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高等教育质素议会一份针对专上学院为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课程(非ESL班)进行调查的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学生的背景﹑本身英语水平参差﹐加上各学院各施各法﹐最终未能令英语班发挥最大作用。报告指﹐因未来数年职场对专上学院毕业生的需求甚殷﹐故议会建议省府须尽快将有关课程规範化。
根据安省学习议会(Canadian Council on Learning)的资料显示﹐在2015年之前﹐有七成新工作的入职要求达专上学院水平。同时又有研究指出﹐专上学院学生的表现及成绩﹐与其本身的语文能力有莫大关连。
目前﹐全省24间专上院校为已录取入学但英语能力不达标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英语班。安省训练﹑专上学院及大学厅(MTCU)一直以来﹐要求获政府资助的学院语文班毕业生﹐必须达到既定水平。
然而﹐由于入读英语班学生的质素﹐如教育背景﹑本身具备的英语水平等参差不齐﹐影响这些英语班的成效。
偏偏目前省府并没有详细定明﹐这些英语班的形式﹑结构﹑性质等﹐省府亦未有设定机制﹐衡量这些英文班的有效性。结果各间大专院校便各施各法﹐用自己的一套方法改善学生英语能力﹐而且各院校评估学生入读水平相当分歧。
高等教育质素议会(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uncil of Ontario)的调查报告﹐便建议各院校应向入读英语班的学生﹐提供某程度的全面英语教学﹔界定英语班成功的元素及特质﹔以评估测试得分作基础﹐强制性要求学生入读英语班﹔令英语班不再局限于英语并非作为第二语言(non-ESL)学生。
在评估测试方面﹐院校为强制性要求所有入学生接受评估测试﹔考虑那一种评估方法及工具﹐最能有效测试学生的英语能力等。
但研究报告同时点出﹐各大专院校体会到统一英语课程的模式与教育方法的需要﹔然而﹐院校同时又希望能保持它们在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性。
况且﹐每间院校早已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期间更投放了不少资源。因此﹐而在有关方面作出改革﹐以至统一﹐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