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h*****k 发帖数: 744 | 4 他都到了那个位置上了,钱已经不算什么了,权比钱重要多了. |
|
t*****n 发帖数: 127 | 5 《人民日报》 ( 2007-05-16 第01版 )
同济百年,是一部厚重的大书,字里行间闪烁着与世界先进科技、与祖国发展、与
城市建设同舟共济的激情与理性。随手拈来它最新一页的几行新墨,就让世人惊叹:
由新任科技部长、同济大学校长万钢作为第一课题负责人所设计的“超越”系列第
四代、“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最高车速已达150公里/小时,正加速驶向200
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开车不用油”,不再是痴人说梦。
2007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同济大学建立“亚太世界
遗产研究与培训中心”,充分肯定该校在世界遗产保护、尤其是古建筑保护方面的成就。
5月,上海高校节能降耗现场会在同济大学召开。这个神奇的校园,自主研发的中
水系统、“地源新风”与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使楼宇冬暖夏凉、浴室热水无能耗、曾
经的废水,浇活一大片湿地,每年节能1200万元。
……
与华夏命运休戚与共
1907年秋天,华洋杂处、西风东渐的上海,在黄浦江畔的白克路(今凤阳路)
冒出一件新鲜事儿。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为他那间拥有20张床位的同济医院,附
设了一所“德文医学堂”,专招中国学生 |
|
M*****c 发帖数: 3306 | 6 那天我的一个堂uncle从耶鲁大学来princeton开会,邀我一起用早餐,我答应了,后来
他又给我打电话说杨福家先生耶想跟他一起吃早饭,问我介意不介意,我当然不会介意
了。
后面我的uncle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同济毕业的,杨先生马上说哦是吗,你们同济最近
发展很不错啊,我说啊我怎么没有看出来,他说你想想看你们的校庆连总理都去了,这
以前有过吗?我说好像是没有,但心里想以前老江还去过北大呢,他说这说明是重视,
问题是他说总理的谈话都专门针对同济的,这很了不起。然后要我的名片我刚好没有带
,他说这样吧,我给你我的名片,你到时候给我一个email,我把总理的谈话录像发给
你,只是后来我自己回来以后忙着公司的事情,又忙着对付中国的上司(前天终于还是
忍不住吵翻了),所以到现在也没联系,我到时候要一份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想办法传
给大家。
另外联系到前任校长发展壮大了同济的汽车学院,后面升任科技部长,现在的校长来自
于同济急于想发展的学科方向,不能说政府对同济不重视。
作为同济的校友,我想还是一方面大家得团结起来,这不是喊口号,可以多组织一些校
友聚会,这样一方面也是扩大自己在美国的人脉,以后说 |
|
M*****c 发帖数: 3306 | 7 10 月9 日至11 日,由同济大学和德国同济校友会举办的“同济论坛”在德国柏
林举行。此次盛会为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我国科技部和教育部共同举办的“德中科
技年”活动项目之一,由德国科教部资助举办。会议的主要议题为“回顾历史、面对现
实、展望未来”,即:回顾同济大学与德国科教合作 30 年的光辉历程;分析同济大学
与德国科教合作的现状;探讨同济与德国科教合作的可持续性和发展远景。
德国联邦总统府、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长沙万教授、中国科技部长万钢教授为
会议的召开发来了贺信。
10月10日的开幕式上,裴钢校长向众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德国联邦教育与科
研部Greisler司长、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Bode博士、德国洪堡基金会副秘书长
Janetzke博士、德国研究联合会东亚地区负责人Kruessmann博士、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
公参姜锋博士致贺词,对同济大学在过去30年中德合作中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对学校
在推动中德合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高度赞赏。裴钢校长在随后的主旨发言中,详
细阐述了同济大学国际合作战略思想,他强调同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开展 |
|
a****n 发帖数: 583 | 8 万钢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拿到科研经费。虽然学术上不咋地,但是汽车系的大项目,就
是他拿到的。有钱就能够请到能人,就能做学术。我觉得他这个能力强于他人很多。
特别是现在他当科技部长了,像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都得他批。只要他在位,
统计肯定很方便从科技部拿到资助。正在国内最最重要的。他估计能够还在科技部做稳7年。想想,这会对统计有多大帮助啊
学术是靠钱堆出来的。生活稳定了,必然安心科研。
至于抄吗,就看你怎么抄了。如果你不理解错的话,抄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
|
M*****c 发帖数: 3306 | 9 同意,万钢当科技部长对同济的好处是大大地
稳7年。想想,这会对统计有多大帮助啊 |
|
a****n 发帖数: 583 | 10 大学之大,在于各门学科的存在与交融。
既有人文科学,有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理学科,同时也有工程技术。
正如普罗米修斯与厄庇墨透斯兄弟,一个是先見之明,一个是后知之明。
一个代表理学与工程,一个代表人文科学。
也许你在你的心目中,只有理科才算科研,才算研究型。
难道技术科学不算吗?互联网的出现,难道不算革命,这个应该算在工程科学吧。
为什么汽车不算研究?
为什么新能源不算研究?同济的新能源汽车,必然带动化学的发展。
在中国以制造为本和技术官僚治国的国家中,工程科学必然受到更大的重视。
我们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支持。我想,同济的校长应该会做得
通过一个学科带动其他学科。有时候,学科的发展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
水到渠成。
至于万钢,我觉得承认这人本事很大,太子党他肯定不是,
能够在7年时间内当上科技部长,你怎么能不承认这人能力很强呢?
人各有专项,不能说科技能力不强,就说他没有能力。
给大学一些时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
|
w********g 发帖数: 1529 | 11 (II)科学院和国家、部门领导的关系
现在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好像都是问国家要钱花的人。不仅国家领导不和他们平等
交谈 ,就是各部委的大官小官也多半瞧不起科学家,都当科学家是讨钱的。是现在科学
家自己不 行了?还是现在当官的架子约来越大了?
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周总理那是经常约科学家谈话,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
、钱 三强、周培源等等都是他们的座上客,五十年代有名的科学家回国,毛主席周总
理要设宴款 待。不仅毛主席款待钱学森全国都知道、还有周总理设宴招待钱学森的副
所长(科学院力学 所)郭永怀回国。如果青年同志们以为毛主席、周总理只关心制造
武器的科学家,那也不对 。上海那时有个生物学家张香桐刚从美国回来,郭沫若设宴
不算,周总理还让陈毅副总理见 他。毛主席周总理对科学家看才能、不拘国内外。留
洋的受重视的多一点,是水平高的人多 一点。国内的比如植物学家蔡希陶拉,周总理
也很关心。毛主席、周总理这样对待科学家, 其他高级干部、元帅将军对当时顶尖科
学家不象现在当官的那样居高临下。聂荣臻元帅和科 学家走的很近,罗瑞卿、陈赓等
大将常向科学家讨教。毛周不仅征求科技项目时要见科学家 ,毛主席...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7558 | 12 祖国空白太太多了
我要是科技部长,实在都想不出该从哪抓起 |
|
s*****t 发帖数: 1994 | 13 美国加州帕萨迪纳2010年6月24日讯:印度科技部长Prithviraj Chavan先生当天宣布:
印度决定以观察员身份正式加入国际三十米望远镜项目(TMT)。TMT作为首个新一代地
面光学望远镜,将于2018年在美国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山顶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作为加入TMT并成为其正式成员的第一步,观察员的身份可为印度将来正式参与TMT
的工程建设和科学运行提供一个合作平台。
TMT董事会主席暨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校长Henry Yang博士、TMT董事会副
主席Edward Stone博士、以及TMT董事会成员暨加拿大大型光学望远镜项目主任Ray
Carlberg教授等对此事分别表示了欢迎和祝贺。
TMT预计于2011年下半年动工建设,2018年完成第一次科学测试。2018年建成后,
TMT将成为首个新一代地面光学望远镜。这一革命性的望远镜将融合各种最新先进技术
:精密控制、子镜拼接设计以及用来矫正地球大气扰动效应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有了两
台凯克(Keck)望远镜的成功经验,TMT的核心技术是可以做成30米口径的拼接镜面主
镜。巨大的镜面使TMT集光面积达到当今最大 |
|
z********2 发帖数: 3556 | 14 某些中央委员一出,比教育、科技部长级别还高,哪个能和他争? |
|
|
|
|
T**********t 发帖数: 1604 | 18 科技部长又没啥可得瑟的。。。
还不如发个包子来得实在。 |
|
f***4 发帖数: 886 | 19 最近听了老板带回来的臧敬五今年在英国医学科学院的特邀专题报告。很隆重的一个会
,牛津/剑桥/各个基金会的校长/头们都去了。后来英国教育科技部长还专门接见他。
他也提到了这个青蒿素的发现(没有说另一个,好像)。他提到很多中国一线临床大夫
,科研人员,有很多很好的文章,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的文章。他们英文不好,不在英文
杂志上发文章。GSK在收集整理这些有价值的文献。
下面讨论时有教授问,那么有没有可能把这些杂志做大,做出品牌,综合一些好的发现
。他很无奈的说,不可能的,这些杂志不可能做好的,现在我们国家都是以发英文文献
高影响因子为主要评价标准,不可能。
关注科学历史相当有意义。但关键还是如何吸取教训,指导现在的工作。
饶毅教授现在也有北大生命科学院这个平台了,也有国家资金的支持。能否成为一个好
的伯乐,把那些千里马找出来啊?
试想,北大新应招人员,如果有很好的想法和很新奇的初步发现,会不会在没有CNS或
CNS子刊这些俗套评价条件下,被生科院支持? |
|
t*********l 发帖数: 90 | 20 这好像是跟SARS有关的最后一回。转载完了。
2012-07-10 22:42:20
第二季 第63回 古月帝转向透明得人心,蒋彦永再吐真言遭灭迹
书接上回,古月帝在压力之下,决定改弦更张,与WHO透明合作,并下定决心,就
是折了自己的大将也要拿下张文康。这下救了自己,也救了CP,而更要紧的 是,整个
中华大地因此幸免于一场大瘟疫的流行,为何?因为接下来就是传统的五一长假了。若
是按照原来的做法,什么也不控制,还到处鼓励P民多走动,搞活经 济,结果可想而知
,这SARS病毒必定随着人流席卷大陆,而京城又是旅游胜地,人来人往最为频繁,这情
景会糟到何种程度,估计CP里的人都不敢想象了。
这回先要说越南的情况,前文说到,越南发现SARS感染到医护人员后,不知所措,
结果那位乌尼班尔医生(就是命名SARS的那位)就找了越南卫生部谈了整 整4个小时,
要求越南政府采取隔离措施,严防SARS的扩散,结果越南政府听从了医生的建议,采取
的隔离措施,最后,越南是受到SARS影响最小的国家。 和大陆CP当局相比,越南政府
要高明许多了。后来,越南政府继续改革开放,(这还是从大陆学习过... 阅读全帖 |
|
|
|
m***5 发帖数: 88 | 23 这个张生家有点生不逢时,要是搁老毛那会儿,就凭他一句“卖国贼”就可以把谢打进
牛棚,自己没准搞个科技部长,教育部长,没事陪旗手打打牌。 |
|
w********h 发帖数: 12367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mnjerry (tom jerry), 信区: Faculty
标 题: 石墨烯教父: 从千年博后到物理诺奖的心路历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4 19:42:43 2015, 美东)
石墨烯教父: 从千年博后到物理诺奖的心路历程
安德烈·海姆
石墨烯是最坚硬并极具弹性的材料,其发现者安德烈·海姆 (Andre Geim) 也拥有同样
的属性。卧薪尝胆十几年,脑洞大开万千遍,正是其非同寻常的科研风格为我们带来了
可颠覆全球科技产业的一把钥匙。这个曾以“飞翔的青蛙”荣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
家怎样看待自己的研究生涯呢?请看石墨烯之父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亲口讲述他
自己的故事。
如果现在有人想要了解石墨烯的美丽的物理内涵,他们可以从许多相关的学术综述,还
有大众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中选择。在此我向读者推荐自己写的几篇相关的文章[1-3],
希望大家能原谅我的“自卖自夸”。为了不重复这些文章的内容,在这次演讲里,我决
定给大家讲一讲我自己曲折的科研道路,以及这条路最终是如何通向诺贝尔奖的。这其
中大部...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320 | 25 没办法啊,这个就是在中国玩弄学术的游戏规则,大家都知道这个里面有问题,但是谁
也不会去出这个头,必定一大把院士的根基要比一个科技部长的深吧,诶,可惜啊
不过要是回国混,怎么着也得直接或者间接傍上一个院士吧,要不也不好混银子,就跟
女人傍大款一样,咱们小海龟爬回去也得跟着人家的游戏规则转啊~
当然,要是不打算归了,那好多院士就俩字儿,狗屁! |
|
p***y 发帖数: 239 | 26 有一点很奇怪。 如果说胡core和温影帝跑去参观这个研究所是被忽悠,这个可以理解
。但是前科技部长徐冠华和组织部长李源朝也去参观,背书,这有些奇怪。 印象里李
是文革后复旦数学科班出身,他的同学很多都在美国做科研做的非常好,他本人也在肯
尼迪学院进修过。应该对基本科研规律有些了解。每周25项专利,这不正常啊。 将来
泡沫破了,领导面子上能挂的住吗。一个新成立研究院能拿到1亿投资,他们的funding
application proposal是否要经过国内外同行的peer review呢? 深圳市行政领导拍拍
脑袋就能决定经费的发放? |
|
q*d 发帖数: 22178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科研经费迷途:潜规则下的扭曲人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4 17:48:42 2013, 美东)
董洁林
最近,我突然接到一位陌生女士的越洋电话,她说读了我的文章,辗转找到了我的联系
方式。她丈夫是一位从美国回到中国高校工作的海归,归国几年时间,一步一步从一个
谨小慎微的书呆子,变成了一个满嘴谎言、贪污科研经费的“坏人”。她屡劝不住,担
心害怕。她说摆在她面前有三个可能选择:继续担惊受怕地过下去,向有关方面举报丈
夫,再就是离婚。
我暗叹:“又一个段振豪!” 段振豪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并正式
入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却被妻子举报贪污而身败名裂,并于2012年底被以贪污罪被判
处有期徒刑13年。对于科研经费屡屡出现腐败,科技部长万钢在近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上说:“我感到很愤怒,也很痛心,更加感到十分的错愕、愤怒。”但愤怒不能解决问
题。
关于国家科研经费的管理,中国和美国都有各自的挑战。在美国,人们谈论的主要问题...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94 | 28 拥十数世界级头衔:党外专家陈竺将掌中国卫生部
信源:明报|编辑:2007-05-16|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
|打印保留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记者报道/中国卫生部长换人在即。日本共同社报道,现任中国卫生部长高
强即将卸任,接替者将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54岁的血液病学家陈竺。陈竺是无党派
人士,他的出任将是继上月民主党派「致公党」副主席万钢接任科技部长后,又一位
非中共党员出任部长,引起外界高度关注。本报了解,高强在卸任部长后,仍会保留
属於正部级的卫生部党组书记一职。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54 岁的陈竺是江苏镇江人,血液病权威,也是中国遗传基因研究专家,拥有中科院
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十多个世
界级头衔,兼30多项社会公职,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曾获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十多个重大奖项。
陈竺拥十数世界级头衔
北京消息指,由蜚声国内外的医学专家执掌卫生部,对中国近300万医生护士是顺理
成章; |
|
P**********e 发帖数: 2964 | 29 体制与文化相互协调才能有效地改革:一般大家注重的体制改革确实重要,但文化习俗
也有很大的影响;体制需要文化基础,假如体制设计好了,但很多人按不良习俗行事,
那么体制可能“法不犯众”、难以一时改变现状。
例如,国家近年因为希望推动教育、科技方面的改革而开始了“2011计划”,明
确要求以改革的模式带动学科之间的交叉、或单位之间合作、或教育与研究协同、或研
究与产业协同。有些单位按此精神努力,有些单位可能搞拼盘而缺乏实质改革。当国家
给予支持、提供改革的机遇时,需要单位也以此为契机用新的经费促进以点带面、渐进
的改革,而不是把改革的机遇变成单位和个人不思进取、单纯获得福利的机会。需要上
下同心协力时,如果很多单位或个人不以此作为改革的动力和机遇,就会给实现改革的
初衷带来困难。文化和风气的变化对于体制改革很重要。
“2011计划”分前沿、文化、行业、地区四类。2014年5月29日和30日作为评委参
加了“地区类”的评审答辩会。为了避免利益冲突和单位做工作等中国目前文化习俗,
评审的主持方用心良苦采取跨行的方式,被评审的有飞机、汽车、医药、农业等等。对
很多专业的内容来... 阅读全帖 |
|
b**z 发帖数: 1351 | 30 绕毅是不是打算从政了
想当科技部长或文化部长?
|
|
g*****o 发帖数: 812 | 31 你有毛资格进行“学术讨论”?除非崔永元当了科技部长吧,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