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3 发帖数: 16 | 1 【看中国2014年02月13日讯】马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与十二地支配“午”,故一
天十二时辰中的“午时”--中午十一点至中午一点又称“马时”。易卦为“干为马”。
传说古时的马有双翅,叫天马。它地上会跑,水中能游,天上能飞,是一种极有威力的
动物,后来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马。天马因玉帝宠爱,渐渐骄横起来,时常胡作非
为,一日,天马出天宫,直奔东海要硬闯龙宫。守宫门的神龟带领虾兵蟹将一齐阻挡,
天马恼羞成怒,飞腿踢死了神龟。此事告到天宫,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马双翅,压在昆仑
山下,300年不许翻身。200多年后,人类始姐--人祖,要从昆仑山经过,天宫玉马园
的神仙便给天马透了信,并告诉天马如何才能从山下出来,当人祖经过时,天马大喊道
:“善良的人祖,快来救我,我愿同您去人世间终生为您效力。”人祖听了,生出同情
之心,便依天马所言,砍去了山顶上的桃树,只听一声巨响,天马从昆仑山底一跃而出。
天马为了答谢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来到人世间,终生终世为人祖效劳。平时耕地拉车
、驮物、任劳任愿,在战时,披甲备鞍,征战沙场,同主人出生入死,屡建战功。从此
,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玉帝准备挑选十二种动物生肖时,马成了人类推
选的动物之一。玉帝也因马立功赎罪,有助于人而允许马当上了生肖。
民间的传说固然是虚构的,但事实上马与人类的关系这亲密,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的。
自从人类告别渔猎时代,进入农耕社会,马就成了人类最先伺养的动物之一。马以它的
那聪明、勇敢、忠诚耐劳的特征,成为人类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无论是在农耕、
运输、交通等方面,还是在古今中外的血雨腥风的战场上,马都给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
。无怪古人将马作为“六畜之首”来评价了。在今天,尽管由于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
的提高,马作为人类的助手这一作用相对削弱,但千百万年来那一幅幅天马行空、老骥
伏枥、千金买骨、义马救主的动人图景,那一份祖先遗传下来的恋马之情却永远不会消
失。
马,以它的忠诚、勤恳、灵性获得了人类的认同,它成为人类的生肖是当之无愧的。
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极点,
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物者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站着,甚至睡觉也
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关于马的故事
在蒸汽动力运用以前以及以后的若干年,马是驱动世界的主要动力。无论东方西方,在
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领域,交通、贸易、战争、通讯、农业生产等等,都离不开马
的身影。马为人类文明的创造与发展,真是立下汗马功劳。有3500年城邑文明史的江城
武汉,虽然本土不产马,但因其为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通衢地位,自古就是兵家必争
的战略重地,加之近代跑马业的兴起,故千百年来马的嘶鸣从未间断,骏马奔腾的场面
总在不停地上演,由马而演绎出一个个精采动人的故事。
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名将显威战马驰骋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武汉地区成为曹、刘、孙争夺的焦点,因
此有关三国时代的遗迹和传说也就特别丰富,其中当然少不了古代战争的重要角色——
—战马。
最有名气的当数关羽的赤兔马。据民间传说,关羽驻军汉阳时,常在长江边洗刷他心爱
的战马———赤兔马,至今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北至禹功矶处,被称为洗马口,旁边原立
一根石柱,称系马桩,明代汉阳教谕赵弼有诗专赞洗马口曰:“战罢沙场洗铁骢,虎臣
威已震江东。至今水映晴霞赤,似染龙媒汗血红。”另外一个版本说在禹功矶还有一个
洗马洞,与洗马口是“同时并着之迹”,如今汉阳的洗马长街之名,就是由此而来。另
传说在龟山左侧还有一个岩穴,称藏马洞,关羽曾牵马休息于此,又被称为关羽洞。在
武昌伏虎山麓卓刀泉有庙,供奉着关羽像,是因为当年关羽行军于此,以刀柄戳地得泉
,遍饮三军,故称卓刀泉。赤兔马驮着关羽,几千年后仍在武汉留下如许多的遗迹和故
事,这也反映了武汉人对于关羽身上所体现出的勇敢、忠诚、热烈等精神的崇仰。
最可怜的是东吴名臣鲁肃的白马。传说赤壁之战后,鲁肃慌忙逃跑,骑着他的白马过东
湖小洲时,马却不争气地陷泥中而死。人们哀其不幸、赞其忠贞,就把小洲称为白马洲。
功劳最大的马当属蜀汉大将严颜的乌龙驹。在武汉江夏区有将军山与乌龙泉,山上摩崖
有“文武全才世所无,将军辅国倒三吴”的诗句,纪念严颜在此驻扎并抵御吴兵。传说
当时严将军骑着乌龙驹找到一潭清泉,解决了农民和山上士兵的饮水难问题,从此留下
乌龙泉和龙泉山的地名沿用至今。
最为惨烈的马的故事是关于汉阳军山的古战场。在汉阳县军山镇附近有两座山,一大一
小,称为大、小军山,吴魏相战,曾陈兵两山间,在这里发生过激烈残酷的战斗。明嘉
靖《汉阳府志》曾记载,传说每月十五风雨阴晦的晚上,这里就再现当年战马嘶鸣、金
鼓激战的声音。赵弼题诗曰:“二雄角立互相吞,炎柞衰微万马奔。夜半山前风雨恶,
阴魂犹自怨曹孙。”若是战马有魂,在武汉这个古战场上,就不知有多少马魂至今仍在
奔腾吧。
三国之后,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战将,当然是精忠报国的岳飞。在岳飞短短38年的人生
中,有7年时间屯兵武汉、大练骑兵,4次从武汉出发,大败北方以善骑闻名的金兵,并
且攻破金兵固若金汤的拐子阵法。他功勋盖世的背后,少不了当年武汉苦练骑兵的智慧
和艰辛。无奈英雄命途多舛,岳飞被陷害后,忽必烈的大军从阳逻度过长江,直围鄂州
,在今汉阳、阳逻都曾发生过人仰马翻的激烈争斗。
因为武汉的战略地位,名将及战马的故事数不胜数,即使在清末张之洞训练的新军中,
也建有马队。直到解放后,马才逐渐淡出武汉人的生活。
这个成语的出处正是出自“秦皇拜石”的传说。
前面说了,秦始皇于统一全国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来荣成成山头拜日途中,听说
花斑彩石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神石,能保佑江山稳固,便专程礼拜花斑彩石。当时他率
领万马千军,沿着修好的专用驰道,直奔花斑彩石所在处,恭敬而拜。回朝后果然事事
如意,天下太平,便龙颜大喜,让百官做诗庆贺。当时便有术士徐福(就是后来出海求
仙不归的徐福老先生)诗曰:“万马千军御驰道,始皇拜石得成功。”可惜当时这首文
采一般的贺诗没得到秦始皇的青睐和众人的喝彩。但花斑彩石所在的附近沿海却因此称
之为“马道”。“马道”地名的出处一是秦始皇曾率万马千军到此拜石,二是秦始皇东
巡所修驰道由此经过。一直到了元朝,著名大作家关汉卿慧眼识宝,由“秦皇拜石”的
典故创造出了“马到成功”这个成语。他在《五侯宴》这部作品中第一次提到他创造出
了“马到成功”这个成语。
由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现在已成了人们最喜爱的成语之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