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o 发帖数: 40 | 1 一、光明
他们说得都对,诺贝尔奖的确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让一帮北欧人来替全
世界决定谁是全世界的学术英雄谁又是对和平最有贡献的人呢?这实在没什么道理。他
们说得对,任何奖项都是有立场甚至有偏见的。所以沙特当年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中
一个理由便是:「诺贝尔奖本身并不是西方集团的一项文学奖,但它事实上却成了这样
的文学奖」(顺带一提,沙特也曾声明不愿接受苏联主导的「列宁奖」)。所以我并不
想争论刘晓波先生到底值不值得拿诺贝尔和平奖,他这个奖拿得有没有意义;也不在乎
这到底是不是像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乃是「对诺贝尔和平奖的亵渎」。
其实,假如我生活在大陆的话,我恐怕根本就没有资格去争论和在乎,因为我
很可能不知道谁是刘晓波,他说了些什么,又做过什么样的事。于是我好奇,假如刘先
生真的是「西方反华势力」的代言人,你为什么不让我看看他的言论?也许看过之后,
我会更加同意你的判断。假如刘先生违反了中国法律,是个罪犯,你能不能公布一下他
的罪证,让他的恶行大白于天下?如果他真的有错,昭昭明什,那?什?审讯他的时候要
搞得那么神秘,不叫公众得闻整个过程呢?
他们常常用「不可告人」四个字去形容别人的「险恶用心」。但是不知道?什?
,我总是感到最有事情「不可告人」的反而是最喜欢使用这四个字的他们。可不是吗?
刘先生得奖,他们不敢公布,甚至连「诺贝尔」的名字也一并封杀。记者要去访问刘先
生的夫人刘霞,他们就干脆把她软禁起来,并且连夜在她家附近设起路障,告诉大家该
处正在施工。更妙的是,当记者在招待会上问起这种种情形,他们的发言人居然回答不
知道有这等事。大家说说看,这里头究竟是谁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又有些时候,他们会找人辗转带话给他们不喜欢的人,他们说「要是你不乖乖
的,我可以叫你失去一切」。听到这种霸气十足的话,我不觉得害怕,只是感到一阵难
过。因为这是我的国家,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一个崛起中的新强权,接连办过奥运与
世博,而且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与国际同步的开放面孔。但为什么他们不同意一个人的
言行,既不是公开和他讨论,也不是私下找他争辩;而是跑去恐吓他,以他的生活与生
计来做要挟呢?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与人辨明是非,却要用一种很鬼祟很不得体很不
符合大国气度的方式去叫人「听话」呢(而且连要人在哪些事情上听话都不敢明言)?
我知道有些保守派批评刘晓波先生是为虎作伥,成了“西方反华势力”的马前
卒,我还知道有些思想前卫的学人懂得使用更新潮的理论与人名(比如Alain Badiou)
去耻笑刘先生和「西方势力」那落后陈旧的民主观念。但这都不要紧,因为这都是可以
探讨的话题;我在乎的只是一件更简单更基础的问题,那就是大家能不能把话全都摊开
来说了。说实在的,比起关押他的政府,刘晓波先生起码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的一
切言论都是公开的,他毫无顾忌地坦示了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对他的人身安全很
不利)。要是大家没看过没听过,那也不是他的责任,而是指控他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的力量的责任,因为他们使得这些言论成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二、慈悲
刘晓波先生不是圣人。六四之后,他在狱中写下了毫无必要的悔过书;更曾为
人利用,在电视上说过一番有替当局涂脂抹粉之嫌的话。但是他常抱悔罪之心,从不掩
过,反而屡屡告白,深深责己。每次念及当日亡魂,他都会黯然神伤。要知道错是每个
人都会犯的,难就难在事后的态度。经过时间的洗刷,读刘先生近些年的文章,你几乎
很难相信他就是当年那个持剑上马、锐气十足的年轻人。尤其是那篇掷地有声的审讯自
白《我没有敌人》,这里头的宽容与慈悲可是风浪过后的结果?
「我没有敌人,也没有仇恨。所有监控过我,捉捕过我、审讯过我的警察,起诉
过我的检察官,判决过我的法官,都不是我的敌人。虽然我无法接受你们的监控、逮捕
、起诉和判决,但我尊重你的职业与人格」。这段话让我想起了昂山素姬,她不仅对监
管她的军警微笑合十,还呼吁伙伴要尊重那些敌对的军人。我也想起了曼德拉,当年他
在罗本岛坐牢的时候曾经遭遇过一个对待囚犯极其凶恶的指挥官。可就是因为这名军官
在调职之前说了一句稍为温和的话,曼德拉便立刻省悟:「这些人并非没有人性,他们
的非人性是被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他们举止有如禽兽,是因为那样的行为受到奖励,他
们以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升官晋职。那一天让我体认到,巴登霍斯特(即那位凶恶的指
挥官)并非外表看来的那个人,而是一个比他所作所为更好的人」。尽管我不愿谈论诺
贝尔和平奖,可是至少在这一点上,我看到了评审委员会前后的一致。
唯有知道人的脆弱与局限,方能养成一种愿意宽待他人,在卑劣处看见仁善的
胸怀。故此,即便是到了就要入狱十一年的前夕,刘晓波先生还是看到了「监管上的进
步」。虽然身陷囹圄,可是他却注意到了「与十几年前半步桥时的北看相比,现在的北
看,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虽然受到敌意的包围,但他仍有余
裕在看管他的管教身上发现「他对在押人员的尊重和关心,体现在管理的每个细节中,
渗透到他的一言一行中,让人感到温暖。结识这位真诚、正直、负责、善心的刘管教,
也可以算作我在北看的幸运吧」。简单地讲,他并没有把体制与构成体制的所有成员混
为一谈。
三、和平
曼德拉曾经因为他的温和态度惹来不少非议,他的同志认为对「敌人」良善就
是软弱、怯懦与姑息,激进点的更加指责他的行为是渴慕权利的表现。同样地,刘晓波
先生的温和与宽容也成了一种罪状,有些人不仅不赞同他渐进改革的立场,还把他的自
白书读解为一种妥协、投降和献媚。他们说:「他不顾事实地对一贯践踏人权的中共公
开赞扬的行为,他的既为自己辩护又为中共恶行洗脱的矛盾说辞,都立下了一个混淆和
颠倒是非的先例,对中国民主运动起到误导作用和恶劣影响」。在这些人看来,中国政
府是冥顽不灵的邪恶势力,不可能渐进改变也不可能自我更生,只能对抗到底直至将它
斗垮为止。他们把不同意这种主张的人都叫做「合作派」(包括刘先生在内),而「合
作派」与「抗争派」之别不只是意见和策略的不同,甚至还是道德上截然有异的两种选
择。
这套观点我是熟悉的;只不过我曾天真地以为,面对种种良知和道德的猜疑,
一个人要是在可以流放的时候坚持不走,而且最后还被投进牢狱的话,这大概就是他至
为终极的自我澄清与证明了吧。没想到我还是低估了这套观点的顽固与彻底,原来坐牢
还是不够的,它还是不能让我们看到这个人的「真面目」,因为它也很有可能是整个「
大棋局的其中一步」,目的是为中国培养一个声望极高的反对派领袖,将来可以用作幌
子,推动一种有利于中共的伪民主改革。至于刘晓波本人,他固然因牢狱之祸而得福,
拿到了诺贝尔奖与举世皆知的名誉;说不定未来还会在那盘很宏大很深奥的棋局中再上
一层楼,当上了「国家总统」呢。这类观点去到最远的时候,甚至还会推测刘晓波做了
总统之后的结局;那便是委派亲近他的人「为国家安全总署署长,专职剿灭反刘晓波的
早已被边缘化的革命派,在野党共产党和解共生」。而这一切,自然是共产党苦心策划
的结果。
除此之外,我还见过批评刘晓波先生「恶毒攻击」维权律师高智晟先生的言
论。他怎么会「恶毒攻击」备受尊重的高先生呢?我很好奇,于是略略追索该说源流,
发现它最可靠的依据可能是刘先生尝言在狱中受到了「柔性化和人性化」的待遇。它的
逻辑基础是这样的:「在同一个极权国家、同一个年代、同一个司法制度下,中国人权
律师高智晟等其他良心犯却受到警方施加如电击生殖器等令人发指的酷刑。刘晓波明知
中共在残酷摧残高智晟先生和其他良心犯的同时给予他特殊优厚待遇是别有用心,他却
仍在他的《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中说中国政府『对普世人权标准的承认』这
类完全违背事实的谎言」。也就是说,刘先生没有顾及高先生等人的遭遇,只谈个人亲
历,因此他是个骗子。再推衍下去,这番「谎言」便演变成对高智晟先生的攻击和否定
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亲官方的保守言论。按照这些言论,总共由五
个前挪威国会议员组成的和平奖评审委员会根本不可能是独立的,他们的背后是一股盘
根错节的「西方反华势力」。选在这个时刻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刘晓波先生也不可能只
是巧合,而是夹杂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与领土争议之间的一记组合拳,目的是要打击发展
中的中国。刘晓波获得这座奖更不可能是个偶然,因为他从来就是西方妄图改变中国这
盘大棋局中的要角。
有没有发现这套言论与前述「抗争派」的观点是何其地相似?它们的推论步
骤之中总是有着太多的「可能」和「不可能」,而这种种「可能」和「不可能」都需要
更多的事实和论据方得以成立。为什么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五位评审委员会是「西方
反华势力」的工具?这是需要说明的。为什么囚禁刘晓波先生是他和当局的默契与合谋
呢?这同样需要证据。不过,这两套表面上去之甚远的言论却依循了类似的思路,往往
在这些最应该说明的环节上轻轻略过。与其说它们是要传达事实,倒不如说它们是种自
我满足并且永远正确的推断;它们所要判定的便是敌我之分。在这套敌我二分誓不两立
的视野下,世界是个满布阴谋的环境,人类是种心怀叵测的动物,所有「可能」与「不
可能」都只能指向唯一的终点。这套思维方式看起来十分复杂,可实质上却又非常简化
,可以把一切多样而微细的综迹诠释进自己想像的图景。
上星期我在一间大学遇到一位内地来港生,他说刘晓波先生获奖一事在同学圈
中引起了不少争议,很多人认为这是西方世界「别有用心」的动作,意在打击中国政府
的形象,他想听听我的看法。于是我告诉他:我不关心也无从得知任何有关「用心」与
动机的问题,但效果上这个奖确实是对中国形象的挑战。这位同学听完之后便说:「哦
,所以你也赞同这是西方刻意而为的行动」。他好像没有听懂我的话,我只好郑重地再
强调一遍:「请注意,我谈的只是实际效果,而非用意与动机。因为我们不够材料去谈
用意的问题,更没有材料说明评审委员会和所谓『西方』的关联。」可是最终我也不敢
确定他到底有没有听懂我的话。
因为监狱与类似监狱的枷锁不只规训我们的肉体,它还会改变我们感知世界的
方式。一个威权政府不只限制了人民的种种权利,它还会塑造出一种偏狭的心灵。威权
本身已经够可怕了,但它更可悲的地方是连它的反对者也变得和它很像,大家共同使用
一种语言以及同一种思考方式;尽管这群反对者在人格上并非不值得大家敬重。
生活在长期的监控状态下,四处皆是敌意的狐疑目光,刘晓波先生至为可贵的
一点还不是他的勇气,而是他清醒地洞察到这等局面的影响,不让自己坠入到非敌即友
密云满布的困局:「仇恨会腐蚀一个人的智慧和良知,敌人意识将毒化一个民族的精神
。。。。。。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超越个人的遭遇来看待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以最大的善意对待政权的敌意,以爱化解恨」。
故此,我虽不能肯定刘晓波先生获奖的意义,也不想讨论这座奖项的价值;但
我可以凭借人所共见的讯息与资料确定刘先生是一个光明、慈悲与和平的人。区区一座
诺贝尔和平奖既不能使他增辉,也不能令他失色,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比什么奖牌都还
重。 | P******o 发帖数: 40 | 2 自从刘晓波10月8日获奖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有诸种议论。世界当然是放开
了议论——当然也不尽然,泰国所有的华文报纸都拒绝刊登庆祝刘晓波的广告,马来西
亚的研讨也被伸手特长的中国驻马大使馆干涉——而中国在网上不用翻墙能够看到的公
开言论里,污名化、逻辑与事实混乱的居多,这当然一点也不令人奇怪,这是官方在传
播方面的惯用手段。没有网络以前,官方的传播控制得游刃有余,完全像水笼头一样,
不仅水源控制了,水流及水量也控制了,要有什么有什么,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
互联网就不那么听话了,即便使出个全世界都第一的GFW也无济于事,总有些官方不喜
欢的人事为读者所知晓。
刘晓波获奖后有诸种乃至批评、爆料,这并没有值得大惊小怪的。把一个人放在聚光灯
下,各种隐微的东西都被照耀出来,有好有不好,确实再正常不过了,甚至可说这是出
名的代价。我从来不认为任何人有免受批评的豁免权,刘晓波自然也不例外。但我认为
批评刘晓波应以理性务实、符合基本逻辑、拿出事实和证据的态度来做,任何无中生有
,或者是无据的放大,都无助于大家对刘晓波的真正了解,其实也无损刘晓波什么。刘
晓波自然不是完人,在天安门惨案之后,他的应对自然有可议之处。但包括他在内的“
四君子”,勇敢地与军队谈判,避免学生更大的伤亡,这是个永远值得赞赏的行为。同
时,他二十一年来,从来没有放弃没有忘记过对六四死难者的纪念,从来没有放弃过对
民主自由的追求,并付出实践。他因此所遭受的困厄及内心的痛苦,恐怕非当事人所能
知晓其万一。
六四是刘晓波永远的心结,他自己对自己在六四的作为及后来关于六四的言行,并非都
满意,这是他少量亲近的朋友所能深切感知的。不过,即便从他的文章中,你也能感到
他对自己一些做法的忏悔。我曾说过,看刘晓波2008年汉语奖获奖辞:“凝视年轻的遗
像,抚摸苍老的白发,我没有勇气把这个奖当作一束百合,献于没有墓碑的亡灵前。欲
哭无泪的眼中,含着十九年也不剜不去的忏悔,我甚至不知道,用赎罪的谦卑能否换来
良心的安顿。”你就会明白他获诺奖后献给亡灵的泪水。10月8日他获奖后,即含泪告
之刘霞,这奖属于六四亡灵,这完全是其二十一年来心迹自然发展,水到渠成,脱口而
出的话,与其说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毋宁说这完全是他感情的自然流露。我认
为人对人应以同情之理解,才可以更加人切地理解人内心柔软的部分。
我并不主张拔高刘晓波所做的一切,即便他现在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名满天下,我们
也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他。我对任何对他理性务实之批评,均抱着欢迎和理
解的态度,从不认为你批评刘晓波,你便是我的“敌人”,不是的。但我认为对他二十
一年来国内的坚韧和努力,要有个恰如其分的理解和判断。外国人不理解都罢了,但许
多议论刘晓波的是中国人,应该深知八九六四后,在中国社会里批评政府的诸种艰难,
以及长期坚持之不易。你完全可以坚持与刘晓波不同的立场,如主张暴力革命,或者说
刘晓波不够激进,但最好知行合一。我认为刘晓波的非暴力、理性、和平既是现实环境
考量的结果,亦是认可此种大势所趋的理念所致。但我认为如果你说刘晓波不够激进,
就完全污名化他,说他与共产党无条件合作,这就于事实太过遥远。我当然认用暴力的
手段反抗专制,也是人民的一种权利,也相信有压力之下,更容易谈妥协与和解。我固
然理解主张暴力革命者,内心里深切的焦灼,但不应该以革命而否定坚持和平理性渐进
的努力。
梁文道兄的这篇文章,以其一惯的温润平和、理实务实的态度写出他对刘晓波获奖的态
度,我认为这是截至目前,我所看到的有很好的事实和价值判断的文章。他不仅驳斥官
方对刘晓波污名化的无谓,也批评了那些认为刘晓波不够激进,与中共暗通款曲的阴谋
之说。阴谋说的泛滥,表明我们不少人还是一个思考上的懒汉,愿意用最简便的办法来
达成对自己一惯思路的确认,这不仅伤害被评者,其实亦是批评者的自伤,因为阴谋论
没有价值和信息上的增益。我愿意更多的人读到梁文道兄评刘晓波获诺奖的文章,因此
今天特地推荐此文,以便大家广为传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