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发帖数: 187 | 1 “公私同行”的疑问:基因组所和华大基因公司 精选
已有 14427 次阅读 2012-11-1 09:39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杨
焕明 华大基因
2003年至2007年,杨焕明同时任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和华大基因公司董事长。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是国家事业拨款单位,其所长不仅是国家正规行政体系的厅局级,
而且是法人。华大基因是盈利性私人企业,杨焕明也是其法人。
公私两个机构做同一件事情:基因测序。
对“公私同行”现象有所评论可能不是多余。总结经验教训对后来者有借鉴意义。如果
是好事,应该树立为榜样;如果可行,会有更多的人争相仿;如果有问题,要避免后来
者重复,而且国家需要建立规范。如果发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
华。
本文主要在于科研人员与公司的关系。这并非一个公司的问题,而是高科技企业中有一
定普遍性的问题,不过杨焕明和华大基因较为引人注目而成为了近年生物医药方面的范
例。国外已有公私分离的规范,国内有必要亡羊补牢。
“公私同行”是顺应改革、还是逆改革而动?
我国有过从国立机构转为私营的企业,因为这些国立机构是1950到1970年代计划经济时
代产物,其转型伴随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但转型一般发生在2000年代以前。改革
开放后,我国成立很多独立成立的私营机构,可以说是蔚然成风。在2000年以后,成立
新的、与私营公司同行的国立机构,特别是在科技方面,如果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
麟角。因此,杨焕明任公私两个做同类工作机构的法人,引人注目。
在中国因为经济发展幼稚阶段而规则比较混乱的时候,并未出现过大学校长开与大学分
不清的公司,也没有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私人拥有与研究所分不清的公司。所以,一
般认为,杨焕明开创了国家层面研究所的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例:让一套领导
班子同时领导了公私两个牌子,让一个国家事业单位和一个私营盈利企业“公私同行”
。
中国研究所或大学领导并无担任双重法人、领导“公私双肩挑”的成规,而西方国家禁
止国立机构领导涉及“公私同行”。在杨焕明留学过的美国,一般科学家的公私很分明
,校长、所长就更必须公私分明。在杨焕明进入的基因组领域,前面已有世界领先的基
因组机构,如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的基因组研究所,其所长不能参与组建基因组相关的
公司;而美国有很多私立的基因组公司,其负责人不能担任国立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美
国一般教授可以开公司,但其实验室中由学校或研究所付工资的人员不能为公司工作,
其实验室由学校和研究经费购置的仪器、财产,不能用于其校外公司的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杨焕明回国后同时任基因组所和华大基因的法人,
自然在很多人心里引起了疑问。
“公私同行”带来的疑问
“公私”如何分开?
如果两个机构的法人是同一人,当出现矛盾时,谁代表研究所、谁代表公司?同一套领
导班子领导的两个机构,是否签订合约明确财产和分工?在谈判和签约时,谁代表研究
所利益、谁代表公司利益?
从所领导到研究生、技术员等,国家已经支付了其研究所的在编人员的工资,如果这些
人中有一些同时是公司的雇员、或为公司做项目,那么是否出现拿国家的工资做公司的
事情?
如果公私两套机构共用同一套领导班子,在研究所和公司向国家、向其他经费结果申请
经费时,公私如何分开?如果经费以研究所申请,公司是否参与应用?谁决定?如果经
费不以研究所申请,主要以公司提出申请,是否导致人们疑问领导班子比较关心公司的
经济利益、而忽略研究所的经济利益和稳定发展?
申请经费后购置的仪器等财产,是研究所的、还是公司的?如果是研究所的,谁决定公
司能否用?如果是公司的,是否导致人们疑问领导们比较照顾公司、不太顾研究所?
杨焕明等作为国立研究所的研究生导师,获得教育部和科学院批准的研究生指标和经费
。这些研究生从事研究所的课题、还是公司的项目?如果从事公司的项目,谁批准?研
究生用国家的工资为私营公司工作,谁批准?是否我国的大学校长都可以仿效,把研究
生变成公司的劳力?
领取国家工资的人员,从所领导到研究生,在同时为研究所和公司工作时,其测序服务
带来的收入,归研究所、还是公司?其工作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归研究所、还是公司?
谁决定?
2007年,杨焕明被中国科学院撤职,其前后有一些人离开基因组所,去深圳的华大基因
公司。其中包括一些研究生在带国家薪酬的情况下到华大基因工作,有些到2012年才以
在公司做的工作而毕业。这些工作,如何界定是国家出工资的人员给公司打工?谁来界
定?
2008年,科学院基因组所更换领导班子。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听说,研究所认为资产很
少,使中国生物界和中国科学院内部很多人奇怪,因为此前基因组研究所从外面看起来
轰轰烈烈很热闹,所以一般人不太能理解其仪器和财产并不多的情况。本文假定国家进
行了很严格的审计,确实无资产转移,那问题就是:在研究所和公司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期间,领导班子在照顾公司还是研究所?还是从来就是以公司为目的,以研究所为桥梁
、或附属品?
如果中国大学、中学、小学的法人校长、研究所的法人所长,都同时开平行的公司,其
公司服务方向和内容与学校、研究所几乎完全重叠,校长、所长任期内获得经费、订单
时,外界认为有国立机构撑腰,而到校长、所长公职下台的时候,其任期内积累的财产
很少留在其原领导的国家机构,一定会带来很多质疑。
目的和结果
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国家、地方和私人投入杨焕明名下基因组测序的钱,成果是
什么?
杨焕明和华大基因给外界的印象是为国争光,而可能不少人会认为是公司做大了。这两
种不同估计,明显差别在于判断实际得益方。
杨焕明和华大都经常公开宣称自己的工作是为了中华民族、为中国争一席之地,特别被
渲染了当年克林顿总统宣布人类基因组测序时,中国做了1%的工作。如果这是为国争光
,可能会有异议:中国做的是美国的几十分之一,低于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的比例,低
于中国很多行业与美国相应行业的比例。华大近年购买大量测序仪,成为国外测序仪厂
商最大买主。这类工作,可类比我国民航业。我国可能购买客机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
家,我国民航载客量增加最快,但他们只是认为自己顺应了国内民众的需求,没有以买
客机为自豪,而希望自主研发客机。而测序是无国度的,并无国家和民众需求,美国解
的密码本全世界用,无论哪个国家测人类基因组序列也是给大家用,杨焕明用民族主义
渲染需要中国做测序工作,可能是公司给自己贴国家需求的标签。人们推测,正是因为
难以用科学理由解释为什么要用中国的大量经费和人力做需要重复购买昂贵的、不断更
新的外国仪器和试剂,才用民族主义牌,以获中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如果要与国
外竞争,自主研发测序仪才是,而杨焕明无此实力、至少比忽悠国内经费买国外仪器难
很多。
认为华大基因公司迄今成长是企业商业成功,得利的是华大创始和持股人,“公私同行
”有利于私人。杨焕明开始基因组研究时,并无技术专长、也极少基因组研究背景,华
大基因同样是无实力的草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杨焕明个人、或华大基因公司到国
际上,不可能拿下1%的“任务”。杨焕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任职,是他自行代
表中国领1%的必要条件。虽然他的国家代表权没得到遗传所、更未得到科学院的同意,
但国际上不知道、也没有想到有个人敢自作主张代表国家。如果杨焕明只是华大基因公
司的代表,国际上不可能相信一个无技术、缺人才、少资金的公司代表一个国家。杨焕
明和华大基因对“冒领1%事件”一直引以为豪。这对华大基因,肯定是好事。用冒领的
1%大旗做虎皮,杨焕明和华大基因才能在中国要钱、要地皮,有资源买仪器、招兵买马
。也就是说,杨焕明创业华大不是明明白白地说要创业办公司、请国家投资和地方帮忙
,而是以他们带着国家已经对国际的承诺、为国家负责等口号,在当时大家不少人能判
断杨焕明背景很差的时候,被迫支持他强行上马。
私人到国外去制造国家承诺、反过来要求国家负责的做法,自然引起人们疑虑:这是为
国家、还是为了公司而挟持、甚至绑架国家?
如果华大基因作为企业成功了,那么国家多年支持其基因组测序的钱很重要。如果一直
是私营机构单独运行,国家、地方每次都是明确投资私营公司,可以占股份。但如果公
私不分明,那么,就会引人发问。从1990年代后期杨焕明自己在未获中国任何机构授权
情况下向国际“代表中国”冒领1%开始,到创立科学院基因组所时国家和地方对基因测
序的支持,到深圳的华大基因茁壮成长,都是企业行为。十几年来,中国国家和地方对
华大基因公司的投入,是否有国家和地方的股权?还是投入经费的人都认为是投入研究
所的而忽略了对公司投资的可能?
如果权力更大的省长、市长、县长、厅长、局长都同时开一个公司,他们的公司是否成
长会高于华大?这些公司的董事长在世界上可能比杨焕明更显得成功,中国立即产生世
界五百强中一半以上的公司。如果中国提倡这样做的话,恐怕无数的人会焕发空前的创
造性…
公私分离
对“公私同行”模式的评论虽然具体用了引人注目的杨焕明和基因组所,而更广的意义
在于:1)其他人,特别是青年和学生,以后是否仿效这一广为人知的“成功”例子,
创造机会建立多个公私并行的机构,还是自己思考国家的发展和制度的健全,顾虑人们
公德水平的提高,而不步杨焕明的后尘;2)国家各级机构应该积极考虑建立机制,解
决目前还有的其他类似案例,防止今后发生更多问题,以保证国家利益,也使私营公司
免于人们满腹疑虑而能够顺利发展。
有些公司,包括华大,也可能有时感到与国家机构同行其实影响公司按市场规律运行、
影响公司的决策,因此并不认为公私同行是好事,至少不是所有时期都是好事。今天,
华大基因公司已与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剥离,如果公司现在也认为不与国家机构同
行是好事,可能后来的创业者知道可以避免走“公私同行”的曲折道路。
公私清晰分离的情况下,也许公和私都能够更好地发展。
(本文内容含有质疑和批评杨焕明和华大基因公司,但并非批评仅参与工作、而不参与
决策和管理的其他华大基因员工。华大众多一般青年员工中应该有认真诚恳为理想而工
作的人)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8180.html
分享到:收藏分享举报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 支持转基因和反对转基因:国际科学和医学团体的态度
• 我与转基因食物研究和推广的关系
• 就转基因答顾秀林:首先要区分真理和谬误
• 扒铁路保龙脉与反转基因保龙种:愚昧岂能延续百年
• 取其精华 去其失误:析2012年诺贝尔奖
热门博文导读
• 换平声作入声再唱一曲声声慢
• [请教] 这是什么菌类?能吃吗?
• 动静相间----汉字的灵魂笔画
• 中午吃红烧羊排
• 扯淡的喻海良闹乌龙笑话!
• 秋冬之交菊花缘
当前推荐数:215 推荐人: 赵建民 郭向云 刘旭霞 吴飞鹏 曾兴 杜伟 郭胜锋 张博庭
曹广福 李传亮 牛登科 雷海鹏 张鹏举 徐乔伊 林中祥 何毓辉 王超 李宁 刘全慧 喻
海良 梁红斌 周可真 吴云鹏 徐满才 王云才 严少华 许浚远 马建敏 郭维 李孔斋 李
学宽 刘华 唐常杰 焦豹 冯金华 崔小云 李志军 刘锋 闫钟峰 刘士勇 刘立 魏东平 蒋
德明 朱志敏 刘云 何士刚 朱教君 吴浩宇 赵斌 任鲁风 刘宇 熊李虎 吴宝俊 谢强 乔
中东 柏舟 刘光波 陈飞 邹谋炎 孔晓飞 钟云飞 王志坚 黄秀清 杜平武 李铭 李华 姜
宝玉 刘亮明 王德华 严家新 张雪峰 水迎波 史晓雷 嵇少丞 刘君 叶威源 陈小斌 陈
阿鹏 张亮生 唐凌峰 王枫 王春艳 蒋新正 王守业 林树海 孙志方 李欣海 梁建华 杨
秀海 高海山 尹华杰 周公朴 陶涛 黄世臣 陈祖昕 王晓峰 熊祎 李璐 何宏 韩铭 黄敬
峰 王修慧 赵凤光 郭卫 邸利会 杜敏彪 洪坤 于锋 常顺利 彭友松 李培光 李辰硕 曾
兵 胡传圣 尚占环 印大中 陈理 张建福 吕宝亮 梁才 许海云 袁斌 茹永新 李刚 刘波
刘龙奇 邱青松 李永丹 吴超 许承明 叶伟 佟冬 曹文龙 张波 陈学雷 许冲 徐雷 薛
怀君 温崇庆 杨宁 刘用生 谢蓝 闵建中 马国林 张旭 赵志立 覃开蓉 曹聪 N5AsF6
dangping luyouwen 木子 wangriver vvone harmony11 hanlexiao 好象 bridgeneer
shenkuxiaofu qinmingyan dating sci789789789 tailijie bakerwm endeavor
huanping313 fishman936 erythring riseup paulings yi45fan junsonlee Demos
cloudyou lftkf waun thankworld jiuzeh fansg qinzhong linguangzh hangzhou
biocomfun sechu chuxiao spider Cellulosic zxhuizhang xsongy faraway01 xzho98
mbnl swqdu xiaoxiangyeyu qidao liuzhan001st linda0911 along001 mrweng
xldxm2009 lcwv allegretto ironsword baibin87 scientist njgdy ljxysu
chenyishan tianyuthu yxlong2000 biejiasai zhouguanghui luxiaobing12 kizlz
zhxftcl1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7 个评论)
[67]王纯 2012-11-5 10:43
无论如何,讲述的是事实,顶一下
[66]秦雪梅 2012-11-3 19:36
这篇居然没有小红花……
[65]吴超 2012-11-3 14:33
多年来中国大学里的许多牛教授和牛院士都是如此发家的。近一二十年来许多大型国企
分离了出了不少股份公司,也造就了很多亿万富翁,也是一样的模式。大家见怪不怪了
,社会和媒体还把他们当做楷模和大家。“改革”出“英雄”啊!
[64]廖新化 2012-11-3 05:34
同意38楼意见。对华大持正面看法。
[63]吕宝亮 2012-11-2 18:58
既是教授,又是商人,貌似这种现象现在也很多吧,大学里面开公司的教授不止那么几
个,几乎每个大学都有这么一批人。
[62]梁才 2012-11-2 18:50
我支持!以前也想过这种事情,现在不想了,要踏总有那么一天!
[61]陈理 2012-11-2 18:03
皇帝的新装,饶老师说得好啊~
[60]印大中 2012-11-2 17:15
从本质上破解了衰老之谜够不够院士?
[59]尚占环 2012-11-2 15:01
此时需要方舟子和郎咸平。元芳,怎么看?
[58]王明强 2012-11-2 14:54
都说华大这水挺深的,野外人士是人不可测量的!中国缺少像饶老师这样敢于说话的人
,还是支持饶老师!
[57]熊祎 2012-11-2 14:38
没有什么idea也能当上院士的话,那确实让人汗颜了。
[56]胡传圣 2012-11-2 14:37
如果查明属实,杨焕明属于侵吞国有资产,应该被立案调查
[55]孟庆强 2012-11-2 13:33
这个现象在国内应该比较普遍吧,饶院长估计也知道。想改变现状,非常难。
[54]郭江涛 2012-11-2 12:37
饶毅到底有没有说:“王俊,你是科学家吗?”
如果连说过的话都不能承认,其说话可信度自然可想而知
期待现场观众出来证明。
[53]王修慧 2012-11-2 11:32
中国很多所谓的企业家、政客都是流氓!
[52]张小鹏 2012-11-2 11:22
勇气可嘉,但方式有待商榷?
[51]韩铭 2012-11-2 11:11
这种现象 国内ms不少
还是看看Barbara McClintock跟Waston吧,商业与科学,尤其是后者的选择,值得太多
人学习了
[50]何宏 2012-11-2 11:09
同意一楼意见:公开地跟“院士”较真,这可以是中国科学良性发展的先声。
[49]陶涛 2012-11-2 10:25
饶老师有个错别字,“如果这样,要该的不仅是本文的题目,而可能是整个世界道德观
。”要改的,不是要该的。顺便支持一下饶老师。
[48]周公朴 2012-11-2 10:18
看这个帖子的内容,我是赞成饶教授的。但是饶教授主张转基因食品口粮化,和主张取
消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我是反对的。我支持转基因研究,反对取消转基因食品区别于一
般食品的标识。
[47]蔣勁松 2012-11-2 10:11
造谣污蔑蒋高明而不道歉是不是流氓?
[46]杨洪强 2012-11-2 09:36
人生职业的前期做科研(科学家)后期做企业(企业家),这是明智的选择。
搞科研需要消耗大量经费,不能仅为了“好玩”,而应当用你的科研成果、科研技能尽
早创造和积累财富!这样也有条件使你和更多的人继续“好玩”(饶毅:我研究的首要
目标就是为了好玩,——做研究是为了给讲笑话提供材料,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0/271006-2.shtm)
“基因组测序”的论文大部分发表在SCI崇拜者所推崇的Nature等顶尖杂志上,这些论
文的关键作者们算不算科学家?
[45]孙志方 2012-11-2 09:18
狂顶!这样的人也配院士???玷污名声而已。
[44]用户名 2012-11-2 08:45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43]王守业 2012-11-2 08:37
这个够猛!
[42]虞左俊 2012-11-2 04:09
我几年前说明过自己的语文很差...
That's not good enough for people at your position. Hire a Blog writer to
refine your articles, at least.
[41]沈阳 2012-11-2 01:53
请饶毅老师评论张启发院士 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90-628422.html
[40]嵇少丞 2012-11-2 00:47
杨焕明还真是院士,刚查了一下。有这样的院士,饶毅就不会当院士?
[39]嵇少丞 2012-11-2 00:46
这篇博文,编辑例外地没有置顶。杨焕明是院士吗?
[38]苏湛 2012-11-2 00:43
基因所的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不过这里有个历史背景可能饶先生不很了解。研究所办企
业,这在80、90年代全民下海的时代是一种普遍现象,一般都是一套班底,两块牌子。
而且由于当时制度不健全,产权也是很混乱的。后来又搞整顿、搞剥离,把企业和研究
所剥离开。现在有名的联想、方正、同方、曙光,都是这么来的。当然剥离以后企业归
到了个人名下,这无论如何都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但这后面恐怕也有很复杂的历史原因
。具体怎么回事,还得看他们当时候后来的具体操作是怎么弄的
[37]沈阳 2012-11-2 00:33
请问:挺转人士,不论如何,杨焕明也是中科院基因组专家,院士,不比谁差点转基因
专业知识吧?!从这件事,我们是否开始明白:这些自称转基因支持者,他们的科学品
德都存在一些与科学界应该遵循的“敬畏科学”、“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基本素
质?
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90-628416.html
[36]史晓雷 2012-11-2 00:19
支持饶毅教授
[35]薛宇 2012-11-1 23:55
用这种方式评价学者,跟泼妇骂街有什么区别?斯文扫地
[34]吴国胜 2012-11-1 23:21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通行的思路,否则,博主们都这么整,科学网就有点像新语丝的大
字报了。不同的地方是这里是实名,那里是虚名。实名的指控杀伤力更大,因此需要慎
用。
无论是对蒋高明,还是杨焕明,网友们期待的是把他们的问题讲明,不能只说一半,或
者看到反驳又没有回应。这不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33]刘亮明 2012-11-1 22:52
支持!
[32]邓旭坤 2012-11-1 21:48
就是,就是
[31]谢强 2012-11-1 19:16
强烈建议置顶。编辑部也不可对广大工蚁的呼声视而不见吧!
[30]易会广 2012-11-1 19:05
虽然我也不大了解华大是怎样起家的,但我觉得饶毅老师的观点有些偏颇了。布鲁诺在
他的时代合法吗?那么他还是伟大的科学家吗?真正的科学家往往是超越时代的,生物
学正走向大科学时代,更需要的是离经叛道的科学家,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科学家。饶毅
老师的其中一个评价“杨焕明开创了中国研究所的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例”很中
肯。关于合法性问题,没有证据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而且华大的贡献摆在那里,如果
华大当初选择成为国家的研究机构,还会有今天的华大么?
[29]吴浩宇 2012-11-1 18:28
鉴于您老人家在没有完全同化前,有时还能讲真话,抓紧时间顶一下。
[28]何士刚 2012-11-1 18:06
很久没有推荐你老人家的文章了,这篇顶一下
[27]刘云 2012-11-1 18:01
饶先生真是没有不敢说的话,没有不敢做的事。呵呵,大忌,大忌啊。晚辈羞愧!
[26]张丰 2012-11-1 17:46
这个岂不类似引爆核弹?
[25]叶江华 2012-11-1 17:04
dfdsh
[24]蒋德明 2012-11-1 16:59
在中国是普遍现象,饶教授只了解生物领域的。
这些企业现在都已经漂白了,就不要追究了吧。
[23]魏东平 2012-11-1 16:19
建议精选,并置顶。。。
[22]刘士勇 2012-11-1 15:51
国有化企业私有化,是目前中国的模式。
[21]朱岩梅 2012-11-1 15:05
建议饶毅老师亲自去华大基因看看,外界对它有很多误解。告知世人一个真实的华大,
该是时候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饶老师能拨云见日,仍然形象很高大。质疑
是科学家的优点,但不调查就发言,且如此偏激,不应属于一个另人敬仰的科学家。
[20]冯金华 2012-11-1 14:28
饶教授就是太认真了。太认真的人在一个到处都是混混的环境中就会“被高调”,会被
看成异类。
[19]李学宽 2012-11-1 13:45
建议置顶
[18]刘华 2012-11-1 13:38
转发 王俊微博回复: http://seq.cn/6233-19839
王俊华大基因 微博回复看到饶老师的博文,有些感想。因为针对华大,故回应一下。
1)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科学家,任何假说论断应该有数据
基础。这种毫无理由,不加考证的造(传)谣是对华大的伤害,更是对你自己的伤害。
对此,我对饶科学家如此表现,作为北大人,很失望。 ...
2)生命科学由实验科学正向理论科学转变。大数据,大科学研究思路必然会导致生命科
学的变革。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华大拥有全球最大的基因组数据产生平
台和分析能力,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各类问题的组学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这种
能力的建立是在上百位华大科学家数十年的研究结果。 ...
3)关于华大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我们建立的这种能力,可以对全球科研院所,药
厂,农业公司进行服务。我们利用服务赚的钱,交税后做了公益性的科学研究。这是华
大的现状。未来的华大则更会从国计民生,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开发出更适应需求的服
务与产品。从巿场上的盈利来反哺科研。这是华大模式。 ...
4)饶科学家提到欢迎起诉。我们也确实会保留起诉的权利。毕竟,对于华大的任何中
伤诽谤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华大,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力的机构。
希望同仁们保护,爱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民族品牌。 |
s*********e 发帖数: 399 | 2 这个太胡闹了。
http://www.big.cas.cn/gkjj/skjj/
基因组所成立于2003年。 华大成立于1999年。
所谓同时担任基因组所和华大的法人这个说法,纯粹是混淆视听。
实际情况是,华大于99年成立,也确实如饶毅所说,自行宣布代表中国参加了1%计划。
而实际上此计划,最开始阶段,完全没有国家投资。 完全是几个创始人和最早一批员
工自行筹集资本。杨老师最后还从温州(家乡)筹集到一定资本维持项目运转。 最终
到00年左右,克林顿宣布中国是6个国家之一,中央政府才开始重视,进行投资。
不否认没有中央的支持,华大不可能完成1%的项目。而实际上,中央同时建立了南方基
因组和北方基因组中心,连同华大在内, 一共3家单位都进行。 南方和北方中心都是
国家直接投资的,只有华大一个怪胎,算是私人的。 既然是国家投资,那么资金分配
的角度,华大肯定占不到便宜。 但是最终的成果,华大所测序列占中国完成部分的90%
以上。我有一个猜测,如果没有华大的出现,中国非常可能不是6个国家之一,或者国
家需要投更多的资源,才能挤入6强。
至于中国是否应该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仁者见仁。 这件事情,最终官方评定为
02年10大科学进步之一(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2-01/24/content_251618.htm ),所以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还是正面评价。到这个工作完成,华大这样的怪胎就是个问题。 饶毅说华大不用政府的名义,就不能拿下1%。 同样,不收编华大, 政府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做了1%的计划。 就这样,华大被政府收编,而成立北京基因组所。 北京基因组所的骨干力量直到现在也是原华大的人员。现在的于君也是华大当时4架马车之一。 中科院的规定,每个所编制不超过200人。 当时华大的规模已经超过人数限制。那剩下的人怎么办? 都是为1% 项目立功的人员,难道就应该直接扔到社会上? 华大基因作为私营企业,也成为这些人继续工作的地方。
以上说了些华大的历史。华大实际上是被中科院招安,随后又不能忍受体系束缚,就重
新下海为寇。 华大发展最缓慢的时候,也是在中科院时代。基因组所得项目,交给华
大处理, 我相信有。 不过以华大在中国基因组学研究的实力,把项目放过去,也无
可厚非。 而实际上,现在华大的主要收入,也是承接国内国外外包的研究项目。 事实
证明,如果没有基因所的关系,华大反到更容易承接这些项目(在国内基本通杀)。
正因为基因所得存在,华大凡到有很多项目接不了,导致了发展的停滞。
至于养肥外国公司这种事情,也太搞笑。 中国所有大学研究院里面,经费基本全部是
国家来的。每个学校都买国外公司的试剂或者仪器。 这个罪名,每个中国的研究者恐
怕都跑不掉。最后的成果,因为要发文章,数据都是无偿给世界作贡献。 |
y***i 发帖数: 11639 | 3 这让我想起以前经常传出来的故事:快倒闭的企业被私人经营,发财了以后就有人跳
出来说:本来的资产是集体的,你入股才多少钱,80~90%的“集体资产”被私人侵占了。
BGI做到这样很不容易。前期投资比起后来的努力只能算小数字。科学院到处投资不知
道多少钱,都是赔本生意,现在看便宜跳出来,很不地道。这种小聪明要不得。
。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公私同行”的疑问:基因组所和华大基因公司 精选 : 已有 14427 次阅读 2012-11-1 09:39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杨 : 焕明 华大基因 : 2003年至2007年,杨焕明同时任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和华大基因公司董事长。 :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是国家事业拨款单位,其所长不仅是国家正规行政体系的厅局级, : 而且是法人。华大基因是盈利性私人企业,杨焕明也是其法人。 : 公私两个机构做同一件事情:基因测序。 : 对“公私同行”现象有所评论可能不是多余。总结经验教训对后来者有借鉴意义。如果 : 是好事,应该树立为榜样;如果可行,会有更多的人争相仿;如果有问题,要避免后来 : 者重复,而且国家需要建立规范。如果发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
|
l**********1 发帖数: 5204 | 4 借用一段 并revised version:
>
杨(宋)焕江 刀笔小吏,按后清朝廷翰林院的制度他这样的一辈子也别想当个芝麻绿豆
官。但是先
造反建华大再被招安入翰林院基因组所 待遇就天壤之别了,拜集团军司令,并受李军
机亲切接见。
不想以后要被迫去征方(饶毅)腊 乃至折了107将 之后只能再拜扭腰墙街 引领美
军团欧洲军团进驻后清
瓜分蛋糕 哦也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iology/31747197.html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太胡闹了。 : http://www.big.cas.cn/gkjj/skjj/ : 基因组所成立于2003年。 华大成立于1999年。 : 所谓同时担任基因组所和华大的法人这个说法,纯粹是混淆视听。 : 实际情况是,华大于99年成立,也确实如饶毅所说,自行宣布代表中国参加了1%计划。 : 而实际上此计划,最开始阶段,完全没有国家投资。 完全是几个创始人和最早一批员 : 工自行筹集资本。杨老师最后还从温州(家乡)筹集到一定资本维持项目运转。 最终 : 到00年左右,克林顿宣布中国是6个国家之一,中央政府才开始重视,进行投资。 : 不否认没有中央的支持,华大不可能完成1%的项目。而实际上,中央同时建立了南方基 : 因组和北方基因组中心,连同华大在内, 一共3家单位都进行。 南方和北方中心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