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发帖数: 437 | 2 我们报了本区的GIFTED PROGRAM考试.所以加的数学都是为了那个考试准备的.
现在检讨了, 考得上考不上并不重要了. 随便孩子发挥吧. |
|
h*****z 发帖数: 4732 | 3 检讨一下:
第一:人家上次不哭被我批,这次大哭又挨批:)
第二:小人每次都在家哭不够,因为被我威逼诱吓不敢多哭。这不在学校呆到机会了嘛
,一次哭个够。据说哭了10分钟,别的班老师也来了,都问需不需要请assistant teacher来帮忙了。 |
|
s***a 发帖数: 6258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str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bonalove (跟着男人玩 好帖看不完), 信区: astrology
标 题: 婚后放荡不羁的星座~上榜的进来检讨下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17 12:55:51 2010, 美东)
白羊座
白羊座的男生即使被电晕了,表面上还是看不出来,他还是一副很正常很正经的模样,
但是私底下的白羊男就很像男孩子,虽然他的外表言行举止越来越像大人,但是哪一天
有一个机会让他跳出原来的角色和框框,他会很乐意,因此有时候白羊男会做出惊天动
地的事情。
天蝎座
天蝎座男生很有魅力,通常都走风流倜傥路线,同时他也期待别人欣赏他。即使结婚了
,他也很期待别人不要在意他的已婚身份,最好再对他来点赞美,所以,他真的是自己
去找人来电晕自己的。不过天蝎男虽然喜欢搞暧昧,但是基本上还是不敢出轨。
水瓶座
水瓶座是个很敏锐的星座,婚前婚后都一样。婚后他很乖,可是这并不表示他的雷达就
关闭了,他对漂亮的人、有趣的事情都很有感觉,可是他不敢行动,他很怕自己跟婚前
一样像个脱缰的野马一样,因此他会假装没有感受。
天秤座
天秤座 |
|
s*******w 发帖数: 2257 | 5 毛泽东漏算哪一步棋致使身后其方针路线被翻盘?
本帖最后由 rave 于 2015-9-3 19:13 编辑
东方日报
汪东兴与毛泽东
林彪
人活百岁,终究要走。前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最近走了,享年一百岁。这一阵子中共
走了三位百岁元老:万里、张劲夫、汪东兴。以党内地位、革命资历而论,汪东兴最高
最深。他的特殊地位、特殊功劳也是许多革命元老不能比拟的。他在延安时期就是中央
警衞工作的领导人。解放后,出任中央警衞团团长,是毛皇帝的「御前带刀侍衞」。后
出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继续兼领「御林军」,可说是中央警衞工作资格最老的首长。
因为这个地位极为特殊、重要,毛皇帝崩后,他参与、策划、执行了抓捕江青、王洪文
、张春桥、姚文元的行动,作用关键,没有汪东兴,华国锋、叶剑英的「粉碎四人帮」
、「挽救革命、挽救党」是不可想像的。如果当年汪东兴站在「四人帮」一边,被抓捕
的就是华国锋、叶剑英及一大批革命元老,已被软禁的邓小平性命也堪忧。
汪东兴当年之所以站在华、叶一边,是因为他痛恨江青。这里面除了许多鸡零狗碎的「
日常恩怨」外,最重要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汪东兴曾经和毛皇帝的接班人林彪走得很近。
而江青和林彪在... 阅读全帖 |
|
j********b 发帖数: 565 | 6 潘光旦,1899-1967,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在1957年被划成“右派份子”,文革中又成
为“批判斗争”对象,从1966年夏天开始,一直在该校“专政队”中“劳改”,1967年
6月10日病重去世。在去世前,他用四个S开头的英文词,即“投降”、“屈服”、“活
命”和“灭亡”,描述了自己的一生。
1、四个S:SURRENDER,SUBMIT,SURVIVE,SUCCUMB
1967年,潘光旦教授病重。那时正是文革仍然在轰轰烈烈进行的第二年。他从1966年文
革开始后,一直就是中央民族学院的“批判斗争” 对象,被编入学校的“牛鬼蛇神劳
改队”里,不断受到侮辱以至殴打。他在1957年被划成“右派份子”,在文革中成为“
反动学术权威”。除了在精神上思想上遭到攻击之外,他本来腿有残疾,加上年事已高
,遭受长期“斗争”,对他来说在体力上也分外难以承受。
去世之前,在最后的日子里,潘光旦的一位老友叶笃义来看望他。早年他们都曾经留学
外国,取得学位,然后回到中国工作。潘光旦告诉老友,他自己的生活,从前一直实行
三个S的政策,这三个S是指三个以S开头的英文词,SURRENDER,SUBMIT,SURVIV...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7 7月
12日上午,毛泽东找我们三人谈话后的第二天,小
舟体会毛泽东是愿意听人谈缺点的。周惠鼓动小舟再去找彭德怀谈一次,
告知毛泽东跟我们谈话的精神。小舟于是向彭德怀介绍了这次谈话的情况,
关于会议多谈缺点还是有压力;“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国乱思良将,家
贫思贤妻”;以及蒋干故事等等,双方都谈了。说我们讲话很随便,毛泽东
都听进去了,希望他能去找主席谈谈。彭德怀说怕谈不好,有些意见还不
成熟,在西北小组会上没有谈。有些谈了,《简报》上也没有登,因此想写
一封信。小舟很赞成写信,说将那些发言加以整理充实,就很好了。彭欣
然同意,还对小舟说:“你当了我的参谋。”
在庐山时,张闻天的住处同彭德怀很近,早晚散步常见面。由于观点相
同,张闻天到彭德怀的住处交谈过多次。张闻天对小土做炼铁特别不满,
认为浪费人力、物力太多,并影响秋收,归结为“得不偿失或损失很大”。
彭德怀则认为,“有得有失或有失有得”,搞得太多,有很大浪费,但也发
动了群众,取得了经验,还普查了地质。中国大落后,他赞成大中小并举
和土洋结合的方针。张闻天认为今年钢产
1300万吨很难完成。造假报告,
夸大成绩现象仍然严重。报纸上...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8 8月
6日上午,彭德怀在第四组会上作检讨。下午,康生又作长篇发言,
咄咄逼人地提出
6个问题,要求彭德怀答复:(1)彭德怀同志在小组会上
说过:你不满意毛泽东同志在上海会议时对你的批评,对毛泽东同志说要
挂帅,你也不满意,你认为说要挂帅,就似乎是丢开了政治局常委其他同
志。这样严重的错误,为何今天检讨时不讲?另外,你在小组会上,还说
过毛泽东同志在上海会议的讲话,似乎是“挑拨”。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请
你一并考虑答复。(2)彭德怀同志说:出国回来之后,约有半月时间,看
了许多情况紧张、工作缺点的材料。这证明了毛泽东同志说的,你这次反
党活动,是有准备的。你对这一点是否同意?(3)你说来庐山开会后,觉
得小组会上没有展开批评错误,而“会内会外空气又不一样”,你在西北小
组会上的插话,又得不到反映等等,所以才写了
7月
14日的信。这证明毛
泽东同志所讲的,你这次反党是有计划的。你对这一点,如何看法,请答
复。(4)彭德怀同志说,你信中所谓被虚报蒙蔽因而不了解实际情况;认
为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了,可以放手搞工业;只给指标,没有具体措施;这
些都是针对毛泽东同志说的。同时你又声明说,关于处理经济...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9 作者: 沙叶新
全中国很多人都做过检讨,毛泽东政治局的很多同事、甚至他身边最贴近的人如江青以
及Z女士等也都做过检讨,唯独毛泽东本人没做过,至少没有像样地做过。1949年建国
后,他的唯一的一次所谓检讨是发生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当时因“大跃进”
和“自然灾害”的天灾人祸,以至天怒人怨,毛本人不得不对这巨大的失误有所交代,
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
”就这么两句,没了。轻描淡写,不痛不痒,既不涉及错误事实,又不分析错误原因,
更不像他要求别人那样地去深挖什么思想根源、阶级根源了。这样的检讨要是换在任何
人的身上都是无法通过的。更为惊人的是,他在“检讨”过后,林彪及时向他拍马屁,
林彪说,最近几年的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没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的警告、
毛主席的思想去做”。毛泽东心中窃喜,立即赞扬,说林彪的讲话“是一篇很好、很有
分量的文章,看了很高兴”。这真是一出绝妙的双簧,所以你很难相信毛泽东上面那几
句检讨是诚恳的。
毛泽东也确实大力提倡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他曾说过:“错了,就要检讨,这是我们党
的规矩。”但他自己从不... 阅读全帖 |
|
P********6 发帖数: 709 | 10 林彪事件是非常非常大的事件,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都产生 了很深远的影响。这
个事情从1971年9月开始,当时的中国官方就已经发布一些文件,提供对林彪事件的解
释。有关这个事件更详细全面的档案,到今天还没有 开放。关于三叉戟飞机是自己下
来的还是被打下来的,有无穷的疑问,但是我既不知情也不清楚,有待于将来材料对外
开放以后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解释。
我希望对林彪事件能有一个新的考察,一个再探索,从历史的一个比较长的时段
来看林彪事件。我有几个问题,比如当时林彪为什么要出山?毛泽东为什么要他出 山
?等等。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林彪事件从一个比较纵深的角度来谈,它反映着当年的中
国体制方面的一些因素,反映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方向,不仅仅是一 个林彪个
人命运的问题。
文革初期,毛泽东已经下定决心要打倒刘少奇,对这个问题,毛是有反复有思考的
。毛以后和斯诺在1970年有一个解释, 毛说我在1965年1月制定二十三条的时候就已经
有一个想法,就是在政治上必须把刘少奇搞掉。1965年到1966年上半年,毛泽东在倒刘
这个问题上是一 层一层地剥笋子,毛在1966年6月10日和越南的胡志明主席谈话的时候
...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JU 讨论区 】
发信人: Portfolio6 ($)^^大虫晚成^^(, 信区: NJU
标 题: 高华深入骨髓分析林彪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6 16:03:14 2013, 美东)
林彪事件是非常非常大的事件,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都产生 了很深远的影响。这
个事情从1971年9月开始,当时的中国官方就已经发布一些文件,提供对林彪事件的解
释。有关这个事件更详细全面的档案,到今天还没有 开放。关于三叉戟飞机是自己下
来的还是被打下来的,有无穷的疑问,但是我既不知情也不清楚,有待于将来材料对外
开放以后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解释。
我希望对林彪事件能有一个新的考察,一个再探索,从历史的一个比较长的时段
来看林彪事件。我有几个问题,比如当时林彪为什么要出山?毛泽东为什么要他出 山
?等等。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林彪事件从一个比较纵深的角度来谈,它反映着当年的中
国体制方面的一些因素,反映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方向,不仅仅是一 个林彪个
人命运的问题。
文革初期,毛泽东已经下定决心要打倒刘少奇,对这个问题,毛是有反复有思考的
。毛以后和斯诺... 阅读全帖 |
|
r****5 发帖数: 95 | 12 九大是林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林彪的一些想法在九大上和毛泽东是有分歧的,林彪是比较主张“文革”结
束国家开始搞现代化,恢复常规恢复秩序,毛泽东要不断革命。毛废弃了陈伯达
给林彪写的稿子,那个稿子是林彪比较欣赏的,就是“文革”结束以后,应该搞
经济建设。毛不看,用的是张春桥的稿子,张春桥的稿子就是继续革命不断革命。
那么,林彪在九大作政治报告的时候,事先稿子是一个字都没有看的,他是很不
高兴的。九大上,毛主席正式安排林彪为接班人,又来试探林彪了。九大时间开
得很长,开了20多天。有一天开会选举大会主席团,毛主席说选举林彪同志作主
席团主席,吓坏了林彪,好在林彪反应快,马上拉了话筒说选伟大领袖毛主席作
主席,然后林彪说流眼泪就流眼泪,流着眼泪歌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在九大庄
严的主席台上,两个人演出了这一场试探与反试探的一场戏。另外,毛主席在这
次会议上,借用外电的话表达了自己的不安,主要借用苏联人的话,说“我们现
在是军事官僚集团”。
毛主席在九大上安排林彪系统的人当了政治局委员,但又做了其他的布局。
他任命了许世友、陈锡联担任政治局委员,他也让李先念担任政治局委员,几个
老臣,刘伯...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5892 | 13 温市警方经深入调查市中心上周三发生「冰球暴乱」(Hockey Riot)事件后,确定暴乱的煽动者包括犯罪分子,早有所预谋,无论球赛胜或负都会「搞事」,但参与暴乱者大部分没有「案底」。
警方已拘捕117人,又指涉案者若自首会被低调处理,否则可能被警方公开采取拘捕行动。警方并欢迎成立调查委员会检讨当晚事故。
温市警察局长朱小荪昨日发出书面声明表示,警方调查「冰球暴乱」事故后,相信暴乱中的煽动者包括犯罪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暴徒等。
他称,煽动者早有计划,无论球赛结果是胜或负,都会策动暴乱。而其他加入暴乱的人,大部分是来自不同阶层的青少年,他们之前没有刑事纪录。
警方直至目前为止拘捕了117名涉案人士,他们被捕原因涉及扰乱公众安宁、在公众场所饮酒、伤人、行为不检、违反保释条款、盗窃、藏有偷来赃物和阻差办工等。
无论球赛结果是胜或负,都会策动暴乱
其中两名被捕人士,分别是居住本那比20岁男子Edgar Richardo Gracia和居住卡加利的27岁男子Joshua Lyle Evans,两人分别被控涉及持刀刺伤两名男子严重伤人罪和藏有危害公众安全武器。
警方并建议检控另外6名被捕人士,包括行...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808 | 14 重庆岁月:一个警察的独白
[陈有西按]这篇13万多言的回忆实录,是重庆一位中层警察写的。文章题目是我另
帮助起的。我已经经过核实。他是重庆黑打内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稿子是通过上海名
记者杨海鹏转我的。据说手抄本在重庆警察内部早就流传,有的人看后抱头痛哭。我一
直说,体制内不缺明白人。五毛一直质问我依据何在。年初我去重庆,蒙冤警察家属向
我哭诉时,我不客气地质问她们,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到我们几个律师身上?你们自己
为什么不揭露?你们的揭露比我们来说,更有说服力!没有神仙皇帝,只有你们自己救
自己!现在,一个警察发声了。我期望么宁、付鸣剑们也站出来说话。他们的故事会比
警察故事更精彩。
重庆岁月:一个警察的独白
《见证王立军(专题)》
重庆一警
目录
一、王立军(专题)重庆折腾纪实…………………………………3
二、给后来者的一封信……………………………………82
三、分局长的愤怒…………………………………………90
四、打黑组长开口说话……………………………………92
五、打黑民警之声…………………………………………96
六、旁观者清………………………………………………100
七、刑侦专家...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5 十二、今天是
11日,下午休会,明天休会一天,后天开大会,请同志
们准备讲话,我就不讲了。因为我今天讲过了,好使你们精神有准备,告
诉你们我心里想些什么东西,以便你们“俱乐部”同志去准备讲演稿。“俱
乐部”的同志们!13日开大会时,最好你们不要写,那么谨小慎微,那么
怕人家抓小辫子!我们德怀同志现在极为谨慎。你学我这样搞点小题目就
是。请你准备一下。
十三、辞职的问题。德怀同志提出辞职,不干这个国防部、军委工作了。
这个问题究竟怎么办?过去我们跟彭德怀同志几次谈话,两次常委会跟他
们谈话,常委会为一方,“俱乐部”为一方。最近,就是前天还是哪一天,
看到他一次讲话。我高兴,我说他开始取得主动,表示欢迎。我高兴了,
就请他来谈了一次。他又提出这个问题,我说还是你干吧!常委会过去我
们议论过,还是他们于。但是究竟如何?还是辞职?还是改换工作好一些?
还是照旧不动好?另一个是黄克诚同志的总参谋长。国防部长、总参谋长
干不干,这两个我提议讨论讨论,不然又是我独裁。你这个常委会,只有
这么几个人,我又跟彭德怀同志个人说了。不是讲要民主,要集体领导吗?
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究竟彭德怀同志干不干国防部...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6 作者:于运深
♚☕◪◫
林彪曾被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善战的元帅,甚至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他在中共
最高层扮演的角色及其意外死亡,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悬案之一。长期以来,中共官
方垄断了九一三事件(林彪事件)的解释权,将林彪定性为“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
两面派”,林彪的出走是“叛国投敌,自取灭亡”。在九一三事件44周年之际,林彪最
后一任秘书、九一三事件后遭囚禁四年的于运深的三万字口述史曝光。于运深提出了许
多不同于中共官方的说法,在许多根本问题上颠覆了官方长期以来的九一三事件定论。
按:这是原林彪秘书于运深的口述,成文后经于运深审校定稿
于运深简介:1937年生于山东蓬莱,1950年参军,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沈阳军
区司令部办公室助理员,1965年1月任林彪办公室秘书。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被“
办学习班”四年,1975年终于结束审查,被分配到四川省广安县武装部任参谋,退休后
被安置在北京海淀区某军休所。
林立果也假扮秘书上了庐山
林立果怎么也上了庐山呢?林立果1967年3月到了空军,先在空军党委办公室当秘书,
1969...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25644 | 17 北京学者单少杰是研究毛的知名作家。2006年单少杰撰写长文《毛泽东:整人与怕史―
―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祭》,文章以大量史料提出毛是否惧怕历史的问题,并分析指出
在中共建政之后,尤其文革期间,毛泽东整肃党内高层反对者的两大重要手段:一是要
迫使所有手下人都必须参与整人;二是要迫使所有挨整者都必须写出检查。这两个手法
都不仅有着现实方面的功用,而且有着历史方面的效能:前一个手法能够让那些参与者
都担上与毛泽东同案的责任,从而有利于掩饰毛泽东的历史形象,――让他们都因有着
同案者身份而不愿向历史作证,不愿全盘说出毛泽东整人的详情。后一个手法能够让那
些挨整者都立下对毛泽东有利的字据,从而有利于粉饰毛泽东的历史形象,――让他们
都言之凿凿地向历史作证,誓言自己是完全错误的而毛泽东是完全正确的。
1962年7月一天,中南海游泳池畔,毛泽东质问刘少奇:为什么不顶住邓子恢、陈云等
人的右倾举动?刘一向顺从毛,但此次竟“有些动感情”地顶了毛:“饿死这么多人,
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
刘少奇做错事时害怕历史,受冤屈时也寄希望于历史。他晚年爱说这样一句话:“好在
历史是人民写的。”
读者可...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482 | 18 全文转自凯迪猫眼花溪主人的文章。分析得很有意思。虽然我不明白他那个3-2-1
-4之类的结论如何得出,但他认为贝志诚应该公布潜水者信息的要求很合理,毕竟贝
是朱令案件的主要报料人,而且贝已经捅出了朱令物化二班这么多同学的信息,再掩盖
这些消息提供者的真实身分实在说不过去,大家不是要求真相吗?
----------------------------------------------------------------------------
--------------
不急,一起来慢慢扒了真凶的皮
去伪存真,详细分析朱令中毒案件的有关事实
(第3楼开始为续写内容)
前言
要想找真凶,就必须让谣言、传言、流言滚得越远越好,就必须让可靠的证据站出
来说话,推理要站在证据的基础之上,证据就必须要有明确的证据来源,这是最基本的
证据要求。我看了张捷、童宇峰等人炮制的号称十几位专家历时1年多写就的,但是又
对参与写作者保密的所谓《真相调查报告》,文中所主张的事实竟然可以毫无可靠证据
支持,通篇的“经调查证实”、“据了解”,却不说明具体的证据来源,好像只要加上
一句“经...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2939 | 19 ☆─────────────────────────────────────☆
mingxiaot (laoghost) 于 (Thu Jun 13 09:52:41 2013, 美东) 提到:
全文转自凯迪猫眼花溪主人的文章。分析得很有意思。虽然我不明白他那个3-2-1
-4之类的结论如何得出,但他认为贝志诚应该公布潜水者信息的要求很合理,毕竟贝
是朱令案件的主要报料人,而且贝已经捅出了朱令物化二班这么多同学的信息,再掩盖
这些消息提供者的真实身分实在说不过去,大家不是要求真相吗?
----------------------------------------------------------------------------
--------------
不急,一起来慢慢扒了真凶的皮
去伪存真,详细分析朱令中毒案件的有关事实
(第3楼开始为续写内容)
前言
要想找真凶,就必须让谣言、传言、流言滚得越远越好,就必须让可靠的证据站出
来说话,推理要站在证据的基础之上,证据就必须要有明确的证据来源,这是最基本的
证据要求。我看了张捷、童宇峰等人炮制...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20 101、“林彪第一个号令”为什么没上“两案”起诉书?
“林彪第一个号令”是林彪案中的重要证据之一。为什么从“两案”起诉书中拿掉?
1986年8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的《中共中央大事年表》,第一次为“第一个号令
”正名,明确指出林彪是根据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可能突然恶化的估计而作出的指示。
1989年9月,中共党史专家苏采青在《中共党史研究》撰文,说明“第一个号令”不包
括疏散中国党政军领导人这项任务。这是毛泽东的决策,周恩来安排,经中央政治局讨
论通过的。
1969年3月,中苏边界发生了珍宝岛事件,苏联边防军吃了亏。8月,苏联边防军报复,
偷袭了在中国新疆伊犁地区正常巡逻的中国边防军,造成重大伤亡。两国关系恶化到极
点。苏联在苏中边境上陈兵百万,战争一触即发。关于中苏关系,苏联分成两派,主战
派和主和派,以柯西金为首的主和派占了上风,他们主张谈判。柯西金几次想接触中国
总理周恩来,阴差阳错,没有搭上话,急得团团转。最后总算和周恩来达成协议,双方
派副外长级的代表团谈判中苏边界问题,约定10月20日,苏联谈判代表团到中国北京。
事后看,苏联不想和中国打仗,是诚心诚意的。但是,事前中国极不...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1213 | 21 〖该谈话纪要的广西军区记录整理稿与广西无产阶级革命派(联指)赴京代表团记录整
理稿不尽相同,按序收录於下。〗
一、广西军区记录整理稿
时间: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一时三十分至二时三十分。
陪同接见的有戚本禹,余立金同志。
十一月二十三日零时总理先接见广西两派赴京代表团核心小组,一时三十分革筹小组成
员八位同志也同时参加接见。现将革筹小组的同志参加接见后的谈话纪要如下:
一、关于两派问题:
当“四·二二”代表说“联指”有不少是保守的时,戚本禹同志说:中央定了两派都是
革命群众组织,不能说谁是老保。造反派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天是造反派,明天你不
执行中央指示,就要变成老保。左派不是世袭的,要看行动。
当“联指”代表提出,“四·二二”在八次接见后要“联指”紧跟“四·二二”时,总
理说:提出要紧跟“四·二二”这个口号是不对的,甚至要“联指”承认是老保才能联
合也是不对的。
当 “四·二二”代表说“联指”群众接待站造反兵团应该撤销时,总理说:你管那么
多干什么!
二、关于贯彻《十条协议》,搞大联合问题:
总理说:你们知识分子不少,有的可能要参加革筹会,你们要自觉。最关键的是要高举
毛泽东思想伟...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2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detail_2011_10/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易劳逸
核心提示:美国对国民党的武器禁运实际上持续到1947年5月。如果这种禁运严重地影
响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武器的缺乏到1947年下半年就会非常明显,然而,在这一年的
9月,国防部报告说,自1945年8月以来,它已经积极地重新武装了它的第二线部队。
本文摘自《毁灭的种子》,作者:易劳逸,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编者按:1947年解放战争中,由于战斗部署被泄露,整编第七十四师于5月8日在孟良崮
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面合围。最终经过四天激战,七十四师在5月16日全军
覆没,师长张灵甫阵亡,七十四师编制随即取消。
当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尽管国民党军队是疲倦而残破的,但它看上去仍比共产党军
队强大得多。蔡辛,第177页。确实,在内战初期,即1946年和1947年初,政府军的向
前推进似乎是不可阻挡的。他们深深地进入了东北,在通往哈尔滨的道路上越过了长春
;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亦为其所得;1947年3月19日,在一片大肆宣扬的胜利声...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1169 | 23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及这个事件所反映的50年代后国家发展的方向等问题。
一 林彪出山是完全被逼的吗?
文革之初,毛选中林彪做他的「接班人」是和废黜刘少奇同步进行的。刘少奇原是毛的
接班梯队的第一号人选,1970年12月18日,毛对斯诺(Edgar Snow)说,在1965年1月
制定〈二十三条〉时...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24 粟裕得罪彭德怀蒙冤始末:去世10年洗清冤情(图) 新华网
[导读]毛泽东也几次到会和座谈,把军内出现的所谓教条主义问题,上升到两条军事路
线斗争的高度,同时激烈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在这种情况下,粟裕不得不一次次地
在大会小会做检讨。
资料图:粟裕大将
《百年潮》杂志1997年第2期曾发表过萧克同志的一篇文章,回忆1958年军队反“
教条主义”斗争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文章提到,当时令人震惊地在军内高层揪出一
个所谓“以萧克为主帅、李达为副帅的反党宗派集团”,包括刘伯承元帅在内的一批高
级将帅及高中级干部因此受到错误批判和错误处理。而实际上,处理这一问题的那次军
委扩大会,还有另外一个议题,那就是把粟裕作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代表人物进
行了批判。会后,粟裕被撤销了总参谋长职务。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不了解在1958年
那次风波中粟裕大将曾蒙冤。
风起于青萍之末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军队落后于形势
,落后于地方”,提议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用整风的方式检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
工作。这之后,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的主持下,研究确定了军委...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5 作者:高华
林立衡为甚么会大义灭亲?和其母亲叶群关系长期不好应是主要原因,林立衡虽然知道
九届二中全会以后,其父的地位日益滑落,但是更对叶群揽权、长期封锁林彪有很深的
不满;加之她生性善良、单纯,不知政治的凶险,也不懂历史,却公主脾气,自以为是
,尽管受到林彪的影响,林立衡对毛有看法,但还是对毛存有很深的迷信,以为父亲最
多就是像朱德那样,被毛冷遇。上述种种,促使林立衡作出向中央告发的举动。本文摘
自第97期《二十一世纪》,作者高华,原题为《革命政治的变异和退化:“林彪事件”
的再考察》。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这些文章和资料的共同
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料
,“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 阅读全帖 |
|
z*****g 发帖数: 75 | 26 岳昕:致北大师生与北大外国语学院的一封公开信
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 你们好! 我是2014级外国语学院的岳昕,是4月9日早上向北
京大学递交《信息公开申请表》的八位到场同学之一。我拖着极疲惫的身躯写下这段文
字,说明近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情。
一
4月9日之后,我不断被学院学工老师、领导约谈,并两次持续到凌晨一点甚至两点。在
谈话中,学工老师多次提到“能否顺利毕业”、“做这个你母亲和姥姥怎么看”、“学
工老师有权不经过你直接联系你的家长”。而我近期正在准备毕业论文,频繁的打扰和
后续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我的论文写作。
二
4月20日中午,我收到了校方的回复。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学工老师、班主任在场,
党委书记向我宣读了学校对于本次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
讨论沈阳师德的会议级别不够记录
公安局调查结果不在学校的管理范围里
沈阳公开检讨的内容因中文系工作失误也没有找到
这样的回复结果令我失望。但毕业论文提交即将截止,我只能先将心思放在论文写作上。
三
4月22日晚上十一点左右,辅导员突然给我打来电话,但因为时间已晚,我并没有接到
。凌晨一点,辅导员和母亲突然来到我的宿舍,强行将我叫醒,要...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18592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OA (Dead or Aliv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革命政治的变异和退化--“林彪事件”再考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5 17:21:45 2012, 美东)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国政府不久就发布了〈1971〉57号文件等一些相
关材料,对此事件加以解释,但是基本的档案至今仍未开放,而多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事件抱有强烈的研究兴趣,近年来更有一些反思性文章问世,当年和林彪事件有涉
的一些相关人员及其家属,也以不同形式披露了若干口述材料1。这些文章和数据的共
同特点是:修正了官方对「九一三事件」的解释框架,对该事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角
度,其中有些文章对林彪抱有强烈的同情。对此现象可以理解,因为当年下发的官方材
料,「四人帮」曾经参与其事,其基本结论在1979年后仍旧维持了下来,若干论断确实
有疑点。本文的看法是:历史研究强调客观公正,研究者对当年涉案人员亲属的材料要
有分析和鉴别;对林彪事件需从一个纵深的角度来观察,尤其应考察林彪事件的体制因
素,以...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334 | 28 七千人大会30年历史不能再歪曲
2013-03-02 08:10
七千人大会30年历史不能再歪曲
徐明天
今年1月,是“七千人大会”30周年。读了一些文章,比如《七千人大会上本不愿意自
我检讨的毛泽东被谁逼着检讨》等,还在歪曲历史,歪曲事实。
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七千人大会是第一次清算大跃进的错误,毛泽东被逼作检讨,
与刘少奇产生矛盾。
这样的基本观点违背了历史的基本事实,真实的历史事实恰恰相反。
考察七千人大会,要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已经过去了两年。1961年,毛泽东在各地考察几个月,粮
食丰收,确定自然灾害已经过去。这是符合实际的结论。
第二,七千人大会是毛泽东提议,就是要听取下面的意见。这个会最初是一个粮食征调
会,由邓小平负责,但他突然报告粮食征调不上来了,北京、上海存粮不多,又要面临
饥荒。毛泽东当然着急,就建议开成七千人大会,让县委书记都到北京开会,就是要大
家都发发牢骚,出出气。另外毛泽东心里有底,知道肯定有粮食能调上来,只是大家要
愿意上交。
第三,关于农村和农业的形势,毛泽东和刘少奇、邓小平出现了重大分岐。1961年,毛
泽东问主持工... 阅读全帖 |
|
z*****g 发帖数: 75 | 29 岳昕:致北大师生与北大外国语学院的一封公开信
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 你们好! 我是2014级外国语学院的岳昕,是4月9日早上向北
京大学递交《信息公开申请表》的八位到场同学之一。我拖着极疲惫的身躯写下这段文
字,说明近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情。
一
4月9日之后,我不断被学院学工老师、领导约谈,并两次持续到凌晨一点甚至两点。在
谈话中,学工老师多次提到“能否顺利毕业”、“做这个你母亲和姥姥怎么看”、“学
工老师有权不经过你直接联系你的家长”。而我近期正在准备毕业论文,频繁的打扰和
后续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我的论文写作。
二
4月20日中午,我收到了校方的回复。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学工老师、班主任在场,
党委书记向我宣读了学校对于本次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
讨论沈阳师德的会议级别不够记录
公安局调查结果不在学校的管理范围里
沈阳公开检讨的内容因中文系工作失误也没有找到
这样的回复结果令我失望。但毕业论文提交即将截止,我只能先将心思放在论文写作上。
三
4月22日晚上十一点左右,辅导员突然给我打来电话,但因为时间已晚,我并没有接到
。凌晨一点,辅导员和母亲突然来到我的宿舍,强行将我叫醒,要...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30 http://www.fyjs.cn/bbs/htm_data/247/0804/135857.html
[纪事]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
作者:何方
关于抢救运动的评估、资料和一些提法问题
延安整风中的抢救运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直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
究中的一个禁区,比中央苏区抓“AB”团还要严格。因为抓“AB”团后来一般都把责任
推给尚未成立的 “左”倾中央和并不存在的王明路线 (即使按许多党史书上的说法,
也是大抓“AB团”后的四中全会上才出现所谓“王明路线”), 但抢救运动却无法可
推,只能干脆不提,因为不但毛泽东、刘少奇、彭真等人,连康生在生前也是没人敢公
开提的。例如被称为中共党史奠基作的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就根本没有提这
个作者胡乔木自己也说是搞了两三年的抢救运动。 有些文件和文章如果提到,也说成
审干运动(至今还有审干工作扩大化这种不通的提法 ),或只把中间一小段说成“抢
救运动”,而且都要强调审干运动方针的正确和取得的伟大成绩。其中最权威的,当数
195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中所作的如下评价:“
延安的审干运...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1 吴法宪回忆录:我亲身经历的林彪事件
大中小2014-10-06 21:16:15
多维历史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一日晚八时,周恩来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我参加了。周恩来在会议
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在召开四届全国人大之前,先召开九届三中全会。全会要补选
中央委员,如姬鹏飞等。还要补选一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因为陈伯达倒台了。
开完政治局会议,已经是九月十二日凌晨一点左右了。我回到西山住地,告诉陈绥圻,
快要召开三中全会了,看样子还得准备在会议上再作一次检讨,所以要很快再写出一个
检讨来。由于当时我们所有的文件,包括前两次检讨稿,都保存在空军大院的家里。因
此我告诉陈绥圻,准备第二天回大院,开始准备九届三中全会上的检查材料。
林彪坠机现场
九月十二日起床,吃过午饭,我就和陈绥圻及秘书张启尧等人一起乘车下山,回到了空
军大院。我按照周恩来前一天晚上的指示,开始阅读中央政治局印发的、周恩来准备在
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好在讨论时提出意见。陈绥圻则是根据我的
吩咐,开始找我过去的两次检讨,准备写新的检讨的材料。
看完《政府工作报告》,我想再抽出一点时间来处理一些空军的事情。当时空军正好在...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2 吴法宪回忆录:我亲身经历的林彪事件
大中小2014-10-06 21:16:15
多维历史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一日晚八时,周恩来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我参加了。周恩来在会议
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在召开四届全国人大之前,先召开九届三中全会。全会要补选
中央委员,如姬鹏飞等。还要补选一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因为陈伯达倒台了。
开完政治局会议,已经是九月十二日凌晨一点左右了。我回到西山住地,告诉陈绥圻,
快要召开三中全会了,看样子还得准备在会议上再作一次检讨,所以要很快再写出一个
检讨来。由于当时我们所有的文件,包括前两次检讨稿,都保存在空军大院的家里。因
此我告诉陈绥圻,准备第二天回大院,开始准备九届三中全会上的检查材料。
林彪坠机现场
九月十二日起床,吃过午饭,我就和陈绥圻及秘书张启尧等人一起乘车下山,回到了空
军大院。我按照周恩来前一天晚上的指示,开始阅读中央政治局印发的、周恩来准备在
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好在讨论时提出意见。陈绥圻则是根据我的
吩咐,开始找我过去的两次检讨,准备写新的检讨的材料。
看完《政府工作报告》,我想再抽出一点时间来处理一些空军的事情。当时空军正好在...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3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09年第12期
作者:赵家梁(曾担任高岗秘书)口述
张晓霁整理
原题为:对《回忆高饶事件》的质疑
读了《党的文献》2001年第一、二期上登载的杨尚昆《回忆高饶事件》(以下简称杨文
),发现有不少内容严重失实,有些内容似是而非。恐怕,这篇文章不是杨尚昆同志亲
笔写的。现择其要点加以说明。
杨文至少有以下内容明显失实
(一)关于高岗自杀未遂
杨文说,高岗“触电自杀未遂,使座谈会中断过一天”(2001年第2期,17页)。
这短短一句话,就严重失实。
其一,在座谈会期间,高岗只有一次自杀未遂,那是开枪,而不是“触电”。
其二,高岗开枪自杀事件,发生在他自己家里,不是发生在会场上;而且时间是在中午
1点左右。揭批高岗的座谈会从2月15日开始,每天下午3点在周总理办公处西华厅进行
;自杀未遂事件发生时并没有开会。
其三,1954年的2月17日下午3点钟,座谈会照常由周总理主持召开。会间,周总理和与
会者一起,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听我和安志文汇报关于高岗自杀未遂的情况,然后
会议继续进行,并没有因此事而“中断”,更没有“中断一天”。
(二)、关于高岗“停职反省”
杨文说:“...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34 (1)毛泽东在庐山上和庐山下态度不一,出尔反尔。庐山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在下山
前传达了毛的指示“事情到此为止,只在山上,不许带到山下。回去以后,政治局开一
个民主生活会,作些自我批评,抓好团结。”“这次比上次庐山会议(1959年批判彭德
怀的八届八中全会)处理得好,应当让犯错误的人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全党要搞好读
书学习,首先政治局要好好读书学习,开好民主生活会。政治局要领导好全党的批修整
风,和修正主义的斗争是当前最主要的。”毛还否定了康生提出的“要把问题落实到‘
人头’上,不搞个水落石出,就不下山”的建议。(页489)似乎毛已经将军委办事组
与陈伯达区隔开来。但是下山后,毛依然抓住吴法宪、叶群的检讨不放,并进一步将黄
永胜、李作鹏和邱会作牵连进去。这意味着毛推翻了他在庐山上讲的“事情在山上解决
了,不带下山”的说辞。黄李邱等人也不得不写深刻检讨,以求过关。对于毛泽东的出
尔反尔,邱会作说“毛泽东曾说“问题不带下山”,不久又把老账翻出来;有时公开说
庐山问题解决了,但实际上又揪住我们不放;有时好言安抚我们,可转眼间又严加指责
;他一会这样,马上又那样……搞得我们摸不着头脑,懵头转向。... 阅读全帖 |
|
W*****B 发帖数: 4796 | 35 邓小平在文革期间的三份检讨
笔者在过去几期中,曾经谈论了邓小平的第二次复出的相关历史。有人希望知道邓
小平的第一次复出的文件。邓小平在文革初期被批评,他立刻检讨,事实上是同刘少奇
划清界限,这就是当时已流传在外的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的检讨。之后,邓在下台后
又于一九六八年写了《我的自白》,保证“永不翻案”,为以后的复出铺下后路。在林
彪事件后,邓了解到毛有意解放老干部,又写信给毛,终于在一九七四年,由毛推荐复
出。毛泽东在后来批邓时说:“他说永不翻案,我看靠不住啊”。
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检讨
邓小平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我完全拥护主席和林彪同志在会议中间所作的指示,完全赞成陈伯达同志十月十六
日的讲话。
这次会议深入的检查全党在文化革命运动中的方针和政策,以便于进一步肃清以刘
少奇同志和我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阶级错误路线的影响,更好地贯彻执行八届十一中全会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贯彻执行毛主席亲自制订和领导的代表无产阶级
的文化大革命的正确路线,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可以更清楚的看出,在这场伟大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同过去所有
重要阶段的革命运动一样,始终贯彻...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10963 | 36 秘书曝光高岗自杀后遗体解剖过程
.................
中共历史上的历次政治斗争中,除了“四人帮”,包括林彪在内的“革命元老”或“开
国元勋”都给予正面评价了。唯有高岗反党集团,至今讳莫如深。高岗曾是一位红极一
时的人物,历经枪林弹雨的洗礼,为什么非要自杀不可?为什么能够自杀成功?经过这
么多年,牵连这么多西北干部,成为中共历史上的一桩悬案。高岗当年的秘书、后来的
管教小组组长赵家梁,以及高岗反党集团“五虎上将”之一张明远的女儿张晓霁,根据
当年笔记、亲身经历整理成书《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为读者还原高岗
事件的原貌。以下为第六章、第七章全文摘录。在这两部章节中,作者罕见披露高岗自
杀身亡后,中央高层领导人前来送别以及解剖高岗遗体的过程。
高岗在一次讲话上的留影(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最后日子
在漫长的管教期间,高岗反省、检讨,违心认罪,却无人理睬他送上去的检讨书,也没
有人来找他谈话、做他的思想工作,他的一切要求都没有回音。他深感自己已被遗弃,
犹如被打入冷宫。他在寂寞与痛苦中煎熬,在悲哀中挣扎,他终于明白:路已经没有了。
1954年8月,高岗被管教已经半...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7 ·解学恭·
〔王辉按:1970年9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结束以后,毛泽东认为这是一场
严肃的政治斗争。华北组的“二号简报”,使他不能不想到华北,不能不想到北京军区
。那么多军队代表的发言,使他坚定了要抓军队的想法。毛泽东将目光聚焦在北京军区
。12月16日,毛泽东在38军揭发陈伯达的报告上批示:“为何听任陈伯达乱跑乱说。他
在北京军区没有职务,中央也没有委托他解决北京军区所属的军政问题,是何原因陈伯
达成了北京军区及华北地区的太上皇?”毛泽东提出要北京军区党委开会专门讨论,他
把这称为“甩石头”。接着,毛泽东又采取“掺沙子”“挖墙脚”的办法,改组北京军
区领导。
同年12月22日,按照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主持召开华北会议,揭发批判陈伯达的
罪行。参加华北会议的有449位全军高层领导机关和北京军区师以上领导干部,以及河
北省地(市)委书记以上干部。这次会议被分为小会、中会和大会。小会只有北京军区
及北京、天津、河北省主要负责人参加,中会扩大到省、市、军以上干部,大会要求全
体人员参加。
解学恭是中共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时任天津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市革委会党的核
心小组组长,同时兼任北京...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38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9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2015-08-28 11:57:10
几十年来,1959年庐山会议史料文献浩如烟海,各界公认李锐著《庐山会议实录》贡献
最巨。湖南教育出版社在1989年那个特殊而敏感的年代推出李锐所著《庐山会议实录》
,不仅填补了再现庐山会议这段真实历史的空白,还让世人见识了湖南出版人敢为人先
的胆略。此书发行以后被抢购一空,随即被禁。
查了一下好像回首论坛还没有这个资料,网络上也没有在线阅读版本。把我的PDF转成
文字,换行没有换好,大家将就着看吧:)
前言
1959年的庐山会议,已经过去
30多年了。
庐山之变影响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至深且巨,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实
践从此升级,引入党内,直到中央领导层,终于导致十年动乱的到来。
1980年秋,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时,
关于庐山会议,我曾作过一个较长的发言(《简报》刊出两万余字)。当时
就有中央领导同志催我,将这段史实尽快详细写出,否则,许多真相后代
难以弄清。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自己也觉得义不容辞。但由于工作繁忙
及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动笔。现在利用在青岛消夏的时间,将已经收集和
整理过的资料编写出来。...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九届二中全会日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1 00:19:18 2015, 美东)
·解学恭·
〔原整理者按: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出席会
议的有中央委员155人,候补中央委员100人。毛泽东主持了会议。林彪等人在会上通过
称颂毛泽东为“天才”的办法,提出要设国家主席。陈伯达在华北组宣讲由他编选经林
彪审订的《论天才》的材料,授意华北组编写了《华北组第二号简报》(即后来被毛泽
东称为“反革命简报”的全会“六号简报”)。8月31日,毛泽东公布了《我的一点意
见》,指出不要再提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会议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
解学恭是中共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时任天津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市革委会党的核
心小组组长,同时兼任北京军区政委、军区党委常委、天津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他在
九届二中全会上,担任华北组副组长,与李雪峰、吴德一起签发了《华北组第二号简报
》。为此,解学恭在会议期间做...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九一三事件 毛泽东六大部署把林彪逼上绝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5 21:39:12 2015, 美东)
——毛泽东逼出来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作者:王年一、何蜀、陈昭
林彪对毛泽东的故伎重施自然有数,但林彪既不像彭德怀那样据理力争,也不像刘少奇
那样认真检讨,而是采取他独具特色的对策:一顶二拖。于是,毛泽东为了达到打倒林
彪的目的,展开了一系列“把林彪逼上绝路”的六大部署。毛泽东把林彪逼到这一步,
林彪已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彼时彼地,林彪还能怎么办?低头认“罪”显然是行不通
的,彭德怀、刘少奇不是都低头认“罪”了吗?但他们的下场如何?林彪不想“认罪”
,只想“认命”,“反正活不多久了,死也死在这里。一是坐牢,二是“从容就义”,
但叶群、林立果又不愿意认命,于是就有了林彪被逼出逃的“九一三”事件。
毛泽东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以推行“文化大革命”,曾把原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
树为党的第二号人物,并在1...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视听暴力:“九评”的生产、传播及红卫兵一代的记忆(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7 11:10:38 2017, 美东)
·沈沛东·
◇ 两种文本的生产和传播的比较
“九评”纸质文本与广播文本两种载体,对中共意识形态的传播有何不同影响?文
本是一种政治武器。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陆媒体“党媒”独大,没有竞争,上述两种文本
都是国家自上而下所进行的一种“感觉分配”。其中,纸质文本相对间接,受众需有一
定受教育程度,而且需要通过想象力,才能获得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试图通过文本传递的
信息。同时,它比广播文本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承载着更多复杂的历史
和文化负累。对文革小说的研究表明,语言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这种“不透明性”会
给革命叙事带来问题。在宁夏某劳改农场,文件政治中的国家大事,就像一连串象形文
字和符号,局外人无法从曲里拐弯的笔画中探析文字背后的意义。
而广播则是毛时代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国家以声音形...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4596 | 44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作者:任复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11-11-20
提要:躬逢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重温历史,对推动现代化建设
很有现实意义。前几年,曾由山西省政府拨款,在这次变法的智囊、首任总管同文馆事
务大臣(即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徐继畬的家乡举行过“纪念徐继畬暨中
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0周年研讨会”。希望如今有更高层次、更多相关学校(如北大
、北师大……)、部门和人士有所表示、行动。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同治年间同文馆天文算学馆计划,是“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的变法。1866年12月至1867年8月,变法计划的出台及由此引起的风波,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海外学者认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前曾“作出了一个实在
大胆的计划,此计划的激进性质,通常为历史学家所忽略”,是一次受到挫折的变法。
(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卷上第58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刘
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页407。)尽管因倭仁...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5 ·解学恭·
〔原整理者按: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出席会
议的有中央委员155人,候补中央委员100人。毛泽东主持了会议。林彪等人在会上通过
称颂毛泽东为“天才”的办法,提出要设国家主席。陈伯达在华北组宣讲由他编选经林
彪审订的《论天才》的材料,授意华北组编写了《华北组第二号简报》(即后来被毛泽
东称为“反革命简报”的全会“六号简报”)。8月31日,毛泽东公布了《我的一点意
见》,指出不要再提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会议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
解学恭是中共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时任天津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市革委会党的核
心小组组长,同时兼任北京军区政委、军区党委常委、天津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他在
九届二中全会上,担任华北组副组长,与李雪峰、吴德一起签发了《华北组第二号简报
》。为此,解学恭在会议期间做了检讨,并揭发了陈伯达在天津的活动。当年12月22日
,按照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主持召开华北会议,揭发批判陈伯达,解学恭在会上多次
检讨。为了贯彻华北会议精神,1971年2月,天津市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和天津警备区
党委联合召开500余领导干部参加的批陈整风会议,解...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6 ——毛泽东逼出来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作者:王年一、何蜀、陈昭
林彪对毛泽东的故伎重施自然有数,但林彪既不像彭德怀那样据理力争,也不像刘少奇
那样认真检讨,而是采取他独具特色的对策:一顶二拖。于是,毛泽东为了达到打倒林
彪的目的,展开了一系列“把林彪逼上绝路”的六大部署。毛泽东把林彪逼到这一步,
林彪已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彼时彼地,林彪还能怎么办?低头认“罪”显然是行不通
的,彭德怀、刘少奇不是都低头认“罪”了吗?但他们的下场如何?林彪不想“认罪”
,只想“认命”,“反正活不多久了,死也死在这里。一是坐牢,二是“从容就义”,
但叶群、林立果又不愿意认命,于是就有了林彪被逼出逃的“九一三”事件。
毛泽东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以推行“文化大革命”,曾把原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
树为党的第二号人物,并在1969年春天召开的中共“九大”上正式确定林彪为毛泽东的
接班人。那时在全国各地每天例行的“政治祈祷”(“早请示晚汇报”仪式)中,大家
都要“颂祷”这样两句话:“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敬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然而,
两年之后,中共中央突然宣布,1971年9月13日,林彪“仓惶出逃,坠机在蒙古”...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7 ——毛泽东逼出来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作者:王年一、何蜀、陈昭
林彪对毛泽东的故伎重施自然有数,但林彪既不像彭德怀那样据理力争,也不像刘少奇
那样认真检讨,而是采取他独具特色的对策:一顶二拖。于是,毛泽东为了达到打倒林
彪的目的,展开了一系列“把林彪逼上绝路”的六大部署。毛泽东把林彪逼到这一步,
林彪已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彼时彼地,林彪还能怎么办?低头认“罪”显然是行不通
的,彭德怀、刘少奇不是都低头认“罪”了吗?但他们的下场如何?林彪不想“认罪”
,只想“认命”,“反正活不多久了,死也死在这里。一是坐牢,二是“从容就义”,
但叶群、林立果又不愿意认命,于是就有了林彪被逼出逃的“九一三”事件。
毛泽东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以推行“文化大革命”,曾把原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
树为党的第二号人物,并在1969年春天召开的中共“九大”上正式确定林彪为毛泽东的
接班人。那时在全国各地每天例行的“政治祈祷”(“早请示晚汇报”仪式)中,大家
都要“颂祷”这样两句话:“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敬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然而,
两年之后,中共中央突然宣布,1971年9月13日,林彪“仓惶出逃,坠机在蒙古”...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8 ·沈沛东·
◇ 两种文本的生产和传播的比较
“九评”纸质文本与广播文本两种载体,对中共意识形态的传播有何不同影响?文
本是一种政治武器。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陆媒体“党媒”独大,没有竞争,上述两种文本
都是国家自上而下所进行的一种“感觉分配”。其中,纸质文本相对间接,受众需有一
定受教育程度,而且需要通过想象力,才能获得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试图通过文本传递的
信息。同时,它比广播文本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承载着更多复杂的历史
和文化负累。对文革小说的研究表明,语言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这种“不透明性”会
给革命叙事带来问题。在宁夏某劳改农场,文件政治中的国家大事,就像一连串象形文
字和符号,局外人无法从曲里拐弯的笔画中探析文字背后的意义。
而广播则是毛时代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国家以声音形式深度介入民众的私人空
间,能够更为直接地宣传中共的意识形态,民众只要收听即可,教育程度和识字水平的
高低不会对传播力度和效度影响很大。尽管读报组、电影流动放映队、剧团下乡巡回演
出等文化活动,有益于党和国家在农村实施宣传和教育。但上述文化活动都要求社员在
同一时间,集合到一定的地点去阅读和观看。而农村...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63 | 49 讲到四川的问题,不能绕开李井泉,讲到调粮的问题也不能离开李井泉。调粮问题
是李井泉在四川争议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我想从我个人了解的
情况,也算是我个人的见证吧。
李井泉为什么有争议,关键就在粮食问题上。他在四川17年,应该是有功有过的。
土改以后,1954年开始搞粮食统购统销,1953年我还参加过第一期的统购统销。统
购统销完了,我才调到李井泉身边当秘书。从1954年统购统销到 “文革”每年都向中
央调粮,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搞合作化运动,进入初级社,后来是高级社,农民积极性
很高,生产有很大发展,粮食产量是逐年上升的。全国有十多个省市都吃过四川的粮食。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三年困难时期。1958年大跃进,大家头脑都有点热,包
括李井泉。到处放卫星,浮夸虚报,风气在全国形成,四川也不例外。四川不是首创。
河北的徐水放卫星嘛,后来又是河南,湖北麻城,最早的是这三个。
李井泉也头脑发热,当时粮食确实丰产得很多。李井泉高兴地说:“粮食丰产了这
么多,这粮库都来不及建啊!”他对浮夸虚报估计不足。当时,在全国这种风气很厉害。
四川郫县的两个公...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6643 | 50 路宪文:“信阳事件”的历史、社会根源及经验教训
路宪文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一日
序 言 六十年代初全国为之震动的“信阳事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把这一事件的
历史真相如实地反映出来,并对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是我多
年的夙愿。进入晚年又患癌症,作为当时信阳地区第一书记的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来完成
这一工作。在病床上,经我回忆口述由我女儿路霞记录整理出《信阳事件的历史、社会
根源及经验教训》一文。希望通过此文尽可能客观地再现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阐述我
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信阳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是五十年
代末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左倾路线在河南推行的必然结果。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人民
公社这个时代产物的出现,促使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和
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极大破坏,死人事件的发生也成必然。虽这类事件在全国许多地
方都有发生,但遭遇特大旱灾的信阳就成为其中较突出的一个地区。它的发生和发展是
社会的、政治的乃至自然的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在回忆和分析这一事件的意义
就在于为后来的领导阶层,为后人提供一个反面的教训。因为各种原因... 阅读全帖 |
|