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iology版 - 饶毅:中国科学界的“鲶鱼”[转载]
相关主题
这里面八卦不少 饶毅新作饶毅: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转载】 (转载)
基础生物组院士候选人选票说道抗压,推孩子看来也得有个限度
饶毅真是winner呀饶毅惨了
这你妈就是一个国内交换生使坏吧饶院士落选的最好答案(转载)
饶毅对林事件的评价,饶毅应该没有关系饶毅实验室的研究生发表CELL饶毅怎么没有署名?
蒲慕明:不著袈衣亦如来饶毅:我为什么反对中国学生上美国顶尖大学?
饶毅: 我的名单差不多要过时了方舟子评论饶毅
看看这个中文夹英文的装逼犯施一公 视频 (转载)什么是PTN阿?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饶毅话题: 科学家话题: 中国话题: 人物周刊话题: 科学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a
发帖数: 1852
1
饶毅:中国科学界的“鲶鱼”
转自《南方人物周刊》
2010年9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刊发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共同署名的社评文章《中国的科研文化》。文中,两位
科学家指出了中国科研经费分配的问题:“关系”起了太大的作用。他们认为,科研经
费分配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正在减缓着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其中的问题,一部分要归
结为体制,一部分要归结为文化”。
据说,该文 3天内由中央财经工作小组翻译并交给了温家宝,并很快得到了总理的
关注,温指示相关部门提出有关基金分配体制改革的建议,之后,众多普通学者和一线
科学家都表示了支持意见。然而,到了11月,科技部忽然宣布:“今年9月,美国《科
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我们
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在科技部声明后,接受《科学》杂志记者采访的饶毅很吃惊,他说:“我们的文章
并没揭露什么新东西,只是公开了一些在中国,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这并不是中国的科学家在国际性学术期刊上对科技政策的第一次批评。
2004年11月18日的《自然》杂志中国特刊上,刊登了饶毅、鲁白、邹承鲁3位知名
科学家共同撰写的《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文中,
作者认为:“中国科技管理体制迄今远落后于经济,没有根本的变革,中国科技进步就
被体制延缓。”除了直陈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端,他们甚至提出了解决方案:取消科
学技术部管理研究经费的权力,让科技部成为一个咨询机构。然后,刊发批评文章的那
期《自然》杂志在中国大陆被禁止发行。
2007年9月,神经生物学家饶毅还是放弃了自己在美国西北大学的讲席教授和神经
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职位,接受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聘书,全时回国担任院长。
作为生命科学界第一位放弃了美国名牌大学讲席教授职位、全时回国效力的科学家
,以及以直言著称的科技政策批评者,饶毅对当时前来采访的媒体说,他回国的原因是
3个字:归属感。
中国科学界的文化冲突
饶毅,江西人,16岁入大学,是1978年的大学生;1985年,他接到了哈佛大学、旧
金山加州大学(UCSF)、圣迭哥加州大学(UCSD)、爱因斯坦医学院4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他选择了旧金山加州大学,因为在那里,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结合得很好。
初到美国,最让饶毅觉得幸福的一个细节是:“可以自己住一个房间”。更独立的
空间让这个“从小就是不大喜欢被人灌输权威思想的人”更蓬勃地生长着。他的活泼、
勤奋使美国大学教授发现中国学生不都是默默动手的、不活跃思考提问的刻板印象,虽
然,这位学生的直爽有时也会让教授不太高兴。
回到中国的第一年,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时,饶毅说,回国后,他的工作重点之一是
教育。对教育的兴趣,一方面来源于,“教育是有长期影响的工作”,另一方面,这是
一个坚持每天早上步行送儿子去北大附小上班的父亲。在一本黄色封皮的文集中,这位
父亲讲到了自己去儿子的小学里客串的经历,他感慨:“谁要是说中国人没有原创性、
不活泼,让他们到中国的小学里看看。”但他也有担忧,“我们的教育,应该避免把知
识枯燥、刻板化,不要让他们变成低头背书的人。”
这几年,这位院长的博客更新不慢,他希望能够用那些文章传播一些东西。“博客
文章需要多发,因为改变风气不能靠一两篇文章,得经常、不断地提醒。”
归国3年,被饶毅不断“提醒”的一个词是professional,他认为这是中国研究者
缺乏的东西, “体会到Professional,做事就不会太幼稚。”
Professional中,有理性的成分。在浙江大学年轻的海归教师涂旭新自杀后,这位
和浙江大学毫无关系的科学家说,抑郁症有一定发病率,而且相当高,如果已经多次诊
断过的忧郁症病人出现问题,不能诉诸群情激奋。饶毅理性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慎
防廉价炒作 ,避免伤害死者冤枉活人”。并指出,不顾事实骂用人单位的舆论形势走下
去,会让单位不敢雇佣有抑郁症倾向的雇员,造成对病人的歧视。
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这位自称立场“中左”的科学家进行了他认为
必要的改革,不强求速度,但温和地坚持推进,“虽然有各种矛盾和利益,还是要坚持
,慢改革比不改革好”。
2008年,当饶毅准备关闭一个植物形态研究实验室时,实验室的原负责人,退休教
师崔克明利用博客进行了反击。这位退休教师认为,关闭自己的实验室,是学院的短视
,是不重视“基础学科”。也是用博客,饶毅作出了回应,学校给PI(实验室负责人)资
助的要求是研究者要达到一定学术标准,而且,实验室负责人的决定权应该在学院,而
不是由原负责人个人提拔。
这个故事的结果是,实验室顺利关闭,原有人员在实验室关闭后都得到了妥善安排
,但故事本身却因其时髦的对话方式引起了科学家圈子的广泛关注。《自然》杂志认为
,这是一场“中国科学界的文化冲突”,并评论说:“这一争论凸显出中国大学亟需修
改其聘用政策”——是否要延续由接班人继承实验室的做法?
“做科学,要有点品味”
关于这个人,一位会议上邂逅过他的同行说,这是个“风趣的科学家”,“做科学
不像是累死了要吃饭、要出名,而是举手投足之间透出对科学的兴趣。”
他的学生告诉我:“饶毅老师在科学上的点子都很fancy,就是都会很好玩,虽然
不一定都能做成”。出入实验室,他偶尔会吹口哨。高兴了,在学生面前直接就唱起歌
来,唱的是什么,大家却记不起了。他会鼓励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允许学生放着
音乐做实验——只要不妨碍实验的正常进行。这种情况,在其他实验室“简直是不可想
象的”。
我面前的这位“风趣的科学家”却是严肃的。或者,像一位最近与他接触过的记者
所言:“一开始会觉得挺严肃的,但接触之后会发现挺好打交道的”——她始终未用“
有趣”来评价这位科学家。
对科学,这个科学家很挑剔。他说,“做科学,要有点品味”,要知道什么是好的
科学。
那么,什么叫“科学的品味”?
“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有不boring的,比较有趣比较有创造性的东西,思路方法很
巧妙的,就比较有品味。”
那么,什么叫思路方法巧妙?
“我们发现slit作用时,想证明是蛋白质浓度梯度而非绝对浓度影响神经细胞的导
向。当时的一个问题是:浓度梯度如何获得?"
“在琼胶上摆了两个产生蛋白质的源,将神经细胞放在两者之间,只要不是正中央
,就有个浓度梯度……既不用复杂的方法,也不用原有的方法,简单而巧妙地解决问题
。”
“科学的品味还在于,不能只想着发文章,到好杂志去发文章,而是要想,如何试
图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
“发表文章,发表好杂志的文章,其实比真正做好的发现要容易。有新鲜东西出来
,你马上跟一下也可以把文章发表在好杂志上,但你并非original,意义不大。为了挤
到某个好杂志的文章,需要很耐心地去回答审稿者的问题,如果都回答了,最后人家没
办法,也会发你那篇文章。”
“把绝对配不上那本杂志的文章发表在那个杂志上,这样做,看上去很好看,好像
很‘聪明’,其实很愚蠢。”他说,“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到这种粉饰太平的事情上,作
为谋生还行,但不能经常这样做。因为这是在浪费智能、浪费资源,甚至浪费生命。”
“这样做,外行好糊弄,但是在同行中声誉却下降。”他说。
人物周刊:先从您跟施一公先生的那篇《中国的科研文化》谈起吧,有没有想过,
在国际刊物发表这样一篇批评文章是否适当?
饶毅:没什么不适当的,在国际刊物讨论中国体制欠缺,代表中国的自省,在国际
刊物讨论中国文化中的“关系”问题,代表我们的自信。自省和自信有益于我们和国内
其他科学工作者一道参与和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
人物周刊:但除了科技部的回应,好像有些人还认为《科学》是美国刊物,在《科
学》发表这种文章,是挟洋自重、家丑外扬,您怎么看?
饶毅:我和施一公都不认为外国人比中国人高明。说得不客气一点,我们都做过外
国人的老师,所以在国际刊物发文章,不是求助于外国人。有些人是知道的,我在国外
至少两次公开批评过外国科学家做得不对的事情。我们这次写文章,是在外界看到中国
发展很快的时候,我们自己可以平心静气地说,其实中国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人物周刊:除了在学术杂志上批评,您好像还很喜欢在博客、大众媒体上说。
饶毅:嗯,有些人总觉得,说是说空话,做才是做事情。其实,说的事情只要是有
道理有内容的,说就是做。我写文章或是接受采访,说的并不是我自己,是表达观点,
要说的是意见、事情。从前大家习惯性地觉得好像上报纸就是宣传——谁成就了什么,
谁多刻苦,诸如此类的,但我不感兴趣。我接受访谈是谈我认为,我希望……
人物周刊:国外的科学家都埋头做研究吗?
饶毅:我见过的、直接接触过的科学家不算少。科学家历来多种多样,中国介绍的
科学家不过是少年儿童版。有些科学家说的东西比我多,多很多。英国的诺贝尔奖得主
Brenner,不说话就不能理顺思路,也是一个特色。有生物学家还写长篇文章分析德国
攻破法国防线的军事策略。智识分子,自然可以对超出自己研究的东西有观点。在中国
,初级知识分子把对科学家不了解而画出来的科学家漫画形象,反过来罩在科学家头上
,以为那就是科学家,其实比较可笑。
人物周刊:说说您在北大进行的改革吧,您好像说过,北大生科院里的经费分配要
按照国际惯例,而不是按照发表论文的情况。这个惯例是什么惯例?
饶毅:系里的钱与国家的研究经费不同。系里给钱,一方面是启动时要给钱,另一
方面是平时给——当你觉得这个人值得支持,外面支持的经费又不多时,系里该给些支
持。这些经费支持,启动时大家都一样不行——做的事情不同,为什么启动经费要都一
样。另外,平时的支持也不能说谁文章发得多,给他钱就多。他如果能申请到大笔的外
面经费,系里还给他做什么?这就是国际惯例,系里的经费支持,要成就一个科学事业
,而不是给一、二年级小学生发奖。
人物周刊:但如果没有硬指标去分配经费,必然会有争议。
饶毅:所以不能怕争议,要承担责任,作出决定。
人物周刊: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饶毅:我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哪些事情做不到,哪些可以争取。
要做事情,就不能怕矛盾。怕矛盾,不敢担责任,那容易,但那不是做事的态度。
要做可能会有争议,会有人不高兴。还有,我觉得对的也说。有些人做了不说,因为怕
说了就会被人揪住,说他错了。
人物周刊:您这几年经常说,中国文化缺乏Professionalism的概念,而且说,中
国学术界缺乏Intellectual的气氛。能具体说说吗?
饶毅:Intellectual被译成“知识分子”,是对这个词最大的误读,它该是“智识
分子”。知识只是Knowledge,它是必须的,但仅有知识还不足以成为智识分子。智识分
子享受经常的智力生活、智力刺激。在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一周有3次很好的
学术报告,我很享受。国内很多学生一周听不到一次学术报告,就该觉得智力饥饿。如
果不饥饿,那就要考虑是否适合做科学。
至于Professionalism更是个很大的题目,它和Intellectual都是中国没有的概念
,所以我也就无法翻译这个词。它的中文解释——专业主义、职业主义,抽象到等于没
说。举个例子:两个人有不同意见,争论起来,Professionalism就是不能把这种冲突
扩大化,发展到打击报复。公事、私事要分开,Professional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体现,
体会到了这个词,做事就不会太幼稚。
人物周刊:除了曾经谈到过的,还有什么样的科研文化您觉得是中国特别缺乏的?
饶毅:合作。从前强调这一点比较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是中国急需的东西。国内
的合作气氛一直比较差,合作这个概念在中国经历过矫枉过正,曾几何时,中国不能用
竞争这个词。但现在是处处竞争,很多单位间竞争,单位内竞争。在科学界,竞争导致
了合作很困难,有时合作成功了,可是为了争论文署名又出现矛盾和合作危机。
我是极力主张推动国内合作的,研究方面的合作,学生培养的合作。我申请的973
,主要是给心理系和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实验室,他们研究做得很好,经费增加可以加强
他们的研究。我们学院争取国家支持建立的研究平台,我主张和化学、工学、分子医学
等其他院系共享,即便本学院老师有微词。其实,应该以经费使用对国家的效果来看,
而不拘泥于学院利益,有其他院系参与是好事,可以使国家经费得到更好的应用。学生
教育方面,我联合施一公、王晓东建立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学院3个
单位联合PTN研究生计划,改革研究生培养,而且让学生共享这3个研究结构的师资和资
源。
(问答部分内容是综合近两年对饶毅先生采访所得,未经受访者审阅)
n***w
发帖数: 2405
2
一笑而过。
w******y
发帖数: 8040
3
blograo说啥了? 你笑完了给个摘要?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笑而过。
d********a
发帖数: 1852
4
不要只腹诽嘛。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笑而过。
h****u
发帖数: 480
5

What does “鲶鱼” mean? A quick google shows:
鲶鱼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
种类会袭击小型
的水鸟或老鼠。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
根底部的土洞或
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 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
底层或成片的水浮
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
过冬,如果没有
什么东西去侵动,它一般不游动。 鲶鱼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两对触
须猎食,很贪食,
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鲶鱼性成熟早,一般一龄即成熟。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饶毅:中国科学界的“鲶鱼”
: 转自《南方人物周刊》
: 2010年9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刊发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共同署名的社评文章《中国的科研文化》。文中,两位
: 科学家指出了中国科研经费分配的问题:“关系”起了太大的作用。他们认为,科研经
: 费分配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正在减缓着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其中的问题,一部分要归
: 结为体制,一部分要归结为文化”。
: 据说,该文 3天内由中央财经工作小组翻译并交给了温家宝,并很快得到了总理的
: 关注,温指示相关部门提出有关基金分配体制改革的建议,之后,众多普通学者和一线
: 科学家都表示了支持意见。然而,到了11月,科技部忽然宣布:“今年9月,美国《科

d******1
发帖数: 709
6
鲶鱼效应
英文名称:Catfish Effect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
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相关物流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鲶鱼,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然而自从有渔夫将它用
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后,鲶鱼的作用便日益受到重视。 沙丁鱼,生性喜
欢安静,追求平稳。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逸于现有的日子。
渔夫,聪明地运用鲶鱼好动的作用来保证沙丁鱼活着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
最大的利益。
1 (共1页)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什么是PTN阿?饶毅对林事件的评价,饶毅应该没有关系
知乎上关于 张生家的蒲慕明:不著袈衣亦如来
访学和公派学生是干死生物烂坑的最后一炮饶毅: 我的名单差不多要过时了
Re: a lab/faculty review in bioinfo field ???看看这个中文夹英文的装逼犯施一公 视频 (转载)
这里面八卦不少 饶毅新作饶毅: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转载】 (转载)
基础生物组院士候选人选票说道抗压,推孩子看来也得有个限度
饶毅真是winner呀饶毅惨了
这你妈就是一个国内交换生使坏吧饶院士落选的最好答案(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饶毅话题: 科学家话题: 中国话题: 人物周刊话题: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