弟,反水吐槽的可能性,比应要小许多。
而且您没有解释为什么袁世凯要帮自己的死敌灭了应桂馨的口?
2) “所以凶手只能是应,而且需要应落网。” - 这就是用结论来证明结论:我问题的原意是-为什么一开始要物色应这样一个人,搞得自己怎么也摘不清?
4) 这个也在我前述的文章里面有说明:可不可能陈知道应和武,却不知道他们具体要干什么?知道有密电,却不知道密电的内容? - 假设应的身边有陈的眼线,这是情报工作中很常见的情况是不是?
就是冲电报去的。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1)这个不成立,常公杀了陶成章,陈没有杀常公灭口。取决于应与陈的关系。 : 2)这件案子的关键,是要把北方牵进来。简单说,应有与北方的电文,这是北方涉案 : 的铁证。其他人没有。所以凶手只能是应,而且需要应落网。否则应把武士英灭口, : 再把手枪销毁。谁有证据说是应杀的?这就成了无头案了。 : 4)从第二天就定位武和应来说,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事先知情。而且搜应家时,直接就是冲电报去的。
|
t****u 发帖数: 8614 | 4
陈暗杀陶的风险一点都不小。当时光复会是个很大的革命组织。很可能会造成革命阵营
分裂。
这个我有解释过。
事发后,袁大头等于帮赵洪扛下了。南北方撕破脸大打出手了。
当时二次革命已经失败,孙黄远遁日本。应这种小角色,还要北上挑衅,袁大头直接挂
掉泄愤了事。
袁世凯并没有把握应会怎么说,就算应反水了,别人也不会信。大家会认为,应在袁世
凯手上,当然要他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何况二次革命后,舆论一边倒支持政府,而且政府在军事已经获得了胜利,国民党在国
内基本已经崩盘了。没有必要把这件事再翻出来打嘴仗。
的原意是-为什么一开始要物色应这样一个人,搞得自己怎么也摘不清?
应是双面谍,洪述祖主动接触了应。只有应与北方有关联。其他人没有办法替代。这个
很好理解,选择第二个人,没有办法把自己摘出去。惟有应的电文,可以让北方涉案铁
证如山。您老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电文,陈更摘不清。
要干什么?知道有密电,却不知道密电的内容? - 假设应的身边有陈的眼线,这是情
报工作中很常见的情况是不是?
不太对。陈而且提醒过宋,有人要杀他。
下面是引得《晚清尽头是民国》
“
首先,武士英的被捕最奇怪,在武刺杀宋的第二天,便有人到租界巡捕房去报告,而且
将他在20日一天的活动都能详细叙述出来。上午几个人找过他、中间出去几次、晚上几
点走的、什么时候回来结账离开等细节,都由国民党的报案人详细讲述,而嫌疑的理由
竟是他向同室房客借了一毛车钱,还回一元钱,声称要发财。而且报案者甚至拿来据说
在武住处发现的应桂馨的名片。而更奇怪的是,巡捕房没有采取行动后,出现第二个报
案人举报应桂馨,而应被抓捕后,已经得到应被捕消息的凶手武士英,竟主动跑到应家
去报信,自投罗网。杀了人,不逃避,不躲藏,大摇大摆地吃酒嫖娼,甚至当同犯被捕
,自己幸免擒获后(据报刊记载,应被捕时,武也在场,是经一李姓先生劝说,去应家
报信),犯案本人去通风报信--明明是他自己应该闻风而逃,真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有
人操纵?当武前脚进应宅,后脚国民党人就引领着巡捕包围了应府。当时应家有二十多
人,武并没有被人注意,又是在后来江苏都督委派专门督办宋案的国民党人陆惠生把他
从人群中指认出来,而武当时即供认不讳,承认是杀宋枪手。所有这些细节,简直无法
解释,可称无巧不成书了。
”
可见武士英是已经被盯上的。
这事就算不是陈其美设局,至少他也是事先就知情的。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1)您这个比喻有拿香蕉比苹果的嫌疑,试问: : 陶成章比宋教仁,谁在党内国内的地位声望更高? : 陶与陈的关系,是上下级还是已经撕破了脸的的竞争对手?宋与陈的关系呢? : 应与陈的关系,和蒋与陈的关系,哪一个更近? : 我想说明的是,陈暗杀宋,要担的风险(和一旦败露的后果),比暗杀陶,要高不知 : 多少倍。而蒋完全是陈一手带起来的小弟,反水吐槽的可能性,比应要小许多。 : 而且您没有解释为什么袁世凯要帮自己的死敌灭了应桂馨的口? : 2) “所以凶手只能是应,而且需要应落网。” - 这就是用结论来证明结论:我问题的原意是-为什么一开始要物色应这样一个人,搞得自己怎么也摘不清? : 4) 这个也在我前述的文章里面有说明:可不可能陈知道应和武,却不知道他们具体要干什么?知道有密电,却不知道密电的内容? - 假设应的身边有陈的眼线,这是情报工作中很常见的情况是不是? :
|
B****s 发帖数: 5731 | 5 好多人提醒过宋要小心暗杀吧。
王阿发与应的对质如下:
”讯至此,堂上即令应桂馨自王阿法盘诘,应尊谕向王诘问:尔至我处兜售字画,第一
次究在何时?第二次与第一次相隔几天?王答称:第一次约有十天,第二次与第一次相
隔三天。应复称:尔来兜售字画,是何种字画,画是何人手笔?所画是山水,还是人物
,抑是松竹?王答称:所售乃系手卷,为仇英石所绘,乃系山水,亦有人物,松竹。应
即向堂上声称:请堂上注意,仇英石乃中国画家名人,然所画只人物,从无山水。至松
竹更非所长。旋复向王诘问:此画尔从何处得来?王答称:东清铁路之觉鲁生处得来。
应又向堂上声称:东清铁路乃拓鲁生,今王所供姓名不清,请堂上注意。(拓鲁生系国
民党人,宋被刺时站在旁边)又向王诘问:尔第二次至我处,所说甚话?王答称:我第
二次去你处,因你不在,没有会面。应即向堂上声称:顷间,捕房律师问诘时云,第二
次至我处,伊看照片欲办一人,今伊云,第二次至我处,未曾会面,请将前供词宣读,
我亦无语。主审当即问王:尔与被告何时相识?被告与尔看照片欲谋一人,究在何时?
是否即兜售手卷之日?王供:与被告在一月前,由友人,前汉口洋行买办吴乃文介绍,
始与相识。与我看照,只说明办一人,并未言明谋杀,大约离今日已有半月,即兜售手
卷之日。堂上即令退去。主审以王前后所供情节不符,且尚有见证未齐,候再讯。(《
时报》1913,4,1)“
如果应猪油蒙了心,答应给陈做死谍,干嘛要把王驳的一无是处,他完全可以一言不发
的么。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暗杀陶的风险一点都不小。当时光复会是个很大的革命组织。很可能会造成革命阵营 : 分裂。 : 这个我有解释过。 : 事发后,袁大头等于帮赵洪扛下了。南北方撕破脸大打出手了。 : 当时二次革命已经失败,孙黄远遁日本。应这种小角色,还要北上挑衅,袁大头直接挂 : 掉泄愤了事。 : 袁世凯并没有把握应会怎么说,就算应反水了,别人也不会信。大家会认为,应在袁世 : 凯手上,当然要他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 何况二次革命后,舆论一边倒支持政府,而且政府在军事已经获得了胜利,国民党在国
|
a**i 发帖数: 5846 | 6 我来胡说几句。
既然宋是因为同时得罪了双方老大,在双方默许下面被搞掉了,正常情况下,双方老大
是把他作为一个不安定因素,破坏平衡的棋子搞掉的,为的是维护双方老大的地位。这
就好比黑帮A的二当家,领导兄弟们连续砍黑帮B的堂口,黑帮B固然是恨之入骨,黑帮A
的老大也不喜欢他声誉日高。
结果就是两个黑帮老大默契合作,让二当家在攻打堂口的时候,身边人手不足,对面埋
伏四起,被挂了。黑帮B去了大敌,老大很有面子,黑帮A老大在为二当家报仇的口号下
重新巩固了地位。
说到这里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实战中,故事的结局大出意料。黑帮A的老大当真纠集
起全部实力去为二当家报仇去了,结果被黑帮B的老大一顿饱揍屁滚尿流连根拔起。我
们就奇怪了,为什么黑帮A的老大入戏如此之深?结果把谋杀二当家获得的那点利益全
部赔进去了呢?
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因为黑帮A的老大错误估计了形势。问题又来了,孙中山有那么
幼稚么?就因为几个都督领了张党证,他就真的相信实力逆转了?孙中山在战争已经不
可避免的情况下给帮众鼓气的所谓多少都督是国民党,真的能够代表他内心的估计么?
为什么不能理解成孙中山是认定不造反也是死,所以拼死一搏,而不是当真如此幼稚呢?
所以我真正疑惑的是,两个黑帮合作杀二当家这个理论,结果出来一个难以解释的结局
。孙中山一开始是如此精明,和对头袁世凯心有灵犀,步步暗合。无需沟通,尽在不言
的跳了一段完美的狐步舞。表现出来了最高超的政治智慧。结果下一幕,他老人就弱智
到连我们都不如了。连军事实力都认不清楚,迫不及待,冲冲撞撞的表演了一段业余水
平的,幻想代替理智的笑死人的大戏。而且他只要前面稍微不够牛皮,后面稍微不够愚
蠢,都不够表演出这么一出。这是不是太夸张的一个假设呢?如果反过来认定就是袁世
凯下手,那么孙中山的表演就无须如此大起大落,而是如一多了。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暗杀陶的风险一点都不小。当时光复会是个很大的革命组织。很可能会造成革命阵营 : 分裂。 : 这个我有解释过。 : 事发后,袁大头等于帮赵洪扛下了。南北方撕破脸大打出手了。 : 当时二次革命已经失败,孙黄远遁日本。应这种小角色,还要北上挑衅,袁大头直接挂 : 掉泄愤了事。 : 袁世凯并没有把握应会怎么说,就算应反水了,别人也不会信。大家会认为,应在袁世 : 凯手上,当然要他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 何况二次革命后,舆论一边倒支持政府,而且政府在军事已经获得了胜利,国民党在国
|
B****s 发帖数: 5731 | 7 托老的意思是A帮老大也不知情,是A帮老三和B帮老大合谋,这又解释了为什么陈开始
也是支持法律解决了。
帮A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来胡说几句。 : 既然宋是因为同时得罪了双方老大,在双方默许下面被搞掉了,正常情况下,双方老大 : 是把他作为一个不安定因素,破坏平衡的棋子搞掉的,为的是维护双方老大的地位。这 : 就好比黑帮A的二当家,领导兄弟们连续砍黑帮B的堂口,黑帮B固然是恨之入骨,黑帮A : 的老大也不喜欢他声誉日高。 : 结果就是两个黑帮老大默契合作,让二当家在攻打堂口的时候,身边人手不足,对面埋 : 伏四起,被挂了。黑帮B去了大敌,老大很有面子,黑帮A老大在为二当家报仇的口号下 : 重新巩固了地位。 : 说到这里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实战中,故事的结局大出意料。黑帮A的老大当真纠集 : 起全部实力去为二当家报仇去了,结果被黑帮B的老大一顿饱揍屁滚尿流连根拔起。我
|
t****u 发帖数: 8614 | 8 差不多这个意思。
B帮老大也未必知情(没有直接证据),但是B帮老二有确证介入。
A帮老三和B帮老二未必是合谋,但是双方有默契,各取所需。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托老的意思是A帮老大也不知情,是A帮老三和B帮老大合谋,这又解释了为什么陈开始 : 也是支持法律解决了。 : : 帮A
|
B****s 发帖数: 5731 | 9 但我理解不了应为什么要这么帮陈。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差不多这个意思。 : B帮老大也未必知情(没有直接证据),但是B帮老二有确证介入。 : A帮老三和B帮老二未必是合谋,但是双方有默契,各取所需。
|
t****u 发帖数: 8614 | 10
应的行为很奇怪。北方并没有指令要他杀宋,杀宋是他在3月13日主动提出的。
这个我也反复提到了。他搞搞黑材料弄弄钱不是很安全很好嘛。何必主动要求杀宋。他
不杀宋,北方又能把他怎样?
您老可以理解为应有什么把柄在陈手上,不得已而为之。
退一步讲,这事就算不是陈设的局。陈有90%以上的可能性,事先知道应要杀宋。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我理解不了应为什么要这么帮陈。
|
|
|
B****s 发帖数: 5731 | 11 还真不一定是应主动提出。北方只是没有在电报里没有明令而已。
看应13年1月26日给赵的电报,“国会盲争真相已得,洪回面详”,这说明到1月26日,
洪与应在一起。这个时候,全国的省议员复选都基本结束了,是人都知道民党即将赢得
最终的国会议员选举。应洪二人很可能在此时就如何毁宋做出了各种预案。
看王治馨是怎么辩解的:“赵、宋因政党内阁问题,颇有密切关系。自宋被刺后,获犯
应桂馨,搜出证据,牵涉内务秘书洪述祖,应、洪又有密切关系。因此袁总统不免疑赵
,而赵以洪时往袁府,亦疑袁授意。及前日赵与袁面议,彼此始坦然无疑。唯袁谓:宋
被刺前,洪曾有一次说及总统行政诸多掣肘,皆由反对党政见不同,何不收拾一二人,
以儆其余。袁答谓,反对者既为政党,则非一二人,故如此办法,实属不合云。现宋果
被刺死,难保非洪借此为迎合意旨之谋。”抛去王为袁赵辩解的言语,显然杀宋是预案
之一。
应当然也是想弄弄钱就好,可惜他的黑材料一直搞不到,北京方面又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反复申明没干货就不给钱,于是只好出了下策。
应脱狱之后去青岛找过洪要钱,要不到才去了北京。他在北京呆了好几个月,还讨了房
姨太太,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大头要是毫无顾忌,应该马上就做掉应,不应该拖好几
个月。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的行为很奇怪。北方并没有指令要他杀宋,杀宋是他在3月13日主动提出的。 : 这个我也反复提到了。他搞搞黑材料弄弄钱不是很安全很好嘛。何必主动要求杀宋。他 : 不杀宋,北方又能把他怎样? : 您老可以理解为应有什么把柄在陈手上,不得已而为之。 : 退一步讲,这事就算不是陈设的局。陈有90%以上的可能性,事先知道应要杀宋。
|
g****t 发帖数: 31659 | 12 毁党组党之后,国民党理事长选出来是孙文.理事票选第二黄兴,第三宋教仁.
孙中山忙着去日本搞枪.宋是孙中山委任的代理理事长,让他去主持北京国民
党工作的.你这个同时得罪双方老大的比喻,完全没有道理.
宋教仁显然是得到孙黄背书的----既然是去搞袁世凯,为啥不支持? 反正也不消耗
什么资源.无非拉票投票而已.
另外孙中山不可能认为宋有多大威胁.一来孙的基本盘没有动.
二来孙从来都是相信暴力革命的.几千条快枪,在他看来比几个国会席位好用多了.
(事实也是如此) 你要说宋教仁和日本人挂上钩,那儿搞了一批军火,然后被孙文指使陈
其美
暗杀了,那倒更靠谱些.
帮A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来胡说几句。 : 既然宋是因为同时得罪了双方老大,在双方默许下面被搞掉了,正常情况下,双方老大 : 是把他作为一个不安定因素,破坏平衡的棋子搞掉的,为的是维护双方老大的地位。这 : 就好比黑帮A的二当家,领导兄弟们连续砍黑帮B的堂口,黑帮B固然是恨之入骨,黑帮A : 的老大也不喜欢他声誉日高。 : 结果就是两个黑帮老大默契合作,让二当家在攻打堂口的时候,身边人手不足,对面埋 : 伏四起,被挂了。黑帮B去了大敌,老大很有面子,黑帮A老大在为二当家报仇的口号下 : 重新巩固了地位。 : 说到这里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实战中,故事的结局大出意料。黑帮A的老大当真纠集 : 起全部实力去为二当家报仇去了,结果被黑帮B的老大一顿饱揍屁滚尿流连根拔起。我
|
a**i 发帖数: 5846 | 13 我再回去看看?我当时理解你老的意思是老大们不主动,但是乐观其成...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差不多这个意思。 : B帮老大也未必知情(没有直接证据),但是B帮老二有确证介入。 : A帮老三和B帮老二未必是合谋,但是双方有默契,各取所需。
|
m******O 发帖数: 596 | 14 能和托老过上两招,好玩!
您的整个故事里最弱的一个环节仍然是应桂馨。
“这个我有解释过。事发后,袁大头等于帮赵洪扛下了。南北方撕破脸大打出手了。”
袁大头并没有死扛赵洪-因为实在是证据确凿。他做的是制裁两人,然后高姿态表示自
己有失察之责。但是南方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所以双方最终撕破脸。
“当时二次革命已经失败,孙黄远遁日本。应这种小角色,还要北上挑衅,袁大头直接挂
掉泄愤了事。”
首先,应桂馨自以为格杀奸党头领,有功于北洋,北上不是挑衅而是向大头讨赏。
其次,大头一世枭雄,杀应怎么会简单地以“泄愤”二字敷衍过去?况且如果陈孙果然
是刺宋的幕后黑手,应的指证至少能除掉陈,并很有可能会导致孙黄火并。这么好的一
张牌被他“泄愤”掉了,实在于理不通。
至于你猜测应的指证没人相信-你说过当时的舆论其实对大头持同情态度,怎么在这个
问题上又对大头对舆论影响力有怀疑?
再次,从整件事情的表现看,应桂馨整个一个唯利是图的投机分子,口风又不紧,从北
上到被杀半年多时间里,何以他竟无只言片语提到陈其美在宋案中的角色?- 当时他已
身在北方,陈跑路去了日本,可以说即使以前他有什么把柄在陈手里,现在陈对他鞭长
莫及,为什么他仍然坚持把这个最大的秘密一直带进坟墓? |
t****u 发帖数: 8614 | 15 或许更合理的解释是,
赵下了杀宋令,而陈知道应要出手,但故作不知。应动手了之后,陈则第一时间向巡捕
房提供证据,立马把应抓了起来。
接挂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能和托老过上两招,好玩! : 您的整个故事里最弱的一个环节仍然是应桂馨。 : “这个我有解释过。事发后,袁大头等于帮赵洪扛下了。南北方撕破脸大打出手了。” : 袁大头并没有死扛赵洪-因为实在是证据确凿。他做的是制裁两人,然后高姿态表示自 : 己有失察之责。但是南方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所以双方最终撕破脸。 : “当时二次革命已经失败,孙黄远遁日本。应这种小角色,还要北上挑衅,袁大头直接挂 : 掉泄愤了事。” : 首先,应桂馨自以为格杀奸党头领,有功于北洋,北上不是挑衅而是向大头讨赏。 : 其次,大头一世枭雄,杀应怎么会简单地以“泄愤”二字敷衍过去?况且如果陈孙果然 : 是刺宋的幕后黑手,应的指证至少能除掉陈,并很有可能会导致孙黄火并。这么好的一
|
t****u 发帖数: 8614 | 16 这个是不对的,孙一直反对宋这样的做法,把什么人都拉进国民党。
根本没有背书过。
他老本来是不愿意担任这个理事长的,但是他老毕竟是前临时大总统,
民国四大伟人之一,所以需要靠他的名声。
大炮日后自己说的:“国民党成立,本部设在北京,推我任理事长,
我决意辞却。当时不独不愿意参加政党,且对于一切政治问题亦想
暂时不过问。但一般旧同志以为我不出而担任理事长,吾党就要解
体,一定要我出来担任。我当时亦不便峻却,只得答应用我名义,
而于党事则一切不问,纯然放任而已。”
实际上,国民党组建一事上,乃至后面的国会选举,大炮一直在
打酱油。冷眼旁观。
后来大炮的马仔戴季陶则对宋进行清算,在《三民主义之哲学的基础》
书中是这么写的:“用丢了革命性和主义的一群政治势力集团为基础,
去与反革命的官僚妥协,以图在短时期内掌握政权。公平的批判起来,
革命党的第一个罪人,实在是桃源渔父。”
您老可以这样认为,二次革命后大炮要求手下按手印这种做法,就是
对宋的组党建党路线的一种清算。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毁党组党之后,国民党理事长选出来是孙文.理事票选第二黄兴,第三宋教仁. : 孙中山忙着去日本搞枪.宋是孙中山委任的代理理事长,让他去主持北京国民 : 党工作的.你这个同时得罪双方老大的比喻,完全没有道理. : 宋教仁显然是得到孙黄背书的----既然是去搞袁世凯,为啥不支持? 反正也不消耗 : 什么资源.无非拉票投票而已. : 另外孙中山不可能认为宋有多大威胁.一来孙的基本盘没有动. : 二来孙从来都是相信暴力革命的.几千条快枪,在他看来比几个国会席位好用多了. : (事实也是如此) 你要说宋教仁和日本人挂上钩,那儿搞了一批军火,然后被孙文指使陈 : 其美 : 暗杀了,那倒更靠谱些.
|
t****u 发帖数: 8614 | 17 我老的意思,两老大都有动机,但都不是很迫切,也无证据证明介入。
两小弟都有更强的动机,而且都有很强的证据证明介入。
Bottom line,宋的杀局是南北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再回去看看?我当时理解你老的意思是老大们不主动,但是乐观其成...
|
t****u 发帖数: 8614 | 18 事后,不光是清算宋,连黄也一起清算。
1914年4月18日,大炮致南洋革命党信,
“原第一次革命之际及至第二次之时,党员皆独断独行,各位其是。......
即如南京政府之际,弟恭为总统,乃同木偶,一切皆不由弟主张。......
第二次革命之前,有宋案之发现,弟当时即力主开战,克强不允,卒
迁延时日,以至于开战即败,可知不统一服从,实无事不立于败衄之
地位”。
6月15日,再致函南洋革命党人,
“ 惟此次立黨,與前此辦法頗有不同。曩同盟會、國民黨之組織,徒以主義號召同
志,但求主義之相同,不計品流之純糅。故當時黨員雖眾,聲勢雖大,而內部分子意見
紛歧,步驟凌亂,既無團結自治之精神,覆無奉令承教之美德,致黨魁則等於傀儡,黨
員則有類散沙。迨夫外侮之來,立見摧敗,患難之際,疏如路人。此無他,當時立黨徒
眩於自由平等之說,未嘗以統一號令、服從黨魁為條件耳。
”......
"
是以此次重組革命黨,首以服從命令為惟②一之要件。凡人黨各員,必自問甘願服從文
一人,毫無疑慮而後可。若口是心非、神離貌合之輩,則寧從割愛,斷不勉強。務以多
得--黨員,即多得一員之用,無取浮濫,以免良莠不齊。此吾等今次立黨所以與前此
不同者。
"
可见大炮怨念很深。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不对的,孙一直反对宋这样的做法,把什么人都拉进国民党。 : 根本没有背书过。 : 他老本来是不愿意担任这个理事长的,但是他老毕竟是前临时大总统, : 民国四大伟人之一,所以需要靠他的名声。 : 大炮日后自己说的:“国民党成立,本部设在北京,推我任理事长, : 我决意辞却。当时不独不愿意参加政党,且对于一切政治问题亦想 : 暂时不过问。但一般旧同志以为我不出而担任理事长,吾党就要解 : 体,一定要我出来担任。我当时亦不便峻却,只得答应用我名义, : 而于党事则一切不问,纯然放任而已。” : 实际上,国民党组建一事上,乃至后面的国会选举,大炮一直在
|
B****s 发帖数: 5731 | 19 既然是宋需要靠大炮的名声,大炮又答应了他做这个自己不想做的理事长,这不是背书
是什么?粤系和沪系的人马对宋的大选也都是很支持的。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不对的,孙一直反对宋这样的做法,把什么人都拉进国民党。 : 根本没有背书过。 : 他老本来是不愿意担任这个理事长的,但是他老毕竟是前临时大总统, : 民国四大伟人之一,所以需要靠他的名声。 : 大炮日后自己说的:“国民党成立,本部设在北京,推我任理事长, : 我决意辞却。当时不独不愿意参加政党,且对于一切政治问题亦想 : 暂时不过问。但一般旧同志以为我不出而担任理事长,吾党就要解 : 体,一定要我出来担任。我当时亦不便峻却,只得答应用我名义, : 而于党事则一切不问,纯然放任而已。” : 实际上,国民党组建一事上,乃至后面的国会选举,大炮一直在
|
B****s 发帖数: 5731 | 20 二次革命民党惨败,大炮当然要做总清算。大炮对于宋案之后民党的进退失据是很不满
的,他个人认为二次革命失败在不团结,而不是自己的盲动。连李烈钧跑去日本投靠的
时候,他都说叫你发动的时候不发动,不该发动的时候乱动,现在有何面目来见我。更
何况不肯按手印的黄了。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事后,不光是清算宋,连黄也一起清算。 : 1914年4月18日,大炮致南洋革命党信, : “原第一次革命之际及至第二次之时,党员皆独断独行,各位其是。...... : 即如南京政府之际,弟恭为总统,乃同木偶,一切皆不由弟主张。...... : 第二次革命之前,有宋案之发现,弟当时即力主开战,克强不允,卒 : 迁延时日,以至于开战即败,可知不统一服从,实无事不立于败衄之 : 地位”。 : 6月15日,再致函南洋革命党人, : “ 惟此次立黨,與前此辦法頗有不同。曩同盟會、國民黨之組織,徒以主義號召同 : 志,但求主義之相同,不計品流之純糅。故當時黨員雖眾,聲勢雖大,而內部分子意見
|
|
|
g****t 发帖数: 31659 | 21 为了不让国民党歇菜,孙答应担任国民党理事长,这还不叫背书?
这个是不对的,孙一直反对宋这样的做法,把什么人都拉进国民党。
根本没有背书过。
他老本来是不愿意担任这个理事长的,但是他老毕竟是前临时大总统,
民国四大伟人之一,所以需要靠他的名声。
大炮日后自己说的:“国民党成立,本部设在北京,推我任理事长,
我决意辞却。当时不独不愿意参加政党,且对于一切政治问题亦想
暂时不过问。但一般旧同志以为我不出而担任理事长,吾党就要解
体,一定要我出来担任。我当时亦不便峻却,只得答应用我名义,
而于党事则一切不问,纯然放任而已。”
实际上,国民党组建一事上,乃至后面的国会选举,大炮一直在
打酱油。冷眼旁观。
后来大炮的马仔戴季陶则对宋进行清算,在《三民主义之哲学的基础》
书中是这么写的:“用丢了革命性和主义的一群政治势力集团为基础,
去与反革命的官僚妥协,以图在短时期内掌握政权。公平的批判起来,
革命党的第一个罪人,实在是桃源渔父。”
您老可以这样认为,二次革命后大炮要求手下按手印这种做法,就是
对宋的组党建党路线的一种清算。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不对的,孙一直反对宋这样的做法,把什么人都拉进国民党。 : 根本没有背书过。 : 他老本来是不愿意担任这个理事长的,但是他老毕竟是前临时大总统, : 民国四大伟人之一,所以需要靠他的名声。 : 大炮日后自己说的:“国民党成立,本部设在北京,推我任理事长, : 我决意辞却。当时不独不愿意参加政党,且对于一切政治问题亦想 : 暂时不过问。但一般旧同志以为我不出而担任理事长,吾党就要解 : 体,一定要我出来担任。我当时亦不便峻却,只得答应用我名义, : 而于党事则一切不问,纯然放任而已。” : 实际上,国民党组建一事上,乃至后面的国会选举,大炮一直在
|
t****u 发帖数: 8614 | 22 大炮自己的原话:
“
国民党成立,本部设在北京,推我任理事长,我决意辞却。
当时不独不愿意参加政党,且对于一切政治问题亦想暂时不
过问。但一般旧同志以为我不出而担任理事长,吾党就要解
体,一定要我出来担任。我当时亦不便峻却,只得答应用我名义,
而于党事则一切不问,纯然放任而已。”
”
而且宋教仁当天就担任代理理事长,大炮从第一天起就不管事了。
这个是否叫做背书,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了不让国民党歇菜,孙答应担任国民党理事长,这还不叫背书? : : 这个是不对的,孙一直反对宋这样的做法,把什么人都拉进国民党。 : 根本没有背书过。 : : 他老本来是不愿意担任这个理事长的,但是他老毕竟是前临时大总统, : 民国四大伟人之一,所以需要靠他的名声。 : 大炮日后自己说的:“国民党成立,本部设在北京,推我任理事长, : 我决意辞却。当时不独不愿意参加政党,且对于一切政治问题亦想 : 暂时不过问。但一般旧同志以为我不出而担任理事长,吾党就要解
|
t****u 发帖数: 8614 | 23 大炮太搞笑了。早发动就能成?
就算他老已经从日本搞定了钱和枪。3/25日,他老要求发动的时候,舆论尚有一半猜是
国民党高层或陈其美干的。
陈其美还不得不在3/26日,通过国民党控制的《民立报》澄清与应的关系。
“前报纪罗良鉴曾告人言,程德全委应差,系陈英士君保荐,而陈君以并无保荐情事,
上海新闻社员曾往黄公馆晤陈英士君,据陈君面述应桂馨最近之历史,特录如下。
陈君云:应之父,名文生,稍有家产。在数年前,以银五万元交其子应桂馨办理学堂,
应即在甬特建校舍,规模甚为宏敞,学生有二百余人。迨后仗势欺人,为众不服,控将
该校发封,应亦避捕,出亡。学生不愿解散,在沪分发传单。余(君自称)友姜姓者,
在彼担任教务。余闻此事,以乡间创办如此学校,颇非易事,如经办不得其入,可另行
公举,遂亲自赴甬,与应之邻人及学务员接洽,并调查实况。应系大族,计有三千余人
,最老有四十三房。与各房谈论,多数允洽,遂返申。至文元坊访文生,时与乃父初次
见面,与应尚未一晤。后因应所管文元坊之房屋甚多,余在沪组织革命机关,如有秘密
事件,亦曾借彼房屋居住宿,昔于右任君鼓吹革命,为英租界逐出时,亦曾借居其屋,
与应文生相识。武昌起义后,应即以关于革命事来机关报告,以致上海光复后,即以谍
报科长相委。迨后孙中山先生未任总统之前,在申,由沪都督府招待一切,即派谍报,
庶务二科每日前往照料。孙往南京,即在沪组织卫队护送到任。初时以为到宁即返,后
孙先生即以卫队司令相委,继庶务长。缪姓事出,即任庶务事。应办菜每席开支银五元
,后减至一元,菜与五元相等,遂知其弊,即斥革。到申后,组织共进会,当时余亦为
之赞助,因青红诸帮革命出力不少,以黑暗之境导入光明,取名共进,亦此主义。后余
往北京,袁大总统在余面前谈及该会时常闹事,属南返时便中调查。后过南京,程都督
亦谈及共进会事。余以该会当初组织之主张固属纯正,近乃大反本旨相对,余到申后,
与应亦不相往来。一日应忽然来电话,谓由洪述祖介绍到宁见都督等情。应恐有意外事
,不敢往,由余致电都督,请饬应将共进会内容切实整顿,后程都督复电,云已与应面
议取缔之策。越数日应由宁来电,谓已得巡查差,可见余并非保荐也”。
”
到舆论一致认定是北京政府干的,那是在程德全4/26给北京政府的报告公布后。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二次革命民党惨败,大炮当然要做总清算。大炮对于宋案之后民党的进退失据是很不满 : 的,他个人认为二次革命失败在不团结,而不是自己的盲动。连李烈钧跑去日本投靠的 : 时候,他都说叫你发动的时候不发动,不该发动的时候乱动,现在有何面目来见我。更 : 何况不肯按手印的黄了。
|
B****s 发帖数: 5731 | 24 大炮的想法对不对是一回事,该不该清算是另一回事。产党大革命失败,也没说自己农
运搞过火了么,还不是选择了武装斗争,把创党党魁都开除了。
大炮自己没干,当然会认定是大头干的,总不至于认为宋是自杀。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大炮太搞笑了。早发动就能成? : 就算他老已经从日本搞定了钱和枪。3/25日,他老要求发动的时候,舆论尚有一半猜是 : 国民党高层或陈其美干的。 : 陈其美还不得不在3/26日,通过国民党控制的《民立报》澄清与应的关系。 : “前报纪罗良鉴曾告人言,程德全委应差,系陈英士君保荐,而陈君以并无保荐情事, : 上海新闻社员曾往黄公馆晤陈英士君,据陈君面述应桂馨最近之历史,特录如下。 : 陈君云:应之父,名文生,稍有家产。在数年前,以银五万元交其子应桂馨办理学堂, : 应即在甬特建校舍,规模甚为宏敞,学生有二百余人。迨后仗势欺人,为众不服,控将 : 该校发封,应亦避捕,出亡。学生不愿解散,在沪分发传单。余(君自称)友姜姓者, : 在彼担任教务。余闻此事,以乡间创办如此学校,颇非易事,如经办不得其入,可另行
|
v*****s 发帖数: 20290 | 25 您老这话的意思是tg大革命失败是因为农运过火?显然不对吧。
农运就算不过火,国共分家也是迟早的事。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大炮的想法对不对是一回事,该不该清算是另一回事。产党大革命失败,也没说自己农 : 运搞过火了么,还不是选择了武装斗争,把创党党魁都开除了。 : 大炮自己没干,当然会认定是大头干的,总不至于认为宋是自杀。
|
B****s 发帖数: 5731 | 26 总是一个原因吧
【在 v*****s 的大作中提到】 : 您老这话的意思是tg大革命失败是因为农运过火?显然不对吧。 : 农运就算不过火,国共分家也是迟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