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k******i 发帖数: 5774 | 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
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
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广东也和全国一样,开始了春节的准备,但是广东的春节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年前腊
月廿三的灶神上天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夜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过年”
,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如果从预备“年货”开始计算,大约从腊月十五六便进
入年关大忙,然后整修房屋,购置新家具、新用品,添制新衣,购买与制作过年食品等
。旧时初一,清晨有乞丐或孩子作“派财神”之俗。他们用小红纸写上“财神”二字,
在各家门口高叫“财神到”,主家闻声开门接过小红纸“财神”,回以“利市”一封。
旧俗年初一那天,家人吃过早餐,开始行贺岁礼。晚辈向长辈道贺,然后平辈间互相作
揖道喜。行礼时,互相要说些吉利的祝词,礼毕,长者向少者赏赐红包利市。接着出门
拜年,从亲到疏,拜年时要携带自家制作的煎堆、油角,水果等作为见面礼。
【風俗習慣】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4、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
的亲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遠的地方。
5、谢灶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
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
等。
6、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
7、正月初7吃7樣菜,然后初7,20要全家出去玩。
8、12點,要在家里守歲。
9、广東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为什么桃花是一棵,而不
是一支?是的,广東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東人,犹如圣诞树
之于西方人。广東人对花情有独钟,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庸俗市井,过年都要买桃花等
老几样,再配搭各种各样的鲜花。
10、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制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广东的特色。广
东醒狮舞起源佛山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
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
“采青”。借此活动希望狮子能把好运带到家里。其次是舞龙,广东的龙舞,名目繁多
,千姿百态,不同的龙舞,寄托着人们不同的理想和愿望。春节是喜庆之日,耍舞的多
是热烈奔放的彩龙、金龙和纱龙之类,白天舞布龙,晚上耍龙灯。至于踢踺子,是很久
以前的传统文化
【廣東人的禁忌和習慣】
按照“老广们”的旧习俗,农历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怕洗走财气;年初二是开年,自除
夕年夜饭后,到今天才能动荤;年初三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着车公诞、
人日等等有说不完的讲究。还有,过年时不能买鞋,因粤语发音“鞋”同“唉”;买书
更不行了,书发音同“输”,怕这一年都“输、输”声,更是大忌。在大时大节,喜筵
寿宴上,习惯于谈吉利语,不说丧气话。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声“岁岁(
谐碎)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過年的飲食】
煎堆是家家必备的。煎堆馅为爆谷拌糖胶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开,去掉谷壳便成
。煎堆皮是用糯米粉制成,很薄,外面粘着芝麻。整个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黄色即可
。现在也没有那么讲究,有的人家做煎堆,里面不会放馅的也有。另外,还有油角,其
中又有软角、脆角、酥角之分。
春节还必备瓜子,有红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莲藕
、糖莲子、糖马蹄(荸荠)、糖冬瓜、糖桔饼、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类则有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九层糕、松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
叫“大笼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开口的竹笼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数十斤的米
做成一个年糕,金黄色的糕面插上红枣、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鸿运长驻。萝卜广州方
言称“菜头”,取“菜”与“财”的谐音,过年食萝卜糕,是寓意招财进宝。马蹄糕用
荸荠作原料,粤方言称“荸荠作“马蹄”,过年食马蹄糕,可以清热、消滞,其调节胃
口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还有“马不停蹄”、自强不息的寓意。
广东地区新春美食品种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赋予美好的名称,使人乐意享用
。如发菜炆猪手称“发财就手”,发菜炆蚝豉即“好事发财”,咸酸菜炒猪舌(广州人
称猪利)叫“一本万利”,炒鲜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胆扒冬菇叫“满地金钱”,鱼
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还有各种鸡类制品,美其名曰“丹凤朝阳”、“百鸟朝凤”
、“龙凤呈祥”等等,不一而足。鸡是新春菜肴中必不可少的,所谓“无鸡不成宴” 嘛
,还有烧猪肉,除婚嫁中象征贞洁外,新春则寓意壮旺。年初一午饭时,还必备一味素
菜,俗称“罗汉斋”,用绍菜、木耳、粉丝、虾米配制,亦有些人家蒸腊味的,但起筷
时要先吃“斋”。
当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过年习俗。
广州人过春节
广州人过春节,居民家中的厅堂上摆着插满鲜花的花瓶、四季桔、水仙花等。墙上贴“
挥春”,写上“新春大吉”、“迎春接福”、“万事如意”等,东西墙上贴“东成”、
“西就”,南北墙上贴“南和”、“北合”等。60年代以后已少贴“挥春”。80年代后
,多用红纸金字或金纸红字写成的“挥春” 贴于各个房室的门楣上,客厅上多悬挂装饰
字画。
过去春节的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年糕、九层糕、马蹄糕、芋头糕,以及糖环、蛋散
等油炸食品。还有瓜子、糖冬瓜、糖桔饼等,除了自食外,要各拿出一小部分用糖果盒
装好摆在厅堂上,招待客人。正月初一的中午饭,必须有一种素菜,用“罗汉斋”或绍
菜(大白菜类)煮粉丝虾米,也有人蒸腊味,但动筷时,必须先吃“斋”。
初一有许多禁忌,如不能扫地,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出门拜年,不能打碎碗碟
,万一打碎了要说“落地开花,宝贵荣华”,或“岁(碎)平安”等,有病也不能看医
生,以上禁忌现已逐渐淡化。
春节的文化娱乐以舞狮为主。人们认为舞狮有驱邪、迎吉的“好彩头”。广州舞狮,狮
前有“大头佛”戴着面具走在狮子前面,执扇引路,戏逗狮子。小孩则玩烟花、炮竹,
青少年踢毯子,成年人打麻将、“天九”。街上多江湖艺人耍杂技,以讨“利市”钱。
也有艺人用桔子叶挂在龙舟杖上,到各家各户门口唱龙舟、木舟歌,以讨赏钱。
现在,民俗事象已逐渐消失,代之以看电视、出游、参加文娱晚会,观看由文化部门组
织的文娱表演,邀请亲戚朋友聚会等。
潮汕人过春节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
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
、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
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
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
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
,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
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
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
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
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
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
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
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
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
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
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
”,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
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
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
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
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
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
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潮汕地区春节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
时候“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
”、“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
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
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
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
,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
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
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
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
,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
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
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
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
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西江水上人家春节风俗
在粤西北的西江肇庆段“小三峡”水面上,至今还生活着一些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家”
。这些渔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们大多在船上做饭,大多依然烧木柴。渔民
们还喜欢在江岸边空地上种上番薯、油菜、葱、蒜苗等,补贴生活。
过春节了,渔民们在住处贴上了吉祥祝福的红幅,他们喜欢在船头贴上“一帆风顺”,
在船舱上贴“万事顺意”和“老少平安”,还有独特的金钱剪纸图案的“红钱”,此外
还要在船头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祭品主要是腐竹(福禄
)、芹菜(勤劳)、大葱(聪明)、生菜(生财)、桔子(吉祥)、苹果(平安)和马
蹄、慈菇(皆寓生育)等等。
湛江的春节
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春节是民间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但湛江的春节也有
本地的特色。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
,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货有蔗糖、糯米、
年画、对联、糖果、饼干、炮竹之类,一年所挣之钱大部分用于春节。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
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军烈属
则在大门贴上由民政部门发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对联,厨房、猪、鸡栏
则贴"足食"、"六畜兴旺"等横批。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
,送旧迎新。
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年初
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
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 | s*********9 发帖数: 986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